投资中的妄想症

作者:Saint Paul

最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是投资者很容易存在的一个问题:“妄想症”。

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而是一个专门形容的有特定行为特点的投资者 -- DELUDED INVESTORS)。而且这种类型的投资者在专业投资者和业余投资者中都普遍存在。甚至,在一些论文中,它也成为鼓励投资者做指数被动投资,而不是做主动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否进行主动或被动投资,每个人想法不同。但是,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可以很好的克服自己在投资决策中遇到的问题。

在生活工作中,大脑中的妄想来糊弄我们自己实在太容易。虽然有些妄想相对代价较低,甚至但在投资决策中,付出的代价可是真金白银。

我们愚弄自己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在投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寻找“证据”来支持我们对自己的误解,心理学家称之为“确认偏见”。这是一种选择性寻找符合自己内心信念的事实的倾向。

还有一种原因,学术称之为“事后偏见”。这是指在事后将结果视为显而易见和可预测的。我们的中文博大精深,两句话说的明明白白:

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这些偏见“保护”了我们自己不受现实影响,在自己的元宇宙里展开投资。这在许多投资者身上都会出现。具体一点,投资者愚弄自己的常见表现包括:

你常听到的话是“正如我之前预料……”。市场上的事后诸葛亮式的专家有太多太多。对于这种专家,如果“每个人”都能预料到到来,为什么“这么多人”没有在投资中获利呢?

“我在等待更多的确定性。”波动引发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根据这些情绪进行市场的操作可能会适得其反。在投资中,不确定性永远会存在。从历史上看,只有长期的投资纪律才会带来回报。

“我了解这个行业,所以我要买这个行业某个公司的股票。”人们通常认为,投资的成功需要专业人士对某个行业的了解。但这些信息经常已经反映在价格中了。行业中的专家也要相信市场的力量。

“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决定,但没有人预见到这个风险会爆发。”事件或外部影响可能会一个投资不利。投资者你可以很容易的地合理化对于某个投资的错误下注。

“我之前的想法错了,但是现在股票还在亏损,等我回本了再卖。“投资者会对自己的某个投资抱有太多信心,而在一个已经明确输掉的投资中坚持可能意味着错过更多其它的机会。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人类在投资世界中自欺欺人的能力是没有上限的。

但克服自欺欺人的心态并非不可能。它首先要认识到,作为人,我们天生就不适应有纪律的投资。我们总是会找到某些方法来合理化对市场事件的情绪反应。

我们总是试图愚弄自己。但引用一句民间智慧去解决这个问题:

投资纪律的本质是选择做重要的事而不是急迫的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