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牛市启动!如何跟进大反弹?破净股、地产股、消费股……买什么?【一键告诉你(八五折优惠,速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 广州报道 股市火热的氛围越来越浓,三周的时间,上证综指一路从最低2689.7点到最高触及3674.4点,上涨接近1000点。投资人吹响入市“集结号”,有关数据显示,近期已经有近万亿银行理财被赎回,为了能够留客,有银行已经祭出“0管理费”的大招。此外由于A股、H股大涨,ETF的溢价路线也发生显著变化,跨境ETF的溢价率大幅下滑,而挂钩A股、H股热门板块的ETF的溢价率则出现上升。
“0管理费”重出江湖
9月下旬以来,债市调整,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叠加火热的股市行情,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搬家”现象更为显著,在加深了市场对理财产品赎回压力上升的忧虑的同时,部分银行暂停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和消费支付服务。
10月8日,平安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接到产品管理人通知,根据《平安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快速赎回业务服务协议》的相关约定,因已垫支的金额达到设定的垫支总额(即客户快速赎回申请总额度超过限额),产品管理人暂停提供灵活宝业务、天天成长C系列及平安理财旗下其他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消费支付服务。
据悉,平安银行一个月内三次发布关于平安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暂停快速赎回业务及消费支付服务的公告。此前分别于9月19日、9月30日发布相关公告。
无独有偶,兴业银行也于9月30日发布公告称,拟于当天起暂停提供天天利业务、天天宝业务及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服务。
为了防止被赎回的命运,不少理财也“放低身段”,降费揽客。10月8日,华夏银行在官网发布《关于华夏理财固定收益债权型封闭式理财产品338号开展费率优惠的公告》。公告显示,华夏理财根据产品费率阶段性优惠安排,拟对华夏理财固定收益债权型封闭式理财产品338号固定管理费率下调至0元,优惠期间从2024年10月15日(含)起,2024年12月31日(含)止。此产品计划发行规模下限为5000万元,此前固定管理费为0.15%/年。
在市场人士看来,虽然今年银行理财产品降费让利并不少见,但选择“0管理费”的银行理财却并不常见,此举或与近期股市出现大涨相关。银行理财子公司为了避免资金流出,因此加大对理财产品的“揽客”力度,对理财产品的管理费予以让利。
由于股市赚钱效应明显,近期投资者“跑步入场”,银行理财和存款“搬家”进股市的现象越发明显。根据普益标准数据,9月最后一周理财规模环比下降9628亿元至28.91万亿元。多位专家预测,如果股市的行情能够持续,存款搬家的情况可能仍会持续。
甚至有市场担忧,如果理财产品被大量赎回,是否会对债券市场形成“负反馈”,华宝证券分析师张菁表示,节后理财规模赎回量较大,但暂未引发负反馈现象。从银行渠道的反馈来看,多家机构表示理财赎回比例在2%左右,虽然较2022年单日5%赎回量仍有一定距离,流动性管理暂未出现风险,但后续需要关注若政策持续发力,股市持续大幅上涨可能对理财赎回的影响。
ETF溢价情况转向
A股、H股上涨,也对ETF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此前溢价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跨境ETF实现了“纠偏”,近年由于外围市场表现强劲,国内市场则一直处于调整之中,不少资金选择跨境ETF进行布局,部分跨境ETF出现大幅溢价,溢价幅度一度超过50%,基金公司不得不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警示风险,但是收效甚微,大幅溢价情况迟迟没有得到改善。
不过随着股市风向转到A股和H股,跨境ETF溢价的“老毛病”大幅好转,截至10月10日收盘,131只跨境ETF,出现溢价的只有22只,折价的则有104只。且溢价幅度大幅下降,目前溢价幅度最高的是纳指科技ETF,最新的溢价为8.65%。与此同时,此前一直折价的港股ETF近期则是“扬眉吐气”,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目前的溢价率排在第二,为2.24%。
风口转到了A股之后,投资A股的股票ETF或LOF近期出现溢价。为此,多家基金公司发布风险溢价提示公告。
10月10日,广发基金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称,近期,广发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ETF(信创50ETF)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交易价格偏离前一估值日的基金份额净值。
博时基金、国泰基金也在同一日发布旗下ETF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根据同花顺统计,目前A股的股票型ETF中,有63只ETF的溢价超过1%,其中溢价幅度最大的是中证A100ETF,最新的溢价幅度为8.9%,其次是创信ETF富国,溢价6.14%。
截至10月10日,自今年9月24日以来,已累计有近200次股票ETF或LOF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整体来看,出现溢价的品种跟当下市场热点密切相关,比如芯片、新能源、软件等等。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分析认为,近期部分行业、主题ETF出现溢价,主要是因为不少资金借道交易型基金入市。一方面,交易便利、费用低廉、运作透明、灵活,此外还可以避免个股风险;另一方面,处于高溢价状态的产品存在套利可能,一些机构客户会入场捕捉时机。
责任编辑:秦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