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4亿人数千亿元保费,这一健康险蓝海市场不容错过|重塑带病体保险①

事关4亿人数千亿元保费,这一健康险蓝海市场不容错过|重塑带病体保险①
2022年09月22日 21:51 市场资讯

  来源:慧保天下

  作者:圆心惠保首席战略官陈佳、战略企划经理邹亮

  8月9日,银保监会财险部下发《关于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通报》,喊停“药转保”,也将“带病体”保险再次推到了台前:

  对于当下缺少机遇的中国保险市场,尤其是健康险市场,“带病体”保险近年来始终充满了诱惑。

  据麦肯锡分析,2020年我国“带病体”保险保费约500亿元,仅占当年健康险保费约6%,相较于“带病体”人群约2.5-3万亿元的医疗支出以及约60%的医疗支出占比,“带病体”人群保障缺口明显。

  根据最新的推测,2035年左右中国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彼时“带病体”人群数量势必进一步增长,保障缺口势必进一步扩大,“带病体”保险也势必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健康险的真正蓝海。

  据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数据,全国慢病人群数量已超4亿人,1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34%,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60%。本文作者粗略估算,按照4亿“带病体”人群,年度人均保费1000元测算,未来可待挖掘的“带病体”健康险市场年度保费空间将超4000亿。

  只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当下的保险业界人士应该如何重新思考“带病体”保险?

  “带病体”保险系列文章,共计两篇,试图通过回顾我国“带病体”保险的发展历程,梳理当前“带病体”保险发展现状,探究市场发展痛点,并结合参与各方的探索实践,研判“带病体”保险市场发展趋势,为我国“带病体”保险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今天发布的,是其中的第一篇。

  我国传统健康险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保健康人”,“非标体”基本被“拒之门外”,通过投保端的筛选,降低理赔端的支出,以此获得经营收益。但随着行业发展,此种模式的弊病逐渐暴露。

  一是低赔付率降低了参保人群中健康体的获得感和体验感,易引发“逆选择”进而陷入“死亡螺旋”,这从近两年健康险保费低增速与理赔高增速的“背离”中已得到初步验证;

  二是产品同质化背景下,保司为获取更多保单而向渠道端支付高费用,最终健康险产品的收益更多留存在渠道端,供给端的保司及需求端的客户均未获得满意的“回报”;

  三是大量“非标体”被简单的拒之门外,既导致“非标体”人群的健康风险保障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也使得健康险客户池无法得到拓展,限制了健康险的进一步发展。

  旧模式亟需打破,新模式已在探索。近年来,我国健康险发展模式正在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变。而“带病体(因“带病体”主要为慢病人群,故本文所研究“带病体”保险主要指“慢病保险”)”作为“非标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重要的突破方向。

  面对超4亿背负沉重支付压力而难以获得传统健康险保障的“带病体”人群,以保司、TAP、药企为代表的健康险产业链各参与方均在积极探索,试图在“带病体”健康保障领域寻得一条可行路径。

  回溯“带病体”保险国内发展历程

  始自2015年“百糖大战”,政策推动下的一系列健康险创新实践

  (一)1.0阶段(2015-2019年):慢病管理+并发症保险,聚焦糖尿病人群

  1 政策推动引发慢病管理行业混战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为切入口,逐步推进分级诊疗,在慢病管理中,强调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时远程监控健康、远程慢病管理,医疗机构间网络会诊、转诊等。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指出,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2017年初,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提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慢性病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鼓励、引导、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所在区域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慢性病防治服务。

  在系列政策推动下,慢病管理以其极富想象力的市场空间和较高的社会价值吸引了众多玩家入场。2015年的百糖大战、2016年的血压混战,无不昭示着这一领域的火热。在众多玩家中,保险公司同样是一股重要力量。

  2 “慢病管理服务+并发症保险”模式启航

  最初,人们纷纷将目光对准了数量庞大的“糖尿病”人群。

  2015年8月6日,泰康人寿携旗下健康管理子公司与糖护士合作推出“泰康甜蜜人生A款”糖尿病患者专属健康险,提供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保险,并提供了从“防”到“治”的整体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同年11月12日,大特保与太平财险及慕尼黑再保险联合推出“退糖鼓”糖尿病保险,为糖尿病患者提供4种并发症保障,并与掌上糖医、血糖高管、微糖合作为患者提供血糖风险评估、血糖健康重建、医生问答等慢病管理服务。

  在“慢病管理服务+并发症保险”的基础上,硬件监测又被引入。2015年11月19日,众安在线携手腾讯糖大夫、丁香园联合推出了糖尿病并发症保险—糖小贝1.0,并于次年4月推出了升级版糖小贝2.0。糖小贝2.0通过连接腾讯糖大夫智能血糖仪和丁香园的血糖管理服务,实现了“血糖检测+血糖管理+保险保障”的闭环,同时基于得到的血糖数据,给予用户相应的浮动保额激励,激励和帮助用户更主动的管理血糖。从而实现了“检测+管理+保险”及“软件+硬件+服务”的双重结合,大幅提升了慢病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有效性,同时通过慢病管理平台的建设及慢病患者的病程管理,积累全病程管理数据,为后续保险产品责任升级及设计优化提供数据基础,初步构建起“慢病管理+保险保障”的闭环。

  在众安之外,泰康、平安、太保等保司也陆续推出了多款结合硬件监测及慢病管理服务的慢病并发症保险产品,为火热的慢病管理赛道及广大慢病人群提供了保险解决方案。

  3 慢病保险市场随慢病管理热潮退却陷入低潮期

  由于C端客户缺乏付费意愿,在补贴褪去后,各大慢病管理APP用户及月活快速下降,“百糖大战”随之退潮。曾在2016年携糖大夫智能血糖仪高调进入慢病管理领域的腾讯腾爱医生于2019年3月10正式关闭服务,宣告着慢病管理市场归于沉寂。

  主要面向C端用户的慢病管理并未取得突破,残存下来幸存者们各自向不同的方向继续探索,慢病管理1.0阶段正式结束。

  与之相对应的,在1.0阶段,并发症保险更多的是基于慢病管理企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及寻找服务支付方的需求而开发和推出,多数保司均以探索及尝试心态参与其中。而随着“百糖大战”的退潮和众多慢病管理初创公司的关停,慢病并发症保险主要的参与方退出;同时C端客户仍缺乏单独购买慢病保险的意愿,保险公司在慢病保险领域的参与意愿及投入随之逐步降低,慢病保险市场陷入低潮期。

  (二)2.0阶段(2020年-2022.7):慢病管理+综合保险保障,覆盖多病种人群

  1 系列利好政策推动“带病体”保险再启航

  2020年1月,银保监会、发改委、医保局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健康中国行动,创新完善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等健康类服务,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

  在银保监会2021年4月面向行业征求意见并于同年10月正式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提出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给予合理保障。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提出,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推动“互联网+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实现慢性病在线复诊、处方流转、医保结算和药品配送。

  在监管机构及多重政策的鼓励和推动下,保险行业迅速行动,自2020年开始即推出了多款创新“带病体”保险产品。如平安健康险在2020年5月推出的“平安i康保·百万医疗(慢病版)”,三高/甲状腺结节/结石等常见“带病体”符合条件可投保;国寿在同年11月联合蛮牛健康推出“国寿长三角糖安宝医疗保险”,蛮牛健康还专门为每一位购买“糖安宝”的客户提供专属配套服务包,用户可在一年内享受一次预约专家及陪诊服务、一次住院安排服务。

  在政策方及监管层大力推动的同时,健康险行业由于多重因素影响陷入增长瓶颈,亟需开辟新的增长通道。“带病体”人群由于此前被健康险“拒之门外”,因此健康险渗透率极低 ,可拓展空间巨大。

  由此,在政策推动及行业自身发展需要双重驱动下,“带病体”保险市场重新启航。

  2 《指导意见》推动“带病体”保险市场迅速升温

  在2021年10月银保监会《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后,为险企开发“带病体”保险指明了方向,推动“带病体”保险市场迅速升温,同时极大激发了供给端的创新。一方面是从1.0阶段的并发症保险保障延伸到并发症及重症、医疗及药品、门诊及住院等责任,另一方面是从主要聚焦糖尿病拓展到200余种慢病。

  如从2021年开始众安保险联合阿里健康推出的“好药保”慢病系列保险,陆续推出三高等慢病人群可投保的“安心保”百万医疗、全国首个面向乙肝患者的百万医疗“乙肝保”(2021年6月)、行业内首款癫痫人群可购的百万医疗险“癫痫保”(2022年2月)等产品,有效的满足了慢病患者的健康风险保障需求;

  又如2022年4月人保健康面向肺结节人群推出的“欣e保医疗保险”(肺结节版),为客户配备保险管家及健康管理师,建立健康管理档案,进行随访管理等肺结节病程管理服务;

  太保集团旗下太保寿、太保健康及杉泰健康在2022年5月联合推出保险期间3年的慢病百万医疗险“家安芯”,可覆盖高血压、2型糖尿病、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和肺结节5大带病人群,同时为用户提供专属家庭医生及针对性健康管理服务。

  自2021年以来,保司、药企、慢病管理企业及TPA类第三方服务商纷纷进场,推出了数十款产品;进入2022年后,市场热度有增无减,多家保司均推出了“旧款”升级版,更有大型保司聚合旗下健康险及慢病管理服务相关主体,推出旗下首款“带病体”保险。

  由此,头部大型保险集团、中型寿险及产险保司、专业健康险及创新型互联网险企,均积极投身于慢病保险市场创新大潮,持续推动“带病体”保险市场创新发展。

  (三)3.0阶段(2022年8月至今):“带病体”保险规范发展新阶段

  8月9日银保监会财险部下发的《关于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通报》》,叫停“药转保”。

  在大力发展“带病体”保险成为行业共识的背景下,本次监管叫停“药转保”,为“带病体”保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真正的“带病体”保险发展铺好了道路。

  行业对“带病体”保险的投入和创新也必将转向和更加聚焦保险产品自身的保障责任,通过提升产品保障责任、拓展可保人群、链接慢病管理服务、做好精准定价及智能风控等,推动符合保险原理的真正“带病体”保险产品加速创新。

  “带病体”保险现状

  仍处发展初期,但政策端、供给端、需求端、服务端、协同端已经达成共识 

  据麦肯锡分析,2020年我国“带病体”保险保费约500亿元,仅占当年健康险保费约6%,对应保险产品主要为惠民保、团险性质的企业补充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等。

  相较于“带病体”人群约2.5-3万亿元的医疗支出以及约60%的医疗支出占比,“带病体”人群保障缺口明显,“带病体”保险市场仍在发展初期,但涉事各方的热情显然已被点燃······

  (一)政策端:推动“带病体”保险发展,应对老龄化趋势下医保支付压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2021年12月9日国新办举行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大致1.9亿老年人有慢性病。按照2021年底2.67亿基数测算,我国老年人中慢病人群占比已超70%,随着“老龄化”的快速演进,老年慢病人群规模仍将持续提升。同时,据统计我国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而医保基金作为疾病治疗费用最主要的支付方,承担了巨大压力。为缓解“老龄化”趋势下的医保慢病负担,同时减轻慢病患者自费压力,近年来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推动“带病体”保险发展,以期发挥商业保险杠杆作用,提升“带病体”人群保障水平。

  在2020年1月银保监会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创新完善慢病管理等健康类服务,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

  2020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丰富健康保险产品供给,提高健康保障服务能力;

  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再次指出要更加注重发挥商业医疗保险作用,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创新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

  2021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保司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给予合理保障;

  2022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再次提出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更好覆盖基本医保不予支付的费用。

  在上述包括国家级重大政策、多部门联合政策及监管部门指导意见等多个重要文件中,持续提出鼓励、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持续丰富、创新、完善健康险产品供给,推动健康险与慢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对“带病体”人群保障水平。

  (二)供给端:保司参与意愿渐升,市场逐渐升温、产品加速推陈出新

  自2015年“百糖大战”期间联合慢病管理企业推出糖尿病等慢病并发症保险产品以来,“带病体”保险已发展多年,但在1.0阶段后期陷入沉寂。随着近两年政策端对“带病体”保险、“健康险+健康管理”以及“互联网+慢病管理”的持续推动,“带病体”保险市场逐渐升温,尤其是在2021年10月银保监会《指导意见》发布后,有越来越多的保司推出“带病体”保险相关产品,大型保司也开始入场,“带病体”保险产品加速创新。

  我们梳理了2021年至2022上半年各大保司推出的30余款“带病体”保险产品,以期发现当前市场中主流产品的共性及个性之处。

  从险种看,以报销型医疗险为主(70%),以给付型医疗险及重疾险为辅;

  从产品责任看,以住院医疗费用报销为主,部分产品提供质子重离子、特药、门急诊等医疗费用报销,部分创新产品包含手术意外保障、“确诊即赔”的“给付型”医疗保障、“报销+给付”的融合型医疗保障等责任;

  从保障病种看,可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乳腺结节、慢性肾病/肝病等多病种的综合型“慢病版”医疗险已成为主流,另有针对糖尿病、乳腺/甲状腺疾病的“专病险”持续深耕特定病种保障;

  从保障期限看,主要为一年期产品;

  从可保年龄看,目前主要覆盖18-60岁,少数产品可突破到70-75岁;

  从增值服务看,当前患教、在线问诊、重疾绿通、住院陪同、健康档案、健康管理等服务已成为“标配”,部分产品更创新提供包括早筛、住院垫付、多学科会诊、家庭护理、保险管家、家庭医生及健康管理师等个性化服务;

  从上线时间看,2021年、2022年上半年上线产品各占约50%,2022年产品供给力度明显提升。

  从近两年“带病体”保险供给端的发展可以看出,保司参与“带病体”保险的积极性正在快速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带病体”保险供给端正快速演进,为“带病体”人群提供更丰富、多元的产品选择。

  (三)需求端:“带病体”人群规模持续增长,千亿级市场空间静待挖掘

  据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数据,全国慢病人群数量已超4亿人,1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34%,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60%。在“老龄化”快速演进、慢病“年轻化”以及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带病生存年限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带病体”人群规模仍将持续增长。

  根据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可以说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与此同时,慢病医疗费用支出占比高、增长快,为医保基金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为慢病人群带来了沉重经济压力。

  但与之相对的,最需要风险分担与健康保障的以慢病人群为主的“带病体”人群却一直难以获得健康险产品投保资格。

  随着保险行业与医疗、医药行业融合加深,慢病相关数据持续积累,智能核保及风控等科技能力不断提升,此前不可保的“带病体”已迎来转变,供给端已开始主动承接“带病体”人群的健康保障需求。

  如按照4亿“带病体”人群,年度人均保费1000元测算,未来可待挖掘的“带病体”健康险市场年度保费空间将超4000亿。

  (四)服务端:慢病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带病体保险+慢病管理”已成共识

  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到 2030 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2022 年公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再次重点提及要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并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在慢病管理、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我国慢病管理行业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近年来慢病管理机构与检测机构、医疗机构、医药企业、保司等主体持续深入的合作下,慢病管理服务使用人群规模持续增长,相关病种的检测、诊疗、用药及病程进展等数据得以积累和留存,这进一步为慢病管理行业的迭代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使用人群规模的提升,产业链合作的加深,以及患者数据的积累沉淀,慢病管理模型持续优化,慢病管理工具对管控慢性病发展进程、降低慢病患者并发症及重症发生率、提升慢病患者健康水平将发挥更大效用。

  随着慢病管理能力及效用的持续提升,慢病管理与健康保险的结合也越发紧密,在“保险+服务”成为行业共识的当下,“带病体”保险产品叠加慢病管理服务已成大势。同时,在传统的在线问诊、电子档案、体检等“被动式”(需客户主动发起)服务之外,当前部分创新产品已开始提供保险管家及健康管理师等线下服务团队的“主动式”服务(由保司/服务端主动发起)。

  如2022年4月人保健康推出的“欣e保医疗保险”(肺结节版),为客户配备保险管家及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师还将按照肺结节大小、形态、性质等情况对被保险人进行随访管理。

  (五)协同端:产业协同共搭健康生态,优势互补助力各方增长

  在“带病体”保险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中,各参与方逐渐发现仅靠单点发力和单项突破无法满足慢病患者管控疾病进程、减轻支付压力及提升风险保障水平的多元需求。因此,医、药、险及慢病管理领域中各参与方开始逐步探索相互链接及合作,联合推出包含医疗责任、药品责任及慢病管理的综合风险保障产品,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满足“带病体”人群多元需求。

  对协同各方而言,通过优势互补,集合产业链优势打造更优质高效的综合保障服务的同时,也提升了各自的服务边界及服务能力。医疗机构提升了对慢病患者的管理能力及效率,药企提升了相关药品的患者依从性并利用积累数据进行真实世界研究,险企拓展了健康险客户群并提升了“带病体”保险的保障水平和客户感知,慢病管理企业拓展了支付方及用户群并获得患者数据沉淀,各方通过协同赋能均实现了客户拓展、业务扩张及业绩增长。

  2022年7月泰康在线联合圆心惠保推出的肺结节人群专属医疗保险产品——“‘肺’常完美”即是一款产业协同下的创新“带病体”保险产品。“‘肺’常完美”在为肺结节人群提供医保费用保障之外,同时提供肺癌专属特药保障、肺部疾病常用药折扣购买福利,以及视频医生、重疾早筛、全球找药、癌症基因检测优惠及健康科普等专属健康管理服务,将医疗保障、用药保障、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保险保障、药品服务及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

  通过对我国“带病体”保险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政策层面的支持鼓励,保险公司近年来的积极布局与创新供给,亿级“带病体”人群减轻支付压力和提升健康保障水平驱动下的巨大潜在需求,慢病管理能力提升背景下“带病体”保险融合慢病管理的创新探索,以及医、药、健、险等大健康产业链协同正在为“带病体”人群提供全面、多元保障的实践。

  不过在“带病体”保险持续创新和探索实践的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当前发展中仍面临诸多痛点,为产品的迭代创新、与基本医保的紧密衔接、对“带病体”人群的精准触达、服务和保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等带来制约……这些内容,将在“带病体”保险系列第二篇文章中呈现,敬请关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余坤航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6 海能技术 430476 10.88
  • 09-23 圣晖集成 603163 27.25
  • 09-23 毕得医药 688073 88
  • 09-23 华岭股份 430139 13.5
  • 09-23 可川科技 603052 34.6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