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保
2021年下半年的开启,对车险行业来说似乎并不“友善”。
先有河南爆发罕见极端暴雨天气,根据河南省政府新闻办披露的数据显示,车险损失预估已经超过65亿元。
暴雨刚去,台风又袭。
台风“烟花”的强势肆虐,影响范围极为广泛,从华东一直刮到东北。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数据,台风“烟花”目前已经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4个省直接经济损失33.5亿元,后期还将给山东、河南、京津冀东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等地带来强降雨,报案量和损失金额会进一步放大。
相比暴雨灾害的巨大破坏性,台风灾害还将引发高空坠物、碰撞倾覆等非水淹的车险事故,更会让车险小案赔付案件激增,赔付损失不可小觑。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让本就盈利不多的车险经营,不可避免地再度承压前行。
相比赔付损失激增的经营结果负效应,一场天灾加剧车险困顿之余,或许也展现了后综改时代的车险蹒跚前行中的另一面。
1
一场百亿赔付下的窥见:车险依旧是人民认知最深的险种
根据已有报案和估算,此次河南暴雨造成的车险损失至少占保险总损失的60%以上,恐怕最终损失将超过百亿。
一场百亿级的赔付,牵连的是一个亿级人口的中国大省,与8000亿规模的国内最大财险险种。
看官方公布一组数据:
本次暴雨灾害,由于车险的高投保率,在目前所有已报案的案件中,车险案件占比超过9成。因此预估此次保险业在整个灾难中的补偿占比很可能会创新高,即超过10%。
高频度的报案之下,是一幅财险公司的密集行动: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等头部财险公司,先后推出了预赔服务,即对已确定损失部分可先行赔付,在签订直赔协议后,客户无需垫付修车费用,可直接提车。
河南银保监局也第一时间发布通知,要求简化理赔流程,推出“三免一直”服务——免现场查勘、免气象证明、免费救援,定损后直赔到店。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核定车辆损失金额后,直接将理赔款付给汽车维修店,车主无需垫付修车款。
此外,不少保险公司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自己加强版的水淹车理赔措施。
针对暴雨灾害后车主关心的理赔问题,7月28日,在河南银保监局指导下,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车险暴雨灾害理赔常见问题问答》,从保险报案、定损核赔、支付等三方面权威解答车主疑问。
一场“酣畅淋漓”的赔付背后,或许也体现了车险另外一重维度的竞争奥义。
纵览车险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的多次舆情危机,“高保低赔、霸王条款、无责免赔”等,无一不与“赔”有关。因此,曾有保险大佬言,“保险的声名,就是赔出来的”。
如今,伴随国内保险密度、深度的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保险也有了越发理性而深刻的认知。
而车险应是诸多险种中,消费者了解认知最为透彻的险种。
期间固然有着交强险强制性的政策导向,也有着平均每5个人就有一辆车、每个家庭平均拥有1.7辆车且还在不断上涨的数字背景,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其的认知程度。
这不仅得益于经济之发展、车险相关配套政策的普及,更得益于保险公司多年来几乎集行业之资源倾力打造的车险渠道建设,和产品的大力宣传与推广。
正如我们看到的,一场天灾的背后,这个困顿中的最大财险险种依旧展现了多年积累的群众基础,和业务与服务底色。
车险,依旧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链接最为紧密的险种,甚至没有之一。
2
巨额赔付之下的民生难题:涉水赔付问题,到底怎么办?
纵然整个车险行业都在积极应对暴雨与台风灾害,主动宣传各项理赔优化措施。
但,这两大天灾理赔,皆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暴雨和台风引发的水淹,车险能否赔付?
恰如一名涉水受损客户所言,
由于刚取得驾照不久,其用车经验有限,对于车险条款也并不熟悉。虽然后来发现保险公司通过短信的形式提醒其在涉水时不要再次点火启动汽车,但是其收到信息时,为时已晚。
车在水中熄火,慌乱之下,他再次发动并没有成功,并不清楚是否已经造成发动机损坏。目前,保险公司尚未给出定损结果,至于是否可以得到赔付,也并不确定。
这亦表明,虽然去年9月综改后行业统一调整了车险条款,将发动机涉水责任纳入车损险,但仍有许多客户在实务操作中并不清楚车险条款内容,仍有可能在灾害事故中难以得到赔偿。
而这,同样引发了对保险近因原则的界定问题,即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究竟是因为涉水、误操作,还是暴雨和台风?
而另一类损失疑难,发生在新能源车领域。
由于传统车险条款中并不包含电池责任,许多未采用最新电池防水模式的新能源车型一旦涉水,电池将大概率全损。
电脑报废后,更将面临整车系统软件的重装,但实务中这部分损失很难得到保险公司赔付。
而这,也就引发了部分民众对于新能源车险赔付的诉求与矛盾。
一家保险公司理赔部的负责人感叹:
这次暴雨灾害让整个财产险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种挑战,不只是损失的车辆多、受损程度高、受损金额大的车险赔付压力,更多是对于客户理赔的解释工作和调解压力。
其凸显的是,在这种赔付压力的纠结之下,保险公司究竟该通融赔付,还是坚守原则拒赔之?
承保条件、理赔条线、客服条线之间的理解偏差,正在保险业内部发生。
而对于各家财险公司的一把手而言,这更将是一次职业生涯的赌注。
赔,还是不赔?这是短期经营考核和长期品牌决策的抉择。
两者之间,隔着天堂与地狱。
3
天灾的另一面,也是一次对车险经营新技术的检验
这一次的灾情,亦是对保险公司科技化运用效果的一次“实测”。
除了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手续之外,一些保险公司也应用了科技手段来定损和理赔。
从目前一些保险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首先发挥作用的是远程定损等技术。
比如:
7月19日上午,平安产险便通过远程定损,线上完成首笔车险赔付。
7月22日,太平财险仅用了四小时便完成了首笔财险赔付。
阳光保险已快速完成两笔闪赔,最快2小时内完成赔付。
其次,反欺诈技术正在发挥作用。
需要车险行业警惕的是,灾情之下,一些本已出险的事故车,是否会借着此次灾情的机会再度向保险公司骗取索赔,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这就需要借助反欺诈技术的力量,从车、人、环境、关系网络进行多维度分析,才能将鱼目混珠的欺诈案件从本次灾情之中剔除。
此外,新能源车技术的革命,也带给保险业技术发展新的启示。比如沃尔沃、特斯拉、小鹏,皆在暴雨后发布了可以在水中浸泡并行驶的新能源车型。
畅想一番:
如果某家财险公司比之竞争对手承保了更多的水陆两用车,那是否在灾情发生时,其赔付方面的成本优势是否即可完全展现,进而有了更大的业务拓展空间。
这意味着,车险的承保定价和理赔定损技术的快速迭代,需跟紧汽车产业的大潮前行。
最后,对于灾情,没有人希望遇到;但,一旦碰上,考验也将随之而来。
这一点,如同综改与汽车工业迭代并进下的车险行业,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未知的竞争哪个先来。
唯一确定的是,有着如斯群众基础的车险,注定会有不错的未来。
责任编辑:陈嘉辉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