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毅:7月,转债估值为何持续抬升?

2021年08月02日13:37    作者:靳毅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靳毅团队

  投资要点

  转债估值抬升背后

  7月份,转债市场的整体估值抬升,但结构上有所分化。其中,低价和正股市值小的转债,估值抬升更为明显。总的来说,本轮转债市场表现和估值抬升的背后,不仅仅有整体层面上,市场资金对于转债配置需求的增多;也有结构性层面上,市场对于中小盘走势的预期,推升了相关转债转股溢价率的明显提高。

  考虑到目前低价转债/正股市值小于40亿元的转债,其转股溢价率高到48%,处于较高水平,已经蕴含了对于后续正股上涨的较高预期。因此,后续转债的进攻性或将较前期减弱。另一方面,随着转债价格的上涨,低价转债的债底优势在减弱,抗跌性也因此大打折扣。所以,后续相关转债走势或将更趋向于正股表现,市场估值上涨空间有限。

  权益市场

  报告期内(2021.07.26-2021.08.01),权益市场整体下行,其中上证50跌幅最大。报告期内,北向资金成交净流出额为24.46亿元,较上期多流出142.68亿元。市场整体估值明显回落,截至7月30日,全市场PE(TTM)为19.88倍。行业估值方面,电气设备、纺织服装、国防军工、汽车、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行业的估值水平在2010年以来PE估值的中位数及以上水平,而其他行业估值均回落至中位数下方水平。

  转债二级市场

  报告期内(2021.07.26-2021.08.01),转债市场小幅下跌,且好于权益市场。其中,中证转债下跌0.88%,报收394点。转债成交增量,转债累计成交额4,135亿元,日均成交额827.09亿元。存量转债方面,截至7月30日,存量公募可转债共计373只,转债总余额为人民币5929.12亿元。

  个券表现涨跌互现。有107只转债价格上涨,其中涨幅前五分别是百川转债(74.28%)、晶瑞转债(49.58%)、尚荣转债(19.14%)、明电转债(18.36%)、赛意转债(18.13%);有266只转债价格下跌,其中跌幅前五分别是三力转债(-20.05%)、新凤转债(-17.19%)、众兴转债(-13.21%)、司尔转债(-12.91%)、维格转债(-12.33%)。

  报告期内,转债市场整体的纯债溢价率与上期基本持平,转股溢价率继续抬升。截至2021年7月30日,转债市场平均纯债溢价率为48.78%,上期为48.77%;平均转股溢价率为34.11%,上期为31.32%。行业方面,位居首位的是休闲服务(84.43%)、钢铁(9.43%)的平均转股溢价率最低。

  转债一级发行

  报告期内,有2只可转债发布发行公告,1只新券上市。统计转债发行预案,目前有20家转债已通过证监会核准但尚未发行,10家已通过发审委审核,合计30家,总规模414.61亿元。

  基金持仓跟踪

  截至2021年6月底,基金持有转债市值1832.55亿元,环比上涨13.38%,占转债市场比重为25.74%,环比下降了2.02%。基金重仓可转债中,持有家数前三转债分别是南银转债苏银转债大秦转债;持有市值前三转债分别是浦发转债、苏银转债和光大转债

  从2021/03/31到2021/06/30,基金持有数量占存量比重提升最多的是永冠转债(60.49%)、洁美转债(59.05%)、福20转债(56.52%);而下降最多的是欣旺转债(退市)(-41.67%)、淮矿转债(退市)(-31.67%)、太阳转债(-25.87%)。

  风险提示

  第一,权益市场继回暖后又出现小幅回落;第二,货币政策发生不利变化。

  报告正文

  1转债估值抬升背后

  7月份以来,转债市场表现好于权益市场,转债市场的平均转股溢价率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抬升。那这一轮转债估值抬升背后,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又是什么因素推动了市场估值的变动?后续转债估值将会有哪些变化呢?

  1.1

  转债市场估值变化

  7月份,转债市场的整体估值抬升,但结构上有所分化。其中,低价和正股市值小的转债,估值抬升更为明显。具体来看:

  1)整体上,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水平出现明显抬升,从月初的28%抬升至月末的34%。

  2)分不同转债价格来看,低价转债(转债价格在110元及以下)的转股溢价率抬升幅度明显,而高价转债(转债价格在130元及以上)的转股溢价率反而小幅回落。

  3)分不同债券余额来看,小盘/中盘/大盘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均有所抬升,而且抬升幅度之间区别并不明显。这也侧面说明这轮市场估值的抬升,与2020年3月份炒作小盘转债的行情有所不同。

  4)分不同正股市值来看,正股市值小于40亿元对应的转债,其转股溢价率的抬升幅度显著高于其他转债。

  1.2

  原因剖析

  7月份,转债市场之所以能出现整体估值抬升和上述结构性的变化,与两大影响因素有关,分别是转债供需情况、以及正股走势与预期。

  (1)     转债供需情况

  转股溢价率抬升与转债成交量高增,以及新券上市首日涨跌幅较高相互印证,反应出当前市场对于转债配置需求的增多。7月份,除了转股溢价率的抬升,转债市场的成交量也暴增,目前每日成交额高达800亿元。另外,最近转债新券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转债上市首日的涨幅整体高于前期水平。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市场对于转债的配置需求是增多的。

  权益市场上涨下,转债退市数量增多,推升了资金对转债的配置需求。近期,随着权益市场的持续上涨,6-7月份转债退市数量开始变多,涉及规模也较4-5月份明显增多。而转债的退市,自然会带来这部分资金的再配置需求。

  (2)正股走势与预期

  目前A股市场风格更偏向中小盘。回看今年以来的权益市场表现,在经历了白马股暴跌和震荡盘整之后,从4月份开始,市场风格开始有所切换,并在此后进一步强化。中证1000指数远远跑赢沪深300指数,中小盘风格明显占优。即使是在7月底的这轮市场调整中,中小盘整体也表现得更加抗跌一些。

  当前转债市场中的转债标的,其正股更多以中小盘为主。统计7月初所有转债标的的正股市值情况,当前正股市值小于40亿元的转债数量占比为27%,正股市值处于40-100亿元的转债数量占比为37%,两者合计占比在60%以上。也就是说,当前转债市场中,大多数转债的正股属于中小盘风格。

  市场对于中小盘走势的预期,推升了转债市场整体估值。结合上述转债市场估值变化的结构性特征,即本轮转债估值抬升的主力军是,低价转债和正股为中小盘的转债。事实上,当前市场中的低价转债,它们中绝大多数的正股市值均小于100亿元。因此,归根结底,本轮转债上涨和估值抬升,与之前炒作妖券有所不同,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市场情绪偏好中小盘正股,进而给予了相关转债更高的溢价。

  1.3

  后续展望

  总的来说,本轮转债市场表现和估值抬升的背后,不仅仅有整体层面上,市场资金对于转债配置需求的增多;也有结构性层面上,市场对于中小盘走势的预期,推升了相关转债转股溢价率的明显提高。

  而站在当前这个时点,权益市场因前期上涨过多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市场情绪有一定回落。不过,考虑到当前国内经济面临压力,市场降准预期仍然较高,在“宽货币+紧信用”的环境下,权益市场仍会走出结构性行情,且有望延续偏成长的中小盘风格。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相关转债的上涨。

  不过,与此同时也需要看到,目前低价转债/正股市值小于40亿元的转债,其转股溢价率高到48%,处于较高水平,已经蕴含了对于后续正股上涨的较高预期。因此,后续转债的进攻性或将较前期减弱。另一方面,随着转债价格的上涨,低价转债的债底优势在减弱,抗跌性也因此大打折扣。所以,后续相关转债走势或将更趋向于正股表现,市场估值上涨空间有限。

  (本文作者介绍: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