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保险业未来5年发展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

万峰:保险业未来5年发展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
2020年10月23日 12:17 新浪财经

  2020年10月23日,以“预见·蓄能”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创新论坛”在云南丽江隆重举行。原新华人寿董事长万峰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万峰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保险大有作为,正从“社会保障的补充”转变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从改革趋势看,监管政策正在引导商业寿险公司向商业养老保险和商业健康险发展,未来5年,行业发展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

图为新华人寿原董事长万峰图为新华人寿原董事长万峰

  以下为万峰发言实录: 

  各位嘉宾,早上好!非常感谢张迎宾会长的邀请,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寿险业发展”。

  社会保障水平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我们从事人寿保险行业,经常会讲到经济发展对于人寿保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人口、物价、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与寿险业密切相关,并会影响其发展。但回过头来看,从保险本原等各方面溯源,我认为与寿险业有着最直接关系的就是社会保障制度。

  从国际上看,国家社会保障程度高,商业保险业发展水平相对就低;否则就高,两者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可以说,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比如,欧洲高福利社会保障水平,商业健康保险就不发达;美国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低,商业养老、医疗保险就发达;日本社会医疗福利保障水平高,商业健康保险就不发达;还有一些国家,现代经济社会并不发达,但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其商业寿险发展也并不好,比如古巴、朝鲜。

  从2016年末第三支柱商业保险在美国和中国占比的对比来看,我国第一支柱占比为79.4%,第二支柱占比为20.6%,第三支柱占比为零;美国第一支柱占比为10.7%,第二支柱占比为59.0%,第三支柱占比为30.3%。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保险发展水平与美国对比差距巨大。

  我国商业保险发展了40多年,从我国商业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程度与国际先进国家对比看,人均持有保单数美国是0.87,日本是1.7,韩国是1.65,台湾地区是2.4,而我国只有0.09;单均保额以人民币计算,美国是51万元,日本是39万元,韩国是18万元,台湾地区是13.7万元,而我国只有3.95万元;从人均寿险保额,即用总保额除以总人口来看,美国有44万元,日本有62万元,韩国有29.7万元,台湾地区有32.9万元,而我国只有5000多元。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保险市场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但却是“大而不强”,但这也反映出我国寿险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如果要赶上美国、日本、韩国任何一个国家,保险市场都要成倍数增长。

  从商业寿险市场的主流业务比较看,世界上寿险的分类基本都分为普通寿险、年金险、健康险,分红保险,万能保险,投连保险等。普通寿险中国大陆的占比为28%,香港地区占比44%,日本占比69%,美国占比21%;年金保险我国的占比非常低,日本占比30%,美国占比55%,英国占比高达90%;健康险我国占比9%,香港地区占比23%,日本只占1%,因为日本的医疗保险都由政府承担,所以医疗保险并不发达,英国是高福利社会,占比9%,美国商业保险发达,占比24%;其它的分红保险和万能保险等我国占比则比较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以下几个方面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老龄化社会在提速。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仅用了18年,最长的法国用了115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用了25年。我国老龄化社会是“未富先老”,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中国人均GDP仅8000多元,日本则高达11万元;人均寿命不断提高,1982年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67.8岁,到2010年已达74.83岁,现在平均寿命还在不断增长,对劳动力人口老年抚养比提出极大挑战。前两天参加的会议就在讨论中国在2027年会不会出现刘易斯拐点,2015年是5个劳动人口抚养一个老人,到2050年预计是2个劳动人口抚养一个老人,这对于国家而言负担极大。更重要的是我们社保基金已出现巨大缺口,据2019年4月10日发布的精算报告,在财政补贴情况下到2027年社保基金将达到峰值6.99万亿,然后开始迅速下降,到2035年耗尽累计结余。

  从2019-2050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预测,2019年当期结余总额为1062.9亿元,短暂地增长到2022年,然后从2023年便开始下降,到2028年当期结余首次出现负数-1181.3亿元,最终到2050年当期结余坠落到-11.28万亿元。上述的当期结余是在“大口径”(包括财政补助)情况下测算得到的。如果不考虑财政补助,即在“小口径”情况下,当期结余在2019年就已经是负值,而且下降得更快,到2050年为-16.73万亿元。

  一系列现状表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变势在必行。前两天在金融街论坛上郭树清主席提出金融四项任务时,专门讲到了一条就是要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再往前推一个月以前,郭树清主席召开了专门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座谈会,这说明中央领导已经高度注意到社会保障的养老问题、医疗问题,并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那么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过去的一系列政策、文件都表明改革方向基本已经明确,2014年8月13日发布的新国十条第四条第四款提出,“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商业保险要逐步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保险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养老健康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社会保险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这表明商业保险的行业职能在转变,从“社会保障的补充”转变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行业地位在转变,从社会保障“配角”转变为“主角”;行业责任在转变,从单一保险责任转变为更多的社会责任。

  今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改革发展目标部分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了保险在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中的定位。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短期目标

  2019年12月13日全国政协第十次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的主题是“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重要作用”。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会上表示,应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尽快形成一支新的、安全稳健的国家养老储备资金,有效弥补第一支柱替代率缺口,比较理想的第三支柱替代率水平应该是为广大民众提供平均15%-20%的养老金替代率。

  黄洪副主席提出到2025年健康险规模超过2万亿,也就是说年均增长要接近20%;养老保险要积累6万亿元,年均增长要接近10%。这是5年时间我们要先达到的目标。

  监管政策的新导向

  从改革趋势看,我认为监管政策正在引导商业寿险公司向商业养老保险和商业健康险发展,这些新的导向政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去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引导保险公司回归保障功能”。

  今年1月23日,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健康委、医保局等13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五点:一是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二是积极发展多样化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个人账户式商业养老保险;三是大力发展教育、育幼、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商业保险,积极开发专属保险产品;四是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健康、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五是完善保险市场体系。

  明确保险公司的新定位

  今年1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定位,指出保险机构要“强化风险保障功能,回归风险保障本源,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和长期稳定资金。加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发展满足消费者终身、长期领取需求的多样化养老保险产品,支持银行、信托等开发养老型储蓄和理财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提供包括医疗、疾病、康复、照护、生育等,覆盖群众生命周期、满足不同收入群体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支持银行保险机构针对家政、托幼、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消费需求,开发专属信贷和保险产品。”

  《意见》对于整个金融领域中保险要做什么、非保险机构可以在保险领域做什么,定位非常清楚。我个人理解,《意见》明确了对保险的定位,就是提供风险保障和长期稳定资金,鼓励保险机构发展多样化的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同时,未来养老保险产品不仅仅是保险公司做,银行、信托都可以开发养老型储蓄和理财产品。所以要明确我们的新定位是什么,目前我们很多都是理财型产品,但《意见》把理财型产品划为支持银行、信托等开发,鼓励保险公司做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养老保险,一个是健康保险。

  突发疫情让居民更加关注生命和健康

  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8%,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4.9%,国际国内的专家都预测到今年年底中国可能是全球经济主体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国家。此次疫情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业和员工,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家庭收入减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这对保险业务影响非常大。但反过来因为疫情居民的保障需求进一步提高,但购买力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什么业务,不应该做什么业务,这就是一个公司的战略选择。

  天风证券非银分析师团队做的一个问卷调查表明,居民开始关注生命健康,购买保险的意愿增强了,但购买力降低了,年金险销售短期仍然承受着压力。

  回归保险本源

  从整个形势判断,保险回归本源是大趋势,必然趋势。我们要厘清几个问题:

  第一,保险的本源是什么?保险的本源是为穷人服务的。从保险的起源来看,最早服务于海上贩卖奴隶,保障的是奴隶家属,而不是有钱人。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定位清楚,保险是为谁服务的。

  第二,保险提供的是什么?保险是提供以经济补偿和给付为核心的,健康险就是补偿,养老金就是给付,不要把非核心业务当作核心业务来做。

  第三,保险业务的领域是什么?保险业务的领域是提供保障。如果是如果做理财产品就是在整个金融领域竞争,如果做保险业务,就是在保险领域竞争,所以一定要充分认识什么是保险的本源。

  我国寿险业未来发展趋势

  从国家层面来讲,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商业寿险将逐步发挥保险支柱的作用。

  从行业层面来讲,强化保险的保障功能成为必然趋势。

  从产品层面来讲,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普通寿险将成为主流产品。从全世界寿险市场去看,主流产品就是养老、健康和普通寿险。从政策层面来看,要扩大税收健康保险产品范围、完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

  从空间层面来看,健康保险规模超过2万亿,累计6万亿,这是到2025年,离我们非常近,还有5年时间。可以预见未来5年行业发展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

  谁掌握了发展趋势,谁就占领了先机。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紧抓股市暴涨行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帆 SF034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8 金富科技 003018 --
  • 10-28 五洲特纸 605007 --
  • 10-27 日月明 300906 26.42
  • 10-27 科翔股份 300903 --
  • 10-23 宝丽迪 300905 49.3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