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1资管研究: 理财子公司发展面临十大难题 基因自带银行传统烙印如何消除?
方海平
理财子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银行资管部门在转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理财子公司下一步发展的策略有哪些?
针对这些行业特别关注的问题,10月18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资管研究院举办的“中国资管30人闭门研讨会(秋季)”在北京召开。来自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及保险资管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二十余家资管机构以及监管机构的专家参与会议,针对过去一年多以来理财子公司和资管行业的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此次闭门会议中,21世纪资管研究院还为资管30人成员举行了授牌仪式,以鼓励成员单位加强沟通交流和研究讨论,共同致力于资产管理行业的健康和长足发展。
理财子公司的十件难事
21世纪资管研究院梳理了参会业内人士的意见,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资管部门普遍遇到的问题包括:
一是产品净值化转型过程中,仍然面临方方面面的压力,关于净值型产品的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外部机构如审计、咨询公司等,不能对银行净值化产品进行审计,认为整个净值化产品的认定和估值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则。
二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仍然面临过渡期结束后的二次转型问题。银行理财仍持有大量长期限资产,在这两年转型过程中匹配长期限产品存在比较大的难度。
三是过去两年银行理财规模增速远远低于其他资管行业,甚至远低于此前数年的居民储蓄增速,转型加整改的过程对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四是理财子公司承担助力资本市场发展的使命,现实中却有心无力,产品的供给和客户接受程度不高。权益产品体系不健全,难以大规模募集。
五是理财子公司市场化路程艰难。特别是人才难以引进,尤其是在今年股票市场牛市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的爆发增长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施加了更大压力。
六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资本金用途问题。最初的管理办法中对理财子公司的资本金用途作了非常严格的限制,随着合资理财公司的成立,以及理财子公司自身的发展需求,资本金用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突破,在股权投资方面是否可以放宽?除了合资理财公司,是否可以合资科技公司?这些问题尚待明确。
七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非标直投问题。得益于母行的协同效应,银行理财子公司在非标投资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同时有额度控制和不能期限错配的要求,并且资管新规的原则是去通道,不鼓励像过去一样通过信托绕道投资,非标直投怎么投?
八是银行理财子公司进入银行间市场过程中的单独开户和多级托管问题。央行主导推动多级托管,但这对于银行而言是一项新业务,风险控制、权责要求等问题有待明确。
九是银行理财子公司是否要申请公募牌照,如果申请,未来如何监管?
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公募REITs和ABS的问题。由于相关政策是证监会出台,未将银行理财子公司纳入其中,基于银行背景,理财子公司项目管理、信用风险管控等方面确有相关能力,如何参与?
而且,银行理财子公司规模庞大、人才缺乏,人均管理产品数量多、规模大。产品单独建账对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委托投资方面,资管新规禁止多层嵌套,出于管理效率的考量,是否可以允许加一层SPV形式的嵌套?
十是在养老三支柱管理体系中,银行理财子公司还未破题,这对于培养银行理财的长期投资非常重要,希望尽快明确,才能够充分发挥银行金融基础设施的优势,以支撑养老金融发展。
下一步发展策略的思考
对于理财子公司的下一步发展,与会嘉宾提出了自身的思考和建议,包括:
各大机构在产品方面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异,国外机构其实也存在这样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希望能够有一些容忍度,使其能体现出各家机构在产品上或者机构定位上的差异化。
非标投资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旧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希望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在非标直投方面可以迈出新的一步。
资管产品的税收问题讨论已久,是否可以先行在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上给予银行理财免税待遇,实现与公募基金在规则上的公平统一?
在市场化环境下,理财产品优胜劣汰,希望监管能够规范统一产品的宣传和估值方法,鼓励凭投资管理能力的竞争,而不是在合规尺度上做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和囚徒困境,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与会资管机构提出的其他建议还包括,希望允许理财子公司为客户提供理财产品的转让服务;希望对服务于实体需求的同业理财业务逐步开放规模的限制;希望银行理财有资格竞聘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人;希望在过渡期放松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约束等。
理财子公司传统银行烙印未消
针对资管机构提出的诸多问题,与会嘉宾也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观点,主要包括:
一年以来,理财子公司之所以面临种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带有明显的银行烙印并没有消除,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洁净起步”主要体现在资产方面,虽然没有继承问题资产,但在管理模式方面仍然继承了银行的传统。
今年在疫情冲击下,各行各业都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唯独金融业,包括对股票市场、理财市场没有太大影响,新产品的发行基本没有受影响。目前市场的特点是:资金供给多、优质资产荒、投资者选择多。
在这波股票市场上涨行情中,公募基金表现优异,对理财子公司施加了一定压力,但同时也为理财子公司进行了投资者培育。积极意义在于,投资者逐渐养成选择专业机构去参与股票市场的习惯,逐渐接受了波动性。
在产品方面,期限不匹配、长期限产品募集难仍是问题,但是情况在逐步改善。统计数据上看,理财产品的期限在拉长。净值型产品的估值标准细化问题,对标公募基金来看,这类产品银行理财子公司是可以做出来的,只是难度比较大。关于多级托管和非标直投的问题,目前均在积极沟通和讨论中。
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过程中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总体还算顺利,一开业基本都实现盈利,相比之下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往往一两年都很难有利润。虽然面对科技公司的冲击,但在中国的金融体系里,银行仍然占有无可比拟的地位,但在机制建设上,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关于差异化定位的问题,规模庞大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应该都做大而全的、综合型的资产管理机构,综合型资管机构最具有竞争力。
责任编辑:张译文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