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懂王上位,会对全球食用油和豆粕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阿根廷懂王上位,会对全球食用油和豆粕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2023年11月22日 22:11 市场资讯

  来源:每日粮油

  关注每日粮油,了解全球市场动态。

  上周末,阿根廷终于选出了新的总统米莱,并将于12月10日正式就任。尽管米莱此前的竞选中表示会放弃比索,全面接受美元,但随后的过渡政府还是推出了新的农产品出口汇率。

  根据新的农产品出口汇率规则,将允许出口商通过黑市汇率,即所谓蓝色汇率,兑换一半的出口收入,剩下的50%按照官方汇率兑换。按照目前官方汇率353.83比索,以及蓝色汇率925比索,农产品出口税率约为640比索兑1美元。

  从这两日的市场反馈来看,市场并未有太大反应,一方面是由于遭受干旱导致大豆减产,在前期的一系列出口政策刺激下,目前阿根廷国内大豆几乎售罄,另一方面则是即便手中尚有余粮的农户,也在等待新总统经济美元化的指令,因为相较于信用极低的阿根廷比索,他们更希望获得稳健购买力的美元。

  不断哭泣的阿根廷

  对于现代年轻人而言,对阿根廷的熟悉更多来自足球,对于一些年长者,则来自那首经典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但来自阿根廷的眼泪似乎一直没有流完过。

  数据显示,阿根廷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在南美仅次于巴西。在20世纪初,依靠广博的农业资源,阿根廷曾经富甲一方,比肩欧美,甚至直到20世纪中叶,阿根廷还是世界第十五大经济体。

  但现在的阿根廷,全年通胀率超过140%,面临第十次债务违约,外汇净储备深陷赤字,国家货币几无信誉,更为可怕的是,在过去的160年里,阿根廷经历了16次经济危机,平均每十年一次。

  197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兹曾说,世界上有4种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日本和阿根廷。显然,日本是个正向的奇迹,而阿根廷则是反向的那个。

  伴随着一次次的危机,阿根廷终于将自己从富裕国家的行列中驱逐出局,每10个人中就有1个货真价实的乞丐,还有3个则是接近乞丐,在迈向低收入国家的道路上步伐坚定地。

  新的懂王能否拯救阿根廷?

  或许是厌倦了一次次的失败,这次阿根廷人直接选择了米莱这个懂王,并计划对阿根廷经济来一次开颅式的治疗方案。

  鉴于近代阿根廷人在管理国家经济方面负面的案例居多,我们无法预判这场豪赌会带来什么结果,但对于全球经济中的阿根廷大豆市场无疑也将迎来考验。

  在国内一系列研究阿根廷经济的论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论:阿根廷农业出口占其商品出口总规模的50%以上,其中尤以大豆类商品占据大头。

  数据显示,2022年阿根廷货物出口总额884.46亿美元,创历史纪录,其中农产品出口金额为495.8亿美元,在这些农产品出口中,大豆以及豆粕和豆油出口金额为222.8亿美元。

  由此可见大豆产业对阿根廷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很少会有人会提到,若阿根廷经济崩溃,这些商品应该从哪里得到满足?

  阿根廷大豆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位置

  从全球范围的大豆产量来看,全球每年的大豆产量约为3.8亿吨,其中巴西1.6亿吨,美国1.1亿吨,在剩余的1.1亿吨产量中,阿根廷占了一半。

  在此前阿根廷的一些产业调整中,为增加国内税收和工作岗位,阿根廷对豆类产品的出口关税常年维持在30%以上,且大豆关税长期高于豆油和豆粕的出口税率,以此刺激国内压榨业的发展,使得阿根廷一度是全球大豆压榨中心,直到近年被我国赶超。

  因此,从出口种类来看,尽管阿根廷位列全球第三大大豆出口国,但大豆的出口规模仅为500万吨左右,且在豆粕豆油出口刺激下,大豆出口数量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相较而言,阿根廷为世界上最大的豆粕、豆油出口国家。豆粕年出口量300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总出口量的45%,豆油年出口量600万吨,约占全球豆油总出口量的50%。

  米莱的施政倾向会有哪些影响

  尽管目前米莱尚未正式就任,但从此前竞选演讲来看,最核心的莫过于经济的美元化和出口市场的自由化。

  此前由于阿根廷比索信用问题,阿根廷的豆农更愿意接受美元,在没有美元的时候,大豆被作为硬通货来对抗通胀,一旦阿根廷实行全面的美元经济,则阿根廷大豆这种独特的保值作用将消失,可能会在短缺内刺激市场商大豆流通量的增多。尽管目前阿根廷本年度大豆商业库存几乎耗尽,但没人知道农户手中还留有多少大豆。

  从长远来看,若米莱实施更为激进的措施刺激出口,可能会给当前形成规模效益的阿根廷大豆压榨业带来巨大冲击。

  自1990年以来至今,在出口关税的保护下,阿根廷油籽产业飞速发展,30年里产能增长3倍以上。若阿根廷大幅降低出口关税,则意味着进口国直接进口大豆将更有利可图,且能为发展本国压榨产业提供机会。

  对我国的影响如何?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我国逐渐超越阿根廷,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压榨中心,大豆的进口也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豆粕和豆油供应。

  但由于大豆进口过度集中,自2008年以来关于粮食供应多元化的策略一直在积极推进中。

  从2017年开始,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大豆进口增速开始明显变缓,同时,油粕进口数量出现明显增加。

  从海关数据来看,2015年我国油粕进口总量约为73万吨,但到了2017年,已经增加至165万吨,至2022年则达到597万吨,短短数年增长了八倍多。同期油粕的出口量则从200多万吨,至2022年下降至56万吨。

  一进一出的数量变化,相当于增加了近800万吨的油粕供应量。

  如果我们从更为专业的角度来看,按照80%的出粕率计算,相当于1000万吨的大豆进口量,约为我国大豆年产量的50%。

  同样的局面还出现在食用油的进口领域。2014年我国食用油年进口量约为650万吨,但今年1-10月我国的食用油进口数量已经增长至809万吨。

  不过,好在我们这些油粕的进口八成以上来自加拿大和乌克兰。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靖笛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30 永达股份 001239 --
  • 11-29 中远通 301516 --
  • 11-27 艾森股份 688720 --
  • 11-24 锦江航运 601083 11.25
  • 11-24 广厦环能 873703 23.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