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微观思考
1.总结
·1)归纳和发散
本周市场的核心在于政策,一方面是基建小作文,第二是官宣的地产政策,后者对能化的影响更大。预期下周依旧会继续交易政策的变动以及消化存量消息,之后才会关注现货情况。从部分样本看,现货并没有跟上,但是贸易商的情绪已经起来了。近端成本端对化工的影响较弱。
往后看,在政策逐步实现的情况下,化工品更关注利润扩大策略以及板块间强弱套利。
·2)角度
技术面:有效性偏弱,技术面最近很被动跟随。
宏观:有效性偏强,但是感觉他们最近很左侧。
微观:有效性偏弱,但我认为下半年微观的交易权重会增加。
成本:近端成本不是核心。煤炭在日耗达峰前不易看空,布油更多是区间看待。
博弈和消息:样本群体中多空分歧,杭州/上海+微观/宏观都有较大分歧。
·3)比对
关注-(MA/V),+(EB/BU/PX)
·3)品种观点
炼厂综合利润率在15.86%(+0.09%),其中油品利润率22.08%(-0.22%),化工利润率6.52%(+0.56%),下游利润率9.76%(-0.11%),化工开工折产能5.08天(-0.16),化工库存折产能8.49天(-0.12),库存折需求12.78天(-0.56),下游开工62.76%(+0.15%)。基差率2.25%(+0.73%),月差率0.37%(-0.10%)。成交量47.44万手(+2.8),持仓量58.07万手(+2.07),仓单量1128张(+1450)。
油品:。
LU:近端偏弱,没有明显矛盾。中国明显弱于新加坡,新加坡月差/现货贴水相对中性。
FU:近端偏强,没有明显矛盾。中国近端强于新加坡,新加坡近端加注价差/月差/现货贴水都在环比走强,同比也较高。
BU:很弱,核心在于需求弱,市场参与意愿很低,微观上供需双弱估值低。但是近端基建小作文频发,沥青有可能会引起资金炒作,关注盘面成交情况+真实需求。
LPG:偏弱,核心在于弱需求。近端反弹明显,主要是交易低估值+PDH复产。FEI比PG更强些,FEI月差走强,PG-FEI在-435左右。近端市场在关注PDH利润缩小和内外价差缩小。单边上,不确定性较大。
石脑油:近端偏稳。
成品油:国内主营一次开工大幅检修,汽柴油相对外盘偏强。外盘成品油库存未见季节性去库,库推需求在同比地位,近端裂解也逐步走弱,市场分歧较大,主要还是在于期待季节性旺季需求。
芳烃:。
EB:中性,矛盾在积累。当前市场关注的核心在于纯苯的高估值以及供需上是否会出现边际弱化,仓单不是核心。关注到EB自身加工费被压缩到极致,产业库存在历史低位,而下游需求(家电/地产)的现实/预期都很好,因此EB的矛盾有可能从纯苯端转移到自身。但是风险上更多是在于原油/汽油走弱,因此可以关注利润扩大。
PX:偏弱,内外也偏弱,核心在于近端高库存(高供应低需求)+交割制度。从中期上看,下半年供需比较紧,核心还是关注供应,认为需求(TA开工)不是问题核心。
TA:偏弱,加工费被压缩很低,或许这个是常态。。
PF:没有明显矛盾。短纤相对于其他聚酯产品,库存算是比较好的,但是不认为今年的填充需求会有多少增量。
烯烃:分化明显。
EG:偏强,近端单边低位反弹很大,基差也明显向上修复,核心还是估值的修复,驱动上未见明显变动。我认为市场有些过度看空EG,这波反弹估计能引起市场的重视。但是我从平衡上并不认为下半年有很好的格局。
LL:不清楚。新增投产偏低,但存量供应有较大弹性。技术面对LL的指导性更强。
PP:不清楚。新增投产较大,基本面并不看好。技术面对PP的指导性更强。
氯碱和盐化工:
PVC:很强,核心在于地产政策,现货暂时跟不动,微观上未见明显变动。我依旧愿意找机会做空配,主要是PVC的供应弹性较大,结构也合适。
SH:
FG:偏强,核心在于地产政策,微观上未见明显变动。
SA:很强,地产政策刺激下游补库。
煤化工:UR>MA。
MA:很强,核心在于港口低库存(进口少)+内地需求好。在目前的位置,市场很关心MTO策略,华东装置已经逐步兑现,现在核心是港口(库存/进口/海外装置)。
UR:中性,微观很强,但是单边受到政策压制,价格向下收敛。我很主观认为需求已经逐步达峰,现在关注复合肥的开工是否季节性下行。
责任编辑:张靖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