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正文丨 1609 字
面对2021年,后疫情时代全球政策的不确定,很多人认为财富的趋势将极为动荡,财富会经历一次大洗牌,普通投资者如何守住自己手中的财富将成为人生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近期以来,美国通货膨胀持续高企,消费者价格指数涨速不断创下历史纪录,而众所周知,高通胀必然会对企业和消费者两方面都造成消极影响,最终演成恶性循环。目睹着正在发生的一切,就连华尔街的大机构也坐不住了——德意志银行发布研究报告,说美国通货膨胀将会成为全球经济的定时炸弹,而美国银行则大声宣称,联储的“暂时性”论断是完全错误的,美国正走向史无前例的高通胀周期。德银甚至警告说,“政策制定者们将会面对20世纪80年代沃克尔/里根时代以来最富有挑战性的时期”。
通胀来势汹汹,现在可能是近十年来全球通胀预期最强烈的时刻!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飙升,大宗商品价格的轮动,以及全球食品价格的暴涨,都预示着通胀是今年不得不防的现象。
那么通胀到底是什么?在通胀逻辑下,我们普通人如何配置资产,避免资产缩水?本文将一一进行解答。
1
通胀到底是什么?
通货膨胀是什么?大多数人都能回答上一句: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而对于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却很难说清楚。
当然,对于经济学理论有一定基础的人或许还能答上一句: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超发导致的。之所以很多人会有这一答案的原因是著名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1963年写下的名言“通货膨胀永远而且无处不在是一种货币现象”。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货物”,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货币学派的观点正确吗?我们来看日本。
日本90年代地产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不断调低政策利率,在政策利率降至零后,陆续进行了量化宽松、购买风险资产、收益率曲线控制等几乎所有非常规货币政策。
但这些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刺激作用却非常不显著,即使1999年9月政策利率到零之后,日本仍然有一半以上的月份CPI同比是小于0的。
这显然和货币学派所主张的观点不一致。那么日本央行超发的货币去了哪?2019年,虽然央行要求的平均准备金率只有0.79%,但准备金余额达到了346.2万亿日元,总准备金率大约为27.2%。这说明这些超发的货币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在银行的准备金帐上,并未流出金融体系,更别说流向商品领域引起通货膨胀了。货币数量论中有一个公式,即货币供应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V等于物价水平乘以实际产出Y,即名义GDP。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即使货币供应量非常高,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很低,低的流通速度将抵消高企的货币供应量,最终物价也不会出现大规模上涨。
从本质上说,恶性通胀通常来自产能的严重破坏或者债务的急速增加,货币超发只是中间副产品。
2
面对通货膨胀
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由货币超发到通货膨胀,最根本的逻辑是过多的货币去追逐过少的商品,中间的桥梁就是消费。但在疫情背景下,普遍存在的消费能力不足使得全球货币超发的效应主要转化为资产通胀。股市、黄金、楼市等资产成了货币最好蓄水池,而楼市往往成为最安全、最适用的资产保值选项。
正是在资产通胀预期下,2020年全球上演了资本大狂欢。主要市场股指大涨,金价大涨21%,铜价猛涨28%,比特币疯涨270%。
与此同时,全球房地产出现普涨,尤其是美国,创下15年以来的最高年度涨幅——上周五(3月26日),Redfin的一项报告显示,在截至3月21日的四周中,美国房屋销售价格中位数为33159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此外,房屋总体上售价继续高于要价,买卖价比达到100.2%的历史新高。
从国内看,截至今年2月末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与上月相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有56个,二手住宅方面,与上月相比上涨的城市有55个。虽然从全国来看房价总体平稳,但在量化宽松背景下,市场交易活跃,热点城市纷纷开启打新潮,上海、深圳等地楼市均被曝出“业主跳价”“排队摇新房”等现象,杭州屡现新房“万人摇”。
楼市火爆的背后,是居民投资房地产、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强烈欲望和动能。实际上,在资产通胀预期下,房产已然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核心资产配置。据《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披露,2020年居民财富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住房资产增加贡献了财富增长的69.9%,金融投资价值增加贡献了21.2%。
可以预见,在全球央行大放水背景下,资产通胀的预期势必增强。这种预期之下,理性的投资人势必以资产价格上涨来承接货币贬值。当然,将资产配置于股市(基金)、黄金、债券还是房产,则因不同风险偏好、不同风险承受能力而异。
Recommended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