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1年公募基金十大新闻出炉

重磅!2021年公募基金十大新闻出炉
2021年12月26日 20:28 中国基金报

  1、易会满重磅发声加快推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

  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如何用扎实的投资能力来夯实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2021年8月30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做了重要指示。

  易会满高度肯定了基金行业的发展成就。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基金业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最近四年多来,基金业在改革中成长,在开放中提高,在规范中进步,成绩可圈可点,主要体现在规模体量跨越式发展、合规风控水平稳步提升、主动融入资本市场改革全局成效明显、投资者信任度明显增强、支持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显现等几个方面。

  易会满对基金行业发展寄予厚望。他强调,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更加突出处理好规模、结构与发展质量的关系;二是更加突出抓规范、促创新和防风险的统筹平衡;三是更加突出行业自身发展和客户价值增长的同提升、共进步;四是更加突出回归行业本源,坚守“真私募”定位;五是更加突出厚植行业文化,促进健全发展生态。

  易主席激励基金行业全体从业人员要紧扣“高质量”主线,努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一要强专业,持续提升投资管理和服务能力。二要守底线,全面筑牢稳健发展基础。三要树品牌,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四要讲情怀,塑造可信赖、受尊敬的行业形象。(陆慧婧)

  2、公募基金规模首破25万亿全球排名高居第四

  2021年,公募基金规模高歌猛进。截至2021年1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到25.3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近两年,公募基金大发展,行业规模节节攀升。但是,在2021年市场极度分化起伏的情况下,行业规模仍然创出新高难能可贵。而且,2021年前11月,公募基金总规模从年初的19.89万亿增长至25.8万亿,净增5.4万亿,增幅高达27.3%,公募基金行业显示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今年前11个月,各类型基金份额和规模均实现增长。其中,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基金规模增幅较大。权益类基金年初总规模为6.42万亿,11月末达到8.46万亿,波动中逆市增长32%,核心地位更加巩固。此外,“固收+”、FOF、ETF等产品受到投资者认可,规模快速增长。

  2021年的基金发行留下了多项“硬核”纪录。一,新基金发行数量达到1836只,为历史最高纪录;二,年初发行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首日认购2398.58亿元,创下公募基金史上单只基金认购规模最高纪录;三,首批9只公募REITs发行受到热捧,均“一日售罄”启动末日比例配售,其中,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配售比例仅为1.7592%,创出新基金配售比例最低纪录。

  行业大发展过程中,头部基金公司规模以更快的速度扩张。二季度末,易方达基金非货币和理财债基(含估算基金)规模突破万亿大关,成为首家非货管理规模超过万亿的基金公司。三季度末,易方达非货规模规模进一步增长至1.12万亿。此外,截至三季度末,有21家基金公司的非货规模超2000亿,头部基金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分享到了更多的份额。

  受益于行业的稳健发展,中国公募基金在全球的排名也稳步上升。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公募基金全球排位较2020年底再前进1位,升至第4位,仅次于美国、爱尔兰、卢森堡,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一。

  公募基金规模不断攀升,承载着越来越多投资者的信任。未来,公募基金依托强大的管理能力,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增强财富管理和普惠金融功能,助力资本市场继续高质量健康发展。(方丽)

  3、基金业绩大分化新能源基金霸屏排行榜

  2021年春节前后,A股市场画风突变。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白马股高位跳水,全年最大回撤近40%,重仓白酒、医药的知名基金经理受挫。1月份创纪录大卖4500亿的权益类基金,净值回撤明显。

  一季度,医药、消费、电子等跌幅惨重,化工、钢铁、金融等顺周期板块相对抗跌。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随即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赛道,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锂电、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板块异军突起,基金“抱团”涌入新能源赛道,宁德时代一跃成为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受到近1500只基金重仓持有。

  新能源龙头股“一枝独秀”,重仓这类个股的基金涨幅惊人。在沪深300今年涨幅告负、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仅8%左右的情况下,重仓新能源的基金业绩大幅领先,两只收益率翻倍。而消费主题基金表现低迷,首尾业绩差距超过150个百分点。

  市场极致分化的行情也滋生出一些乱象。部分消费、医药、互联网主题基金的管理人,迫于业绩考核压力,押注重仓新能源,严重的“基金风格漂移”引发行业大讨论。新发基金中,以“碳中和”、“新能源”为主题的赛道型产品将这一风格推到了极致。

  多位业内人士旗帜鲜明地认为,基金投资应该遵守基金契约,不可随便逾越合同约定在主题外投资,随着基金行业的不断规范和透明化,基金经理只有坚持稳定的投资风格,才能长期获得投资者的信赖和认可。(李树超)

  4、基金投顾队伍大扩容今年41家机构获试点资格

  基金投顾带动行业由“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发生深刻变革。这一万亿级赛道也在2021年迎来了一批新的伙伴。

  今年3月,第二批包括20家基金公司、22家证券公司在内的42家机构参与了证监会关于投顾资格的问卷答题。6月下旬开始,先后有41家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备案函,基金投顾队伍补充了一大批“新鲜血液”。

  这41家基金公司马不停蹄地投入展业前的准备工作。广发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东方证券等机构已完成场检,开始展业。

  试点两年来,已有59家机构获得基金投顾资格试点备案函,其中24家为公募基金,29家证券公司,3家银行,3家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首批试点机构的投顾服务资产已超过500亿元,服务投资者逾过200万户,保有3个月以上的客户复投率超过40%。不少基金投顾机构获得较好的市场口碑,投顾机构和银行、券商、互联网平台合作成为主流。

  投顾业务实现了“从0到1”的破局,未来要获得“从1到N”更大的发展,除了队伍的扩容,行业更要坚持客户利益优先,下大力气提升客户获得感,才能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

  中国的基金投顾业务拥有万亿级别的市场空间。2020年,中国个人金融资产达到205万亿,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332万亿规模。市场对资产配置和买方投顾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投资顾问服务有望成为我国财富管理的重要趋势。

  同时,关于基金投顾的政策陆续出炉。如全国金融标准技术委员会证券分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编码,使基金投顾机构拥有了自己的编码,投顾机构和投顾业务藉此强化规范化管理,促进业务长远发展。

  11月18日,监管层下发《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业绩及客户资产展示指引(征求意见稿)》,统一的规范化指引有利于基金投顾业务做大做强,也更有利于反映业务的初衷,促进投顾业务健康发展。(方丽)

  5、北交所横空出世基金全行业积极布局

  设立北交所是今年资本市场的重头戏。

  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交易。基金行业积极参与,北交所主题基金、专精特新主题基金等纷纷出炉;多家基金公司设立北交所投研小组,积极掘金这一历史性机遇。

  11月12日,易方达、南方、广发、汇添富、华夏、嘉实、大成、万家等8家基金公司申报的北交所基金拿到批文,首批8只北交所基金均为偏股混合型产品,投向北交所市场的比例不低于基金非现金资产的80%。

  北交所基金受到市场热捧。11月19日首发,限售5亿,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均“半日售罄”,合计认购金额超过250亿元。

  公募基金还通过“专精特新”基金积极布局北交所。投资“专精特新”相关证券资产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资产的80%。

  存量公募基金,符合投资范围和合同约定的,可以直接参与北交所投资。加上之前公募基金发行的新三板基金以及将新三板精选层纳入投资范围的普通基金,公募主力品种“集结”北交所,为投资者参与北交所投资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北交所上市股票也获得公募基金积极参与。如北交所注册制第一股威博液压的申购,南方、易方达、嘉实、华夏等4家基金公司在8家战略投资者中占据一半。同时,从基金调研情况看,北交所股票引来众多基金公司集体调研。从净值表现来看,目前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或已全部开始建仓。

  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家产业政策、宏观大势等判断,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是未来资本市场的一项重点工作,而北交所无疑是最好的承载平台。北交所开市后流动性将逐步得到改善,将会吸引更多优质公司挂牌,具有显著的长期投资价值。(方丽)

  6、公募REITs发行上市基金产品创新不断

  公募基金行业创新不止。2021年,行业推出了多项重大创新,进一步丰富了公募基金产品线。

  其中,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备受关注。6月末,首批公募REITs上市,首日9只产品全部收涨,最高涨20%,给资本市场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目前,已有11只公募REITs上市,发行规模合计360亿元。公募REITs产品属性独特,走出了与股市、债市关联度较低的独立行情,截至12月23日,11只公募REITs上市以来平均涨幅超过27%。

  存单指数基金是今年备受基金公司追捧的另一种创新品种。12月,6家基金公司率先发行成立了首批同存指数基金;全行业申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管理人已超过了100家;弘毅远方、华安、中金等基金公司的产品以发起式形式申报,显示出基金行业对该类产品的重视程度。

  增强ETF则是今年公募基金在场内的一大创新,它不仅赋予了普通指数增强基金更灵活的交易功能,又为传统ETF提供了获取超越指数收益的可能,为基金投资者配置指数提供了更加有力、丰富的工具。12月10日,首批3只增强ETF上市,半个月时间成交金额既已突破100亿元。(陆慧婧)

  7、基金保有量规模首次公布基金销售“革命”开启

  为抑制基金发行市场的“赎旧买新”等行为,鼓励持续营销,5月13日,证监会、基金业协会首次公布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每个季度更新一次。

  公布代销机构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榜单和排名,旨在引导行业关注持续营销,保护投资者长期利益,抑制“赎旧买新”行为,有利于公募基金行业长远发展。

  长期以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困扰着基金行业。追涨杀跌和频繁交易是造成基金投资不赚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当中既有投资者本身认知和行为的原因,更多的是基金行业销售方式带来的恶性循环。

  在传统的基金销售模式中,销售机构赚的是佣金,他们有动力通过周转用户资产来获取更高额的佣金,并且容易顺应投资者的特性,热衷于销售新产品和爆款,促使用户“赎旧买新、频繁交易”行为的发生。

  定期公布基金保有量,有利于推动销售机构从注重交易额向注重保有规模转变,帮助销售机构更多地关注客户投资体验,业内人士将之视为一场基金销售的革命。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销售是接触投资者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保有量数据的公布有利于引导基金代销机构做好持续营销,关注投资人长期利益和倡导长期投资。叠加基金销售新规约束等各项监管举措,将进一步完善基金行业生态,促进财富管理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李树超)

  8、监管新规出炉投顾业务规范化时代到来

  监管部门着力完善行业法规体系。11月初,京沪粤三地证监局向辖区基金公司和基金销售机构下发《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下称《通知》),界定了基金投顾业务和基金销售业务附带的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范畴。《通知》要求,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量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活动的整改期限为2022年12月31日,非持牌机构须在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整改。

  根据《通知》,不具有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的机构不得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投资建议,不得提供基金组合中具体基金构成比例建议,不得展示基金组合的业绩,不得提供调仓建议。

  这场变革迅速扩散到了基金投顾市场的所有参与方。基金大V组合率先受到冲击,业务停滞。银行等持牌机构的智能投顾也开始暂停申购。多家银行宣布暂停智能投顾业务,暂停基金组合买入,原持仓客户的赎回及调仓交易不受影响。

  基金投顾试点两年来,54家机构发行了上百款产品。但是,产品多“重投不重顾”,一些乱象也开始出现。

  截至11月底,公募基金全行业规模突破25万亿,创历史新高。银行理财产品6月末的存续规模约25.8万亿,公募基金与大资管行业排名第一的银行理财规模基本持平。然而,在公募基金规模迅猛增长的同时,“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行业痛点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大力发展基金投顾是改善基金投资者投资体验的重要方式。为呵护这一方式,未来将会有更多规范文件出台,基金投顾业务也将得到进一步规范。(张燕北)

  9、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破冰”贝莱德基金正式开业

  外资独资公募“破冰”。6月11日,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发布消息称,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业务许可证,可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FMC)的形式开展业务。首家外商独资公募开业,成为中国金融开放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全球资管行业的一件大事。

  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截至2021年6月底,贝莱德资产管理规模达到9.5万亿美元(约合60万亿人民币)。

  贝莱德积极布局中国市场。2020年4月,国内基金公司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当天,贝莱德就率先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申请,同年8月拿到公募牌照。

  正式开业后一个月,贝莱德基金上报了第一只公募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8月,产品获批并开始发售,首募规模近67亿元。随后,贝莱德又上报了两只公募产品。

  更多外资公募在路上。八九月间,富达和路博迈相继获证监会批复,核准其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目前,范达、联博、施罗德等多家外资机构都递交了公募基金牌照申请。

  不过,外资机构能否很好地实现“本土化”还有待观察。出色的业绩加上渠道力量是外资公募主动投资弯道超车的关键。投顾服务可能是外资机构的一个发力点。(张燕北)

  10、核心人员变动创新高公募多元激励留人才

  基金人才队伍变动继续加剧。

  2021年,有318位(数据截至12月23日)基金经理离任,创下历史新高。同期,353位高管发生变更,仅次于2020年,位居历史第二高位。这也是连续第三年高管变更人数超过300人。当中,有37家基金管理人的董事长变更,涉及77人;46家公司总经理更替,变动人数为95人。

  行业也越来越将基金高管变动视为正常现象。高管变更的主要原因无非股东变更、规模增长不及预期、长期业绩欠佳等等。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创纪录,则主要是个人职业选择的结果,如团队氛围、公司文化、事业发展、薪酬激励等;公募投研人才的市场化机制,为基金经理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基金公司数量还会继续增多,大资管时代对资管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公募行业高管变更和基金经理“跳槽”现象将会更趋常态化。各家基金公司也在通过股权激励、打造更好的公司文化等手段,通过短期和中长期激励的方式,争取留住优秀人才。(李树超)

  编辑:乔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冯体炜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30 唯科科技 301196 --
  • 12-29 招标股份 301136 --
  • 12-29 泰慕士 001234 16.53
  • 12-27 亚虹医药 688176 22.98
  • 12-27 三维天地 301159 30.2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