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德基金个人控股45.9% 8家自然人股东公募正"燎原"

泓德基金个人控股45.9% 8家自然人股东公募正"燎原"
2018年10月12日 09:31 中国基金报

  泓德基金股权变更:泓德基业出资2860万占注册资本20%

  泓德基业2860万元入股泓德基金 持股20%

  泓德基金完成股权变更 还有18家公募等候审批

  个人控股45.9%!泓德基金实现股权变更,8家自然人股东公募从0到500亿正在“燎原”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是资本对公募行业发展重要,还是专业人才更重要?

  对这个问题的拷问,涉及到过去20年中国公募基金业纷繁复杂的股权更迭的历史,也涉及到未来公募基金公司如何做到良好治理、激发行业活力的大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过去的20年里,中国公募基金业经历了股东制衡、不均衡股东、专业人士持股甚至担任大股东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自2015年首家专业自然人大股东成立公募基金公司后,近三年已经陆续有13家公募由专业自然人担任大股东,它们的公募管理规模也从0增长至近500亿,在公募牌照红利逐步消退的历史进程中,良好的公司治理正在成为公募基金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专业自然人股东也正在以新的战略和思考,为中国基金业的制度创新拓展前路。

  首家专业自然人大股东实现控股45.9%

  昨日,泓德基金发布一则简单的股权变更公告,泓德基业增资2860万元新晋泓德基金股东,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受让泓德基金原第二大股东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而泓德基金总经理王德晓——这位首家专业自然人大股东通过此次股权变更,实现对泓德基金45.9%的控股权,对泓德基金的控股权大大提升。

  股权变更后,泓德基金注册资本合计达到1.43亿元,比股权变更前出资增加2300万元。

  从工商登记变更信息看,在今年的9月28日,泓德基金注册资本已经登记了变更,由此前的1.2亿元增至1.43亿元。其中,泓德基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德基业”)增资2860万元,以20%持股比例成为泓德基金的新晋股东,目前位列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在王德晓、阳光资管之后。

  泓德基业入股泓德基金后,搅动了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原股东出资额多数发生变更,但持股比例却悉数下降:

  自然人股东、泓德基金总经理王德晓新增585.54万元,持股比例由原来的26%降至25.91%。泓德基金原第二大股东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持有的25%股权全部转让给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也由此前的25%降至20.98%。

  珠海市基业长青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南京民生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岛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捷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将泓德基金2.72%、2.27%、2.27%、0.75%股权转让给泓德基业,股权变更后上述四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降为11.26%、9.38%、9.38%、3.10%。

  泓德基业、王德晓共同认购了泓德基金新增注册资本。

  表1:泓德基金股权变更前后股权结构变化(数据来源:基金公告整理)

  工商注册信息显示,泓德基业成立于2015年12月9日,经营范围包含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不含金融和经纪业务)、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咨询、投资管理咨询等。

  而泓德基业的发起人之一为现泓德基金总经理王德晓,认缴出资额为4999.5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99%,为泓德基业的实际控制人。这也意味着泓德基业增资参股泓德基金后,王德晓实际控制泓德基金的持股比例合计将达到45.91%,对泓德基金控制权明显提升。

  而从泓德基业备案的公司高管人员可见,泓德基业的高管王克玉、秦毅等人同时也在泓德基金任职投研总监或基金经理,未来不排除泓德基业会变更股权结构,对公司的核心投研人员实施股权激励。

  图2:泓德基业部分高管同时在泓德基金任职图示(来源:天眼查)

  “首吃螃蟹” 王德晓五十岁的“再创业”

  成立于2015年3月3日的泓德基金可谓发展得顺风顺水。

  截至今年中报,泓德基金已经建立了覆盖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基的完整产品线,旗下21只基金合计规模为195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规模113亿元,债券型基金69亿元,在主动管理基金方面发展均衡。

  从2015年同期成立的中科沃土、新疆前海联合、金信基金等公司的发展情况看,泓德基金的规模位居前列,泓德基金高管在早期的采访中也曾说:“公司成立当年就实现盈利”,让同业艳羡。

  泓德基金的掌门人王德晓,在保险行业深耕多年,曾任阳光保险集团副董事长、阳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掌管过近2000亿资产的投资大权;在证券、保险、资管行业深耕22年,却义无反顾从零开始,创办泓德基金,在泓德基金通过监管行业验收的那一天,恰逢他的50岁生日。

  在“知天命”之年,王德晓带领这家由专业人士发起的首家公募,走上了创业和未知的探索之路。

  王德晓在此前接受基金君采访时说,公募基金的公司股权结构经历了三次重要的阶段变迁:

  第一阶段是股东制衡阶段。为防止股东一家独大,影响基金公司的独立运作,最早的“老十家”基金公司股权结构是4个股东各占25%的持股比例,股东之间相互制衡、相互制约,但这样的股权结构也导致股东之间、股东与基金管理层之间沟通成本很高,无法实现最好的管理效果。

  第二阶段是不均衡股东的探索阶段,基金公司的大股东最大持股可为49%。该阶段解决了基金行业的均衡股东时期存在的问题,但运行一段时间,也同样存在着新的问题,因为股东并非公募中最核心的要素,“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就是专业人士担任公募基金股东甚至是大股东的阶段。公募基金作为高度依赖专业人士的行业,人才应占据行业发展的主导地位,专业人士担任公募基金的大股东则是业内的重要创新和发展。

  2013年12月,国务院第一次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均可申请设立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2014年6月,证监会也发布规定,明确鼓励支持民营资本、专业人士各类主体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王德晓成为“首吃螃蟹”的人,他说,“基金公司的发展存在资本、人才、市场环境等影响因素,资本对公募基金的发展并不是第一位的,基金经理等高端专业投资人才才是公募基金最重要的资源,专业的投资人才是公募基金行业的基石,这正是公募基金探索更加完善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方式的重要方向。”

  图3:国务院、证监会批复基金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条件截图

  3年500亿 专业自然人股东展现创新活力

  自从王德晓开启了首家专业自然人大股东成立公募后,不少自然人大股东成立的公募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涌现。

  目前,已有13家公募为自然人担任大股东的基金公司,持股比例最高的自然人为恒越基金李曙军、凯石基金陈继武,两人持股比例都达到65%,蜂巢基金唐煌、鹏扬基金杨爱斌持股比例也分别高达60.4%、52.29%,成为自然人绝对控股的公募公司。

  而在泓德基金成立初期,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元,王德晓作为自然人大股东持股26%。而经历过这次股权变更后,泓德基金注册资本增资到1.43亿元,王德晓实际控股泓德基金45.91%股权,在公募基金中的自然人持股比例也在比较高的位置。

  在自然人担任大股东的基金公司里,具备险资背景的泓德基金发展最为迅猛。

  截至今年中报数据,泓德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195亿元,规模位居自然人大股东的公募基金首位。而以债券投资见长的鹏扬基金、汇安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同样超过百亿元,成为自然人大股东中,公司管理规模迅速崛起的佼佼者。

  图4:泓德基金总经理王德晓参加中国基金报论坛发言

  图5: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立志打造“小华夏”

  图6:汇安基金董事长何斌在开业典礼上

  截至今年中报,8家具有完整数据的、自然人担任大股东的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规模合计达到475.5亿元,专业自然人股东正在展现出行业的发展活力,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发展战略和公司治理模式。

  北京一位公募高管告诉基金君,自然人股东不仅包含这类自然人担任大股东的公司,也有部分以股权激励的形式存在的自然人股东,股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业个人的激励,是一种制度创新。但股权激励也不是公募发展的“万能灵药”,不少具有股权激励的专业个人也会离开公司。另一方面,专业自然人成立的公募,后来发展情况也是参差不齐,这也与每个人自己的资源禀赋有关系。

  “股权激励究竟对自然人,对公募发展有何作用,还需要行业继续探索,个人大股东只是开了一个头,未来也许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带动公募行业的制度继续创新和发展。”

  表2:公募基金自然人大股东持股占比情况(数据来源:wind)

  强化公司治理成行业需求

  事实上,从证监会披露的基金公司变更5%以上股权及实际控制人的审批公示表来看,截至9月末,目前已有九泰、泰达宏利、新华基金等18家公募基金发起了5%以上股权或实际控制人变更申请,九泰基金早在2016年2月初就提交了申请材料。而仅在今年新受理的变更申请就有9家,超过了去年全年8家的申请数量。

  泓德基金是2016年3月31日提交股权变更申请材料,于当年8月30日第一次反馈意见,2017年10月10日第二次反馈意见,并在今年7月26日正式获得股权变更核准。

  从2016年以来,公募基金股权变更越来越频繁,有的是因为子公司新规需要为基金子公司增资,有的是为了实施股权激励,有的是为了拓展业务条线,有的则是实际控制人变更。

  业内人士认为,面临大资管时代、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监管环境的变化,公募基金公司治理受到高度重视,通过股权变更优化公司治理或拓展业务优势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公募基金通过内部创新、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沪上一位中型公募人士表示,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公募基金竞争进入红海。有的公司长期经营不善,发展乏力,通过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或股权激励激发公司的创新和活力,对公募也是好事情,尤其是股东更换后会有新鲜血液注入,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可能,这也是实现市场化的优胜劣汰的过程。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总经理也告诉基金君,“随着未来公募行业的基金公司越来越多,公募领域的牌照红利已经越来越少了,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募,尤其是新成立的公募将通过股权变更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依靠良好的公司治理推动公司业务的拓展,内部活力的激发和产品的创新等等,以此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自然人股东,未来将给公募行业带来怎样的“鲶鱼效应”,基金君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公募 股权 王德晓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7 长城证券 002939 6.31
  • 10-11 昂利康 002940 23.07
  • 10-09 天风证券 601162 1.79
  • 09-27 蠡湖股份 300694 9.89
  • 09-27 迈瑞医疗 300760 48.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