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中欧基金窦玉明:储蓄养老将向投资养老转变 第三支柱养老金政策利国利民

全文|中欧基金窦玉明:储蓄养老将向投资养老转变 第三支柱养老金政策利国利民
2022年06月08日 11:15 新浪财经

  今日,2022新浪财经养老与基金研讨会于线上隆重召开。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新时代即将开启。而养老投资一直是大众关心的话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发展第三支柱已经十分迫切。广大民众尚未形成长期、持续且系统地进行养老储备的意识。养老保障产品供给层面,我们也亟需更加多元化、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养老产品。

  公募基金如何助力个人养老金“落地开花”?新浪财经针对此议题举办了2022养老与基金研讨会(线上)。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表示,在全球的实践来讲,为了让自己退休有更好的生活,都是要大力地发展第三支柱,也就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安排。现在中国老百姓整个的储蓄量接近90万亿人民币,我相信很多的资金都是着眼于未来养老的需求和支出的。第三支柱要解决的问题是个人目前用于储蓄养老这部分钱可以转向一个专门的个人养老的投资账户,把个人过去储蓄养老转变成投资养老。

  这样做的原因在于,虽然储蓄看起来非常安全,但是它的回报率是相对要低一些的。对于养老来讲,由于我们这笔钱是非常长期的一笔钱,可能有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期限,放在储蓄上长期看回报是不足的。如果这部分长达几十年的钱长线长投,它的回报率就会比储蓄高得多,这样就可以使得我们退休的时候,我们自己个人养老账户的钱就可以获得比储蓄更高的回报。

  总的来说,国家出的新的政策时机是非常好的,我认为也是迫在眉睫,是在非常需要的时候推出这个政策,我期待各方力量都在共同推动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对老百姓来讲,从过去的储蓄养老转向投资养老,减轻他的资金投入的负担,同时长期获得更高的回报,对个人来讲是非常好的一个安排。对国家来讲,如果养老投资这个事情发展起来了,会聚少成多,把大众的资金能够聚在一起,投入到资本市场中去,不管是投入到股票市场中,还是债券市场中,这样的长线资金都会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

  以下为演讲全文:

  窦玉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出席新浪主办的养老与基金高峰论坛。

  今年4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这个新的准则,这个新的意见的发出,我们认为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它会大大地推动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个人养老金一般分为三个支柱,第一部分叫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来支持的。第二部分是企业年金,由企业来支持的。第三部分是由个人来支持的,我们简称“三支柱”,来支持个人养老金的发展。

  作为第一支柱来讲,是国家提供的,第一支柱的目标主要是保持广大人民群众退休后的一个基本的生活。为什么现阶段国家提出要大力地支持和发展第三支柱呢?希望除了国家提供的基础养老的支持之外,如果每一个大众自己能早做准备,就可以使我们的退休生活更加精彩,退休之后的收入不光来自于国家的支持、企业的支持,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个人的投资积累这样的一部分支持。

  从中国现状来讲,目前我们的养老金主要是由第一支柱来支持的,第二支柱占比相对比较低。第一支柱由国家支柱这一部分,在全世界整个的运行来看,更多的是保障基本的生活支出。包括在中国,第一支柱的目标也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支出和需求。第二支柱由企业资助这一部分,在中国覆盖面相对是不够的,目前只有不到3000万人参与了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计划,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非常低。第三支柱由个人来支持的养老金,目前中国刚刚开始正式启航。

  作为第一支柱,如果我们过度地依赖第一支柱,不把第三支柱、第二支柱发展起来,长期来讲对个人的养老之后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品质是有压力的,因为第一支柱整体只能是让大家有一个基本的生活的需求,而且随着中国老龄化不断地演进,第一支柱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为从中国现在的情况来讲,中国现在大概2.8个人来支持养一个退休的领养老金的人。中国的第一支柱构成就是靠着现收现付制来支持,所谓现收现付制是现在工作的人每月缴养老金,存到我们国家的统筹账户中去,然后这些统筹账户再去给这些退休的人员去分配,也就是现在工作的人缴的养老金是用于发放已经退休的人,这样一个现收现付的体系。未来这个体系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因为刚才我们谈到是2.8个在工作的人支持一个退休的人,但是我们估计到2050年,大概测算了一下,会达到1.3个人来支持一个退休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去期望第一支柱养老金能够让退休人员有非常好的生活条件是不现实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随着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第一支柱的压力越来越大,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第二支柱也不能期望太高,第二支柱是由企业来支持的。企业支持的话,由于现在中国的企业有五险一金,对企业的支出压力已经非常大了,如果再给企业增加一个负担,要求企业还要去增加一块支出来支持人们的退休计划,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整个的环境是更加不利。

  在全球的实践来讲,为了让自己退休有更好的生活,都是要大力地发展第三支柱,也就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安排。中国人都有一个为自己养老做准备的想法,或者是已经在实施了,只不过我们是用储蓄,我们有一个储蓄账户,现在中国老百姓整个的储蓄量接近90万亿人民币,其中我相信很多的资金都是着眼于未来养老的需求和支出的。第三支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第三支柱解决的是个人目前用于储蓄养老这部分钱可以转向一个专门的个人养老的投资账户,把个人过去储蓄养老转变成投资养老。为什么要做这种安排呢?因为储蓄养老长期看储蓄虽然看起来非常安全,但是它的回报率是相对要低一些的。对于养老来讲,由于我们这笔钱是非常长期的一笔钱,可能有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期限,放在储蓄上长期看回报是不足的。如果这部分长达几十年的钱长钱长投,真的投资出去,它的回报率就会比储蓄高得多,这样就可以使得我们退休的时候,我们自己个人养老账户的钱就可以获得比储蓄更高的回报。我们也测算过目前人们养老的一些目标,我们前期做过一个调查,平均来看,很多老百姓大概的目标是希望有150万左右人民币养老的钱用于养老的支出,这笔钱也不是一个小的数目,我们要每月去存钱,光靠自己不断地积累去储蓄压力就会比较大,如果让这些钱能生钱,有更好的回报,可能你每个月的投入就不需要像储蓄投入那么大,同样退休的时候也可以达到一个目标,比如150万人民币。

  这就是个人养老账户,用投资代替储蓄,全世界看起来都是一个比较好的世界经验。

  国家本次推行的第三支柱,鼓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它有什么样的好处呢?用这种方式,国家为了支持和鼓励广大的人民群众自己为自己的退休有更好的准备,它会有税收的优惠政策。所谓税收的优惠政策,目前来看就是一年一共有1.2万人民币的额度,你可以在自己的储蓄账户中每年投入1.2万人民币,这部分储蓄税收相对来讲要比你把它放在其他账户中税收有很大的优惠,鼓励大家积极地投入到个人养老账户中去。我自己估计,在未来有可能这个额度还会进一步地提升,从1.2万人民币一年再往上提升,我认为也是有空间的。

  上面刚刚谈的是作为个人养老金的准备,第三支柱的整个政策。在这个政策情况下,对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是非常利好的事情,它会我们要迫在眉睫早做准备的事情,鼓励大家去早做准备。这是今天跟大家谈的第一点,我认为个人养老金整个第三支柱的发展迫在眉睫,现在有了政策的东风,会使得这个事情推进的速度大大加快。

  第二,这一次我们整个个人养老金的制度安排得非常符合国际规范,它是用个人账户制的方式去做,前几年我们做了个人养老金的试点,这个政策跟试点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是,第一个区别,用了个人账户制,不是产品制。账户制是说这个账户就是由个人自主支配、自主投资,把这个权利都给予个人了。在这样一个结构下,除了个人账户之外,其它方面,不管是个人账户产品的选择、服务商的选择、购买渠道的选择,整体采取了一个开放式结构,这也是非常好的。用了开放式结构,会使得很多服务的商业机构都会积极地参与这个竞争,为广大的老百姓提供更加便捷、更好的服务,也是更好的回报。

  在具体个人账户的基础上的开放结构,相关的服务机构大概有三类,第一类是渠道服务商;第二类是投资顾问;第三类是产品提供商。渠道服务商指的是什么呢?作为个人投资者自己的账户中有钱了,想为个人的养老去做投资。在什么渠道上去操作我的账户?在这个账户中去进行各类投资产品的买卖,投资者就会选择非常便捷的、成本比较低的服务,这些金融机构,包括一些互联网的平台或者是金融机构更多地借助科技,用互联网的方式,都会参与到竞争中去,力求为我们广大的养老金的投资者提供最便捷、最方便、最全面各方面的服务,争取为这些个人投资者在自己的渠道上去操作个人账户,这是第一类——渠道服务商。

  第二类叫投资顾问。投资顾问做的事情是帮助我们这些个人投资者怎么去管理他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因为个人的投资养老涉及的周期非常长,而且面对的各类金融产品也比较复杂,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讲,不是那么容易去理解。投资顾问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帮助有些投资者做这些个人养老账户的管理,这些管理包括资产配置、选择具体的产品,甚至还包括日常问题的问答、投资过程的陪伴等等这些服务。我个人比较看好在互联网线上去开展投资顾问服务,这是因为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过去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如果想要享受投资顾问的服务,它的门槛相对比较高,可能需要几百万资产甚至更高资产的高净值可才能有投资顾问去为他服务,因为投资顾问的成本比较低。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用线上的方式就有可能让普通大众享受到原来只有高净值客户才能享受的投资顾问服务,让我们的老百姓也能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普惠金融的成果,所以投资顾问也是第二个角色。现在也有各类金融机构有投资顾问牌照,都参与这个竞争,积极地为投资者服务,希望为自己的服务赢得客户。我想只有大家去竞争客户,才能让我们投资者享受到最好的服务,大家货比三家。

  第三类服务商是产品提供商,如果我们去做投资,我们既可以选择养老基金,也可以选择养老的银行提供的养老产品,还可以选择由保险机构提供的养老产品。这些机构都各有所长,让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如果选择基金,有可能在相对回报率高的产品上,基金的能力有可能相对好一些或者是经验多一点。在相对来讲净值波动性小一点,但是它的回报率额低一些的产品类别上,有可能其它的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银行有可能会更好一点,当然这也不见得是定论。随着大家的竞争,不断往前去走,我相信各类金融机构都会各显神通,争取让客户选择自己。

  所以,现在非常好的安排是有账户制,账户由投资者个人来管理、个人来角色,在此基础上又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各类服务商包括渠道服务商,包括投资顾问服务商,包括金融产品的提供商,大家都在这个平台上,都面向万千大众展开竞争,力争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客户选择自己,最后的结果够是我们的投资者得到相对来讲最便捷、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服务。

  这是我们去发展个人养老金账户,国家政策方面提供的一个非常好的安排。

  刚刚谈了几类服务商,我们作为基金公司的一员,稍微展开一点,跟大家谈谈三类服务机构,一类是渠道服务商,一类是投资顾问,一类是产品的提供(商)。作为基金公司,以我们公司为例,我们现在承担两类角色,一是提供金融产品,二是提供投资顾问。在提供金融产品方面,基金公司提供养老投资的产品,品种也是比较多的,我们希望在提供这些产品的时候,目标是要把长期的业绩做好,同时我们这个产品的风格要比较鲜明,产品整个也非常简单,让投资者容易去理解。比如说我认为非常好的一类投资产品叫目标日期基金。所谓目标日期基金,指的是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投资的时候,只要自己算出来自己退休的时间,比如说我的退休时间是2050年,我只要选一只2050目标日期基金这样一个产品,每个月去定投,基本上整个的投资闭环就完成了,因为在我们制造端,在基金公司这方面,我们对这个产品会根据他到退休的时间,自己为你安排整个的投资过程。在你年轻的时候投资一些波动性大一点,但是预期的回报又更高的一些标的。而随着退休时间的临近,越来越投一些波动性小的,可能回报低一点,这样到你退休的时候,需要用钱的时候,这个产品的净值就越来越稳定,避免真正你正好想用钱的时候净值向下波动,避免这些风险。

  所以,这类产品是目标日期基金,做得非常简单,非常容易懂,长期的回报率又是非常理想的。在中国目标日期基金,基金行业已经运行了很多年,中欧基金的很多产品也都是目标日期基金,效果非常不错。同时,目标日期基金在全世界有很多国家都发展得非常不错,证明非常简便、易懂,回报率也不错,特别适合养老的一类产品。

  随着整个业务往前去发展,对基金行业也提出了很多挑战,其中一个挑战就是由于这么多大众的投资者都要去到养老金的投资中去,有可能未来会有非常大规模的资金需要我们去管理。作为基金行业,我们需要做到既要能够承接这些非常大的资金,又能够把长期的业绩做好,这就需要我们要自己练好内功,在规模不断增长的时候,让业绩有一个持续的回报,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要想把这个事情做好,我认为整个的投资要越来越强调团队的力量。

  基金行业发展了20多年,很多公司或者说我们这个行业也出了非常多优秀的投资人才、优秀的个人,我们有时也会说他们像明星一样。但是在未来,随着规模的扩大,我们越来越多地要转向团队的方式,团队做出的业绩更加可预测、更加平稳。这是对基金行业提出的挑战和我们必须要去完成的一个任务。

  刚才提到的基金公司还可以从事的一个业务,叫投资顾问。投资顾问是做什么呢?投资顾问是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意见,帮助金融知识没有相对那么多的投资者完成这么一个比较复杂的投资任务。这些投资顾问在整个的工作过程中既要帮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所谓的资产配置就是帮助投资者决定大的板块的配置,因为你的年龄,根据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据你的投资的目标,帮大家来决定投入多少预期回报高的,但是波动性大一点,投入多少资金在预期回报低一点,但是波动小一点,怎么去配置这些资产。这是第一个要做的事。配置完资产之后还要决定配置的策略下具体的产品选择,在预期回报更高的产品中,我们是买多少基金,买哪一类基金,买哪个基金公司的基金。在预期回报相对低一点,但是波动性小的产品中我们是选哪一个公司的产品,具体是哪一个产品,同时还要不断地在整个的工作往前进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资产配置,调整具体品种的选择。

  除了投资方面的支持之外,作为投资顾问,还要帮助投资者去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还需要有投资者的陪伴,在投资者比较紧张的时候给他一些心理上的支持,在整个金融市场比较波动的时候,让这些投资者能够坚持住,渡过整个市场的低谷,举例来说,在股票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如果你的资产中有很多产品投了大量的和股票相关的资产,可能净值是向下波动的。在这个时候正确的行为应该是增加在股票市场的投资比例,但是如果作为非专业的投资者,有可能在紧张的时候就会把这些预期回报比较高的资产,在比较低的位置把它卖掉。如果有这些投资顾问在旁边去陪伴,就可以避免这些投资者犯这类错误,帮助投资者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所以,投资顾问也非常有价值。如果这个角色做好了,对于我们整个把事情做好非常非常关键,甚至某种程度上是最关键的角色。

  除了这几个方面之外,还有一点也是非常期待媒体包括新浪这样的媒体在内,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投资者的教育中去,因为金融知识还是比较复杂的,大部分投资者接触的非常少。如果借助大众媒体、公众媒体和专业媒体,把更多正确的理念和知识传递给我们的投资者,让投资者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去做养老投资,效果可能就会更好。当然这些年我们也看到包括新浪在内的媒体持续地进行投资者教育,今天的投资者和十年前的投资者比,我自己的感受已经是在金融知识上丰富得多。

  以上几点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第三支柱养老投资的一些看法。总的来说,国家出的新的政策时机是非常好的,我认为也是迫在眉睫,是在非常需要的时候推出这个政策,我期待各方力量,既包括金融机构,也包括媒体朋友,我们共同推动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对老百姓来讲,从过去的储蓄养老转向投资养老,减轻他的资金投入的负担,同时长期获得更高的回报,对个人来讲是非常好的一个安排。对国家来讲,如果养老投资这个事情发展起来了,它会聚少成多,把大众的资金能够聚在一起,投入到资本市场中去,不管是投入到股票市场中去还是投入到债券市场中去,这都是长线资金,这些长线资金会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过去我们在经济往前走的时候,总体来讲长期的资金比较缺乏,大家都是一些短线的资金。如果通过养老资金,把老百姓的钱转成长期资金,对于支持上市公司,不管是股票、债券,都是会非常有帮助,也使得证券市场的波动性降低,对国家来讲也是非常非常有好处的一个事情。同时,对国家还有一个好处,如果个人投资养老这个事情逐渐做起来以后,国家为老百姓提供第一支柱养老金的压力会有所减轻,国家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其它地方去。对于企业来讲,如果个人养老金做得比较发达,做得非常好,也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和压力。

  应该说第三支柱如果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于国于民于企业都是多方共赢,要求我们各类金融企业大家打起精神,一起努力,争取把这件好事做好。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以上的看法,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常靖蕾

相关专题: 2022基金嘉年华专题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3 亚香股份 301220 --
  • 06-13 拓山重工 001226 24.66
  • 06-13 三一重能 688349 --
  • 06-08 瑞泰新材 301238 19.18
  • 06-08 美农生物 301156 23.4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