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变成“固收-”怎么办?四大理财专家揭开投资窍门

“固收+”变成“固收-”怎么办?四大理财专家揭开投资窍门
2021年04月11日 14:17 中国基金报

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原标题:“固收+”变成“固收-”怎么办?四大理财专家揭开投资窍门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固收+”产品是近两年基金市场的“宠儿”,不仅基金公司积极推广,也涌现出不少爆款。然而在今年市场调整之中,不少“固收+”产品变成了“固收-”,净值出现了不同程度回撤。

  WIND数据显示,统计“固收+”集中的偏债混合基金和二级债基来看,截至4月8日,在全部1516只(各类型分开计算)中实现正收益的仅984只,占比64.9%,也就是差不多35%的基金出现亏损,亏损幅度较大的超10%。若从春节之后来看,更是超7成“固收+”春节后至今业绩为负数,大批基金期间亏损超10%。

  一直以来“固收+”产品的形象是稳健投资、回撤较小,为什么今年突然出现这一情况?究竟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固收+”?应该如何看待这类产品风险?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盈米基金研究院院长杨媛春、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严雄、基煜研究相关人士、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董海博。这些人士认为,近期基础市场震荡引发净值波动,若按传统“固收+”的高波动资产仓位中枢以及历史收益回撤情况来看,此类产品的年化收益会分布在5%-8%左右,最大回撤会在2%-3%左右,更适合投资风格相对保守,投资资金的年限大约在1-3年左右的投资者。

  基础市场震荡引发净值波动

  坚持“看长一些”

  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期不少“固收+”产品变成“固收-”,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应该赎回这类产品么?

  杨媛春:“固收+”策略大部分都是在纯固收资产的基础上,增加少量仓位的权益资产,以实现在固收的收益上增强收益。如果要实现“固收+”的“+”,那最核心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权益资产在同期的收益要高于固收资产。

  回顾一下今年的时候,以国内A股最具代表性的沪深300指数为例,截止到4月8日,今年的涨幅为-1.8%,如果从2月18日的高点算起,则回调已经接近14%。于此同时,中债新综合全价指数同期涨幅为0.2%。从收益率的角度,权益资产今年整体大幅跑输债券类资产,“固收+”策略自然就变成“固收-”策略了。

  “固收+”产品,或者“+”完全失效,应该是建立在权益资产整体出现严重泡沫,完全没有性价比的时候。从现在看今年的权益市场,经济进入全面复苏阶段,资金面仍处在偏宽松的阶段,权益市场仍然具备结构性的行情。因此今年不是赎回这类产品的时候,但投资者也需要意识到,在权益市场是结构性行情的背景下,“+”的难度增大了,这一类产品的业绩会出现一定分化。

  严雄:市面上大部分固收+策略,“+”的部分一般是通过风险资产去增强收益的,典型的为股票,比较典型的组合有纯债+股,纯债+可转债等等。无论转债,股票的整体波动较纯债而言都会更大,在权益资产较好的年份,通常能带来较多的增厚效果,能提高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比,但是在权益,风险资产波动较大的时期,就是反效果,近期的波动也是这个原因。

  基煜研究:“固收+”产品顾名思义就是以债券打底,通过增加部分的风险性资产来提升组合的整体收益,对于公募的“固收+”基金而言,可供增加的资产主要就是股票投资和打新策略,私募类的产品可供增加的资产或策略选择会更多一些。

  虽然“固收+”产品在大部分时间能够让投资者在不冒太多风险的情况下提升收益,但是也并不是绝对的,在获取更高收益的同时,投资者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提升,因此在某些市场环境下,“固收+”产品就有可能变成“固收-”。比如近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增加的股票资产短期内出现了快速下跌,而同时打底的债券资产在2月份也面临了一波因流动性收紧而导致的波动,构成组合的两类资产都出现调整,自然“固收+”就变成“固收-”了。

  但我们也并不建议因为短期的波动就赎回,因为“固收+”产品作为比较典型的股债配置类的产品,实际上在大部分市场环境中都能起到增强收益的作用,因此具有长期配置的价值。只有经过长期观察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不符合预期,才有赎回或者调整的必要。

  董海博:近期不少“固收+”产品变成“固收-”,主要是因为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所谓“固收+”产品,往往是由大部分固定收益资产(主要是债券)以及少部分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组成,这少部分股票资产预期收益率较高,承担的风险也更大,一旦股票市场出现像2月前后的大幅调整,也会让“固收+”产品变得不那么稳定。

  适合投资风格相对保守、

  投资1-3年投资者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不少基金公司宣传“固收+”产品,您如何目前是布局这类产品的时机么?更适合哪一类投资者?

  杨媛春:如果市场存在“+”的机会,那这一类产品就具备布局的价值。按传统“固收+”的高波动资产仓位中枢以及历史收益回撤情况来看,大概的年化收益会分布在5%-8%左右,最大回撤会在2%-3%左右,那么投资风格相对保守,投资资金的年限大约在1-3年左右,是可以重点考虑这一类产品的。

  严雄:根据投资者的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去匹配,所有在无风险收益以上的那部分收益,都会面临着更大的波动和回撤,匹配好了以后,可以偏长期持有或者定投。

  基煜研究:“固收+”产品作为资产配置类的策略,在任何时点都是合适的布局时机,尤其是在市场波动较大的环境下可能会更加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同时,这类产品也适合大部分的投资者,不论是个人还是机构投资者,作为组合中长期配置的一类底仓型产品都十分适合。当然,对于希望短期内通过波段操作获取高回报的投资者,“固收+”产品可能就不太合适。

  董海博:“固收+”设计的初衷,是希望能够较大程度上同时满足投资者对于稳健和收益的双重要求,实际上就是通过产品设计帮助投资者进行跨资产类别的配置,帮助原来偏好购买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找到一个承担风险稍微上调、投资收益有所提高的选择。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这类产品为的就是能够省心省力地取得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投资收益,最重要的是坚持长期投资,不要有太高的投资收益预期,时机反而是相对次要的问题。

  具体到当前,A股估值有所回调,不过仍然不算太低,但拉长时间来看,无论是考虑到资金向股市搬家还是国内经济长期向好支持A股企业盈利长期上行,对收益率要求不太高的小白投资者是可以考虑配置此类产品的。

  看基金经理、看产品契约、

  看历史业绩

  中国基金报记者:“固收+”产品在筛选上,您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杨媛春:“固收+”产品的本质是低权益仓位的股债平衡组合,追求的应该是绝对收益。那么普通投资者在产品筛选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基金经理在绝对收益类产品上的投资经验是否丰富;二是这个产品的产品合同本身是否严格约定了不同资产的比例,尤其权益资产的最高比例;以及这个产品的历史业绩来看,是否符合绝对收益的特征:年度收益相对均衡,最大亏损在较小幅度以内。

  如果是相对熟悉公募产品的进阶投资者,还建议可以进一步关注产品历史收益的主要来源以及该基金公司在绝对收益方面的团队实力。

  严雄:普通投资者还是要关注这种固收+策略里面“+”的部分,如果“+”的部分权重较大并且较为激进,可能整个潜在波动率是超出投资者的预期承受范围的。

  基煜研究:我们认为“固收+”产品的筛选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注意长期业绩,作为组合中需要长期配置的底仓型产品,更需要关注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而非短期的爆发;二是注意资产配置能力,关注基金经理是否具有逻辑清晰、长期有效的资产配置框架;三是注意回撤控制能力,良好的回撤控制能力可以提供更为均衡的收益分布,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也能尽量避免“固收+”变成“固收-”。

  注意风格漂移和收益来源稳定性

  中国基金报记者:布局“固收+”产品,应该注意哪些风险点?

  杨媛春:首先,我们要时刻想到,“固收+”和“波动+”是同时存在的。和高收益伴随高波动一样的道理,与纯固收产品比,在收益上是“固收+”,那么在波动和最大回撤上“波动+”、“最大回撤+”也如影随形。在布局这一类产品的时候,最大的风险可能是最关注了收益的“+”,而忽略了波动和亏损概率的“+”,从而使得投资的资金属性和这类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出现了不匹配。

  其次,“固收+”不是“万能+”,在权益市场出现资产泡沫,极大概率会“固收-”的时候,我们不要盲目的去奢望能一直做收益率的加法。

  再次,需要关注产品的风格漂移和策略收益来源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有打新红利的今天,不少权益仓位0%-95%的灵活配置类产品定位为绝对收益的打新策略基金,这两年成为热门的“固收+”一大主要流派。如果一旦出现规模较大幅度的变化或者政策红利的变动,容易导致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快速变化。

  严雄:还应该注意这种“固收+”产品的策略变动情况,观察其有无大幅偏离其策略配置初衷。

  基煜研究:我们认为布局“固收+”产品,有两个风险点是尤为需要注意的。一是建议注意“固收+”产品中债券持仓的信用风险,既然“固收+”产品能够通过股票投资或打新策略增强收益,就没有必要再做过度的信用下沉,承担额外的信用下沉风险。二是建议注意持仓中的可转债比例,适度持有可转债同样能起到增强收益作用,但是如果可转债比例过高,将会大大增加组合的整体风险,使得“固收+”产品实际承担的风险超出投资者的预期。

  董海博:与购买其他基金一样,布局“固收+”产品,也是对基金经理和投资团队的筛选。需要注意的是,“固收+”类产品投资范围涵盖股市与债市,对基金经理的经验要求更高,建议尽可能选择管理基金年限较长,管理期间基金收益合理、回撤较小的。选择“固收+”产品的风险点也在于此,如果选不好,反而不如投资者自己按比例进行资产配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熠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4 罗曼股份 605289 27.27
  • 04-13 东箭科技 300978 --
  • 04-13 华利集团 300979 --
  • 04-12 华恒生物 688639 23.16
  • 04-12 商络电子 300975 5.4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