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 新浪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将于线上重磅开启!】王忠民、赖晓明、朱丽红、李一梅、花长春、郭磊、付鹏、李超等众多嘉宾云集,共议绿色未来!万物皆碳,未来已来。如何把握机遇?https://finance.sina.com.cn/zt_d/tanzhonghe/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转型不易,但秦毅似乎是例外。
北大物理学博士毕业后转做金融,服务机构从险资、专户再到公募,研究领域从电子拓展到全行业的成长型公司。每次他交出的成绩也都不错,在校期间就通过了CFA考试,在牛熊转换的时点开始了投资工作,担任基金经理四年多的时间,已是泓德基金研究部总监,入选投委会。
在产品业绩上,秦毅的成绩不可忽视。秦毅从2017年6月开始担任公募基金经理,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秦毅在管代表产品泓德泓华混合近一年净值增长78.37 %,同类排名前3%( 41/1710),近两年净值增长187.21 %,同类排名前3%( 48/1611)。同时,凭借优秀的中长期业绩表现,秦毅在管产品泓德泓业混合与泓德战略转型股票双双荣获海通证券三年期五星评价。(注:泓德泓华混合最近一年、最近两年产品数据与排名数据来源《海通证券-基金业绩排行榜(2021-07-03)》,成立以来产品收益率来自基金定期报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来自Wind;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1630。评级数据来源《海通证券-基金业绩排行榜(2021-07-03)》,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10630。)
每次角色转换的成功,跟秦毅完善的思考框架相关。在他看来,学习物理学的过程很好的训练了思维,通过第一性的原理研究行业,逐点深挖,再按照不同的逻辑和重要程度由点进而形成“点线面体”的结构,这种思维方式,使得秦毅在研究公司的时候,能够整理出清晰的框架。
这样的思维方式,让他有能力在全市场挖掘成长性的机会。梳理秦毅的持仓,可以发现,新能源、消费、金融、制造业、仓储邮政等多种行业均有涉猎。在刚刚披露的二季度持仓中,秦毅在管的6只基金中,多数基金重仓了宁德时代、隆基股份、恒立液压、立讯精密、汇川技术、中国平安、迈瑞医疗、水井坊等。
秦毅在管的6只基金中,持仓并不集中。除了泓德战略转型股票的前十大持仓占比达53.46%,其余5只基金的前十大持仓占比均在50%左右。这与其均衡偏成长的投资风格有关。秦毅表示,虽然在前十大持仓中看到的医药和食品饮料等行业的股票较少,但实际上每个行业均有多家企业在细分领域具备成长性,他会选择均衡地去配置资金。虽然这些股票在前十大持仓中较难看见,但整体行业的占比不低。
未来,他将会如何发掘全行业的成长性机会?以下是雪球和秦毅的对话:
一,谈投资理念
问题:最近几个季度的调仓不大,您的持仓原则是?
秦毅:在具体做投资的过程中,我基本上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一定要找出最优秀的那批公司,通过特别深入的研究去把全A股乃至是全中国,甚至是全球最优秀的一批公司找出来。
第二个原则就是找出来最优秀的公司之后,如果它们目前的估值我可以接受,我就去投资他们,并且通过比较长时间的持股去赚取公司业绩增长的回报。因为在持有过程中估值是一直波动的,时间一拉长,估值的波动基本上都被平均掉了,我们最后能够赚取到的就是业绩增长的这一部分的收益。
有这两个原则存在,你也可以看到不管是去年四季报,还是一季报、二季报,我重仓持股的变化并不是太多,因为这些公司都是我长期比较看好的公司。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并不意味着我完全不去做调整,比如在春节之后,整个市场在经历了大幅下跌的过程当中,如果我看好某一个行业,我肯定把持仓更加向我看好的龙头标的去集中,所以那个阶段我可能就减了一些没有那么看好的一些标的。正常的市场环境里,优秀的公司是很难得会回撤那么多,所以也是非理性的市场下给我们带来的投资的机会。
二季度还做了一个操作,在6月底7月初的时候,新能源其实涨了非常多,所以我把新能源车、光伏,投资比例适度进行了降低,加在了一些股价处在底部,甚至还在不断下跌的偏传统行业的优秀公司上面。
问题:您认为高新技术是否存在高壁垒?
秦毅:我觉得任何的投资框架和结论,都是需要动态调整的。
比如说白酒行业的品牌是最高的壁垒,但是其实白酒行业在过去20年间,关于谁是老大,也是变动过2-3次,所以即便壁垒再高,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整个管理层对于企业的管理变化发生改变。
同样成长型行业的壁垒也是在变化的,只不过它们的变化可能会比消费品的变化更加的迅速。所以投资过程中,对于壁垒的判断,对于技术趋势的判断,我们一定要做到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未来一年的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大概率判断出未来三年的趋势,模糊判断出未来5年的趋势。
当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依然觉得我们所研究的公司有很高的壁垒的话,那就是一个可以去投资的标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我们研究就结束了,而是一定要通过不断的跟踪,不断的更新相关的信息,来去验证我们之前的判断到底对不对。
如果说到了某个时间点,我们发现一个新的技术已经起来,并商业化应用,而且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大趋势时,我们一定要对结论做出修正。
问题:投资企业中您一直很重视强管理,为什么?
秦毅:我去看公司管理层的时候,我比较关注的两方面,第一方面是管理层的性格和人品。因为来自不同行业的公司,需要管理层具备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有些行业需要管理层具备狼性,有些行业需要管理层具备非常的耐心和长期理念,所以性格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管理层的人品虽然听上去比较虚,但确实基金经理作为中小股东,其实对于公司的经营控制能力是非常弱的,整个公司的经营控制能力最强的还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这家公司的老板,所以他的人品直接决定了我们作为中小股东,到底能从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有多大程度的受益。
如果我们在跟踪研究的过程中,管理层曾经在历史上表现出来重大的人品方面的瑕疵,我们会非常慎重的去回避,这是第一个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第二个重点关注的方向就是这家管理层的能力,包括战略规划能力,战略落地执行能力,人才的吸引和培养的能力,激励能力,研发的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甚至于管理层自己的一个学习能力等等,共同构成了这家公司管理层的企业文化。我们再去研究这家公司管理层的时候,往往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会在企业文化方面,这是管理层能力和内心真实想法的反应和落地。
问题:“茅指数”的概念未来会逐渐失效吗?
秦毅:分析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两方面。第一方面,什么叫“茅指数”?所谓的“茅指数”就是应该站在某一个时间点,去把市场上已经公认的中国的最优秀的一批企业选出来,构筑成一个指数,从而形成了“茅指数”,这是第一个层面的含义。
第二个层面,其实这一批企业的长期表现非常好,但是短期因为各种各样的市场因素的影响,会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去复盘“茅指数”过去20年的表现,它并不是说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很好的表现。但一旦时间拉长,至少拉到三年的维度,它的表现一定是非常出色的,所以我觉得去投资“茅指数”的理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意味着未来的投资都会同质化,大家都去投“茅指数”。大家要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茅指数”是一个后视镜效应,它有很严重的幸存者偏差。大家站在当前的时间点,看到的是过去已经被证明了很成功的企业未来能不能继续成功,其实是需要不断进行跟踪和研究的。以及我们能不能找出来现在还没有被大家意识到,但是未来两三年会成长为新的“茅”的企业。
所以投资过程中,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去鉴别“真茅”和“假茅”,不断从已有的组合当中新加还没有被市场认识到的一些“真茅”,同时把一些失去了成长性,变成“假茅”的曾经的“真茅”给剔除掉。
问题:怎么看金融板块未来投资价值?
秦毅:银行这个行业我觉得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成长性。但是在银行里面,我还是能够找到一些非常优秀的公司,同时它们和其他行业做对比,估值很低。在我们的投资概念里,不管它的市值多大,不管出于什么行业,只要是最优秀的公司,只要估值是我们可以接受,并且我们能够算出来未来会有不错的投资收益、投资回报,都是我们投资的选择。
二,谈新能源
问题:新能源车的行情走到现在,你后续会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
秦毅:新能源车我依然觉得还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行业,在我的持仓里一直有2-3只的行业标的。
但是行情走到现在,我觉得在整个新能源车行业,我可能就只能找到1-2只的标的是值得投资的,剩下的标的目前的估值都是我无法忍受的。再优秀的公司如果估值超出了我的接受范围之外,我也是不太会去做投资的。
大家在我的前10大持仓里可能看不到,或者只能看到很少的医药和食品饮料的标的,原因就是在这些行业里边有好几个公司,他们在各自的子领域里边都是做到了非常优秀。一个行业我可能有4-5只标的可供选择,当我在整个行业里,没有配置特别多的时候,每一个标的我可能都会均衡去配一下,它们可能进不到我的前十大,但这个行业的总体占比在我的持仓占比里也已经不低了。
问题:新能源车现在还适合投资吗?
秦毅:我觉得新能源车行业是一个未来10年非常难得的全球性成长性的行业,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但是不同的阶段投资的机会其实可能是不太一样的,起码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3-5年里,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偏硬件的配套,可能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但行情走到现在这个位置,我觉得里边绝大部分的公司已经没有太大的投资价值。
往后看,要综合研究整个的股价走势,业绩的增长能不能超出预期,才能看得出这些领域是不是好的投资机会。
同时,我们需要看得的是新能源车的发展的推动力并不是电动化,而是智能化。随着整个智能手机的成熟,智能手机带动的智能产业链相关的软硬件的成熟,这些东西都在改变汽车这个行业。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是未来的最大的方向,只不过智能化的过程当中,电动是最好的智能化的载体,所以才有了电动化。
如果我们能够看清这样的一个趋势,我们也能够下一个结论,就是未来10年之内,更多的是偏智能化方向的投资浪潮。随着整个电动车的普及,随着整个汽车的智能化的提升,和智能化相关的很多偏软件方面的投资的机会会浮现出来。
问题:新能源车行业未来的成长趋势?我国相关产业链在全球竞争下优势在哪里?
秦毅:首先关于电池的产业链,我觉得有一个最大的优势,人才优势。为什么苹果和特斯拉诞生在美国?因为苹果和特斯拉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他们的硬件,就是芯片的能力,以及软件层面,也就是系统算法的能力是最强的。因为这些能力全部都是起源于美国的硅谷,美国在最近几十年里,通过比较特殊的人才引进计划,通过整个国家创业的氛围,其实源源不断吸纳了全球的人才汇集到硅谷。
但是为什么特斯拉、苹果,没有在电池领域做到最好,因为该领域的人才全部都集中在东亚,中国、日本和韩国。在消费电池时代,我们中国的企业已经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可以打造出来全球最领先的消费电池电芯和相关的产业链。
所以这样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动力电池领域。我们拥有全球最顶尖的人才,同时我们还有非常强的工程师红利,同样都是投10个亿的研发费用,我们的效率是远远高于日韩这些企业。所以在整个动力电池领域,我觉得人才、研发能力方面是我们中国最大的优势,这个优势在过去的四五年时间里表现得是非常明显的。到了2021年,我们中国的动力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龙头,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出货量上,包括研发的能力、生产的成本、产能规模,对于产业链的把控,都已经成为了全球当之无愧的龙头。
在整车领域,我觉得很大概率上未来在整车行业会复制在智能机行业的路线。因为现在放眼全球来看,可能在新能源车领域最好的是特斯拉,但是在除了中国之外,我们再也找不到第二家企业是新势力,并且实现量产车型的推出。
未来四五年时间内,我们会看到全球陆续有一大批的车企会推出非常有竞争力的车型,里面包括特斯拉和苹果,但更多的企业都将会出现在中国。
问题:传统车企的命运将会如何?
秦毅:5年以后我们再去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传统车企,如果它们现在不放下身段,不认清现实,很多传统车企,包括欧美的很多传统车企,可能在5年后面临非常大的困境。
所以这是整车领域的很大的投资机遇。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什么?整车作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它的产品周期是非常明显的,拿智能机举例,在2010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这几个不同的年份,分别让大家列出来最看好的智能机品牌,我相信结果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未来的整车的竞争会变得非常激烈,尤其是随着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入场以后,它能够给传统车企去做很强的赋能,很难讲清楚未来到底哪一家整车企业一定会胜出。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变数是非常多,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所以在做投资的过程中,你也可以看到我的持仓里边其实是没有太去关注该环节的投资机会。
问题:造车的壁垒到底高不高?
秦毅:我们可以看一下前提,如果说壁垒很高,那么壁垒高在什么地方?对于传统的汽车来说,它的壁垒主要有两大块,第一大块是核心的零部件,比如说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最传统的三大件牢牢掌握在以西方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手里的。
而到了新能源车时代,这三大件里面,底盘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发动机、变速箱全都没有了,新出来的就是电机、电控和电池,所有的电机、电控和电池在市面上都可以买到现成的,不再是整车厂的专利。所以这是传统车企竞争优势瓦解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个壁垒是车的品牌。尽管这些年国产品牌的燃油车进步非常快,但是大家在买车的时候,品牌的作用在大家的心里会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主要是现在汽车的功能差别还不够大。
在新能源车时代的壁垒是什么?未来整车厂替代传统的三大件成为最新的三大件的,应该分别是芯片、系统和算法,这是新能源车最核心的壁垒。但我们目前看到的传统燃油车型里,对于新的壁垒,起码到目前为止基本上都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借助于像华为这类的第三方企业去做。
三,谈个人转型
问题:是什么让你决定从物理学系的高材生转型做基金经理?
秦毅:在我读物理学博士期间,对于整个科研的过程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不完全在这里。再加上当时也选修了经济学的课程,我对经济学挺感兴趣的,所以在读博期间最后的两三年里就做了转型的准备工作,包括参加CFA的考试等,再通过找一些实习,找工作的时候就完成了这样的一个转型。最开始也是从行业研究员开始做起,过程中逐步拓宽自己研究覆盖的范围,然后逐步开始接触到投资,开始做基金经理。
学习物理学这段经历对我最大的好处,是给我的思维有了非常好的训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当我们去研究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会通过第一性的原理去不断深挖每一个点背后的原因,使得我们不管是做科研,还是在做行业研究,在每一个点上都能够扎得非常深,研究得非常透。第二点是在研究了很多点之后,按照不同的逻辑和重要程度把这些点串成逻辑线,从而形成了“点线面体”的很清晰的结构,我再去研究公司的时候,能够整理出来非常清晰的投资的逻辑和框架。
问题:是否会影响你投资的偏好?
秦毅:确实会有一些偏向性,最开始的时候,因为物理的背景,我研究的是电子行业,后来拓展到TMT包括互联网行业,所以在我的研究和投资里,对于成长类型的板块,我投的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同时,有些行业我即便是花很多时间,也很难研究清楚的,我就不会去投资,最典型的例子是军工行业,只要去深度研究,可能都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幕信息,所以这个行业很难去做深度的研究。
问题:你的投资风格是什么样?
秦毅:我觉得是均衡偏成长的投资风格。通过偏均衡、适度分散的投资,帮助我去减少组合净值的波动,从而使得我的整个组合净值表现平稳一些。当发生回撤的时候,也尽量小一些,给我的投资者带来一个比较好的持有基金的体验。
在我们国家做投资的一个好处就是,放眼全球真的是很难找到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么多新兴的产业和优秀的公司。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经济体当中,我们再去做投资的时候,如果不去研究,不去投资这些新兴产业和这些优秀的公司,我觉得是非常浪费的事情。所以在我的组合中是在均衡的基础之上,更偏向于成长。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或实际的投资结果。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其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风险管理责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润时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