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0日电(王菁)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在近几年已取得长足进步,从市场准入角度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向境外机构投资者全面开放,外资流入规模增长十分显著。截至9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40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7%。
那么,随着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不断放开,外资金融机构在境内业务资格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性成果?海外市场深受地缘政治和货币政策结构性变化的影响,全球跨国集团聚焦在如何利用好熊猫债市场,他们在政策方面有哪些期待?在海外机构看来,境内信用债市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完善,以及中国如何逐步建立起受国际认可的高收益债市场?
新华财经就上述问题专访了德意志银行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主管、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副行长方中睿(Samuel Fischer)。
金融服务业准入不断放开 外资行参与境内债市业务取得突破性成果
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发布了联合公告 ,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确认了以法人机构为对象的市场准入机制,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一次性登记进入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探索建立兼容多级托管的包容性制度安排,境外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债券登记结算和托管机构。
方中睿认为,这些措施不仅实现了可投资种类的放开,使外国投资者能够投资于境内债券市场所有产品类型,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境外资本参与者类型的多元化,吸引更多全球信用债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市。
同时,受益于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好与支持,以及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的不断放开,外资金融机构在境内的业务资格方面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果。
据方中睿介绍,以德意志银行为例,该行从2018年起先后获得了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券承销资格、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A类主承销资质,也成功参与了金融债和地方政府债的主承和分销工作;同时,该行还是少数获准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外资行、首家获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资格的欧资行,也是近日国内首批被纳入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范围的两家外资行之一。
方中睿称:“过去几年我们一直与重点客户、投资者、海外团队和监管方就中国市场对外开放和国内债券市场的机遇保持紧密沟通。目前,从各个维度来看,境外对中国境内业务关注度非常高。”
对于目前的债市开放局面,方中睿指出:“从境外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除市场准入一体化和法人化、托管方式的便利化等,延续免税政策优惠也将是一个关注点。中国监管方已经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海外大部分债券市场无法提供豁免预提所得税,如中国能继续保留该措施,将有助于继续提升中国债市吸引力。”
在打通境内外联系的路径方面,方中睿表示,债券北向通和南向通是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重要竞争优势,同时熊猫债发行的境外利率、汇率风险管理也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特别是香港市场提供了新的客户需求。
提升境内信用债国际吸引力 中国版高收益债市场将如何打造?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迭代,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境内信用债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信用债发展有其自身特点。
方中睿分析认为:“首先,境内信用债投资人类别是以大型金融机构参与为主,例如通过中外一级发行获配机构数量的对比可以发现,中资境外债新发时的获配投资人数量通常在数十家至百家以上,而境内市场一般常见于个位数或二十家以内的获配机构数量。这与境内投资机构以大型银行、资管类机构为主有关。”
“其次,境内投资人的风险偏好较低,更倾向于配置高评级国企主体信用债,而相对信用资质一般的企业则面临着债券市场融资不通畅的问题。与投资人风险偏好趋同关联的是发行人类型的趋同,国企优质发行人可享受到金融市场充足流动性的支持,而资质一般的企业或难以通畅地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这点与国际市场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方中睿补充称。
据悉,德意志银行是参与国内信用债一级市场跨境分销的第一批境外机构,早在2017年该行就参与了中国某能源企业在债券通试运行首日发行的首批信用债的跨境分销工作,同时协调德意志银行香港分行成为该交易的债券通投资人。该笔交易对进一步发展德银中国自有分销渠道起到了关键作用。
“持续支持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一级市场定价和配置流程的相关工作进行不断完善和多元化。从德意志银行的角度,我们所关注的重点是促进一级市场定价透明、公平和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支持、配合境内外投资者进行直接融资。”方中睿称。
对于信用债市场的改善,方中睿建议:“更加丰富的投资人策略类型将有助于搭建更多元化的债务资本市场平台,并吸引更多境内和境外企业发行人的加入,也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参与。我们相信丰富的发行人信用类型、策略多元的投资者群体和更加活跃的二级市场将是中国境内信用债市场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进一步来看,面对不同资质的信用主体,不得不提到近年来呼声颇高的高收益债领域的发展。方中睿表示:“海外投资者对境内信用债有着浓厚兴趣,也相信中国逐步建立起受国际认可的高收益债市场。”
方中睿认为:“高收益债市场的发展关键在于建立市场化定价机制,以及完善的风险对冲和处置方式。中国已经建立了非常丰富和有效的股权风险资本市场,持续培养杠杆融资和高收益债券的风险转让机制,需要时间和耐心,一旦市场条件成熟,将吸引更多境外资本的参与。”
境外机构人民币融资需求提升 熊猫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海外市场深受地缘政治和货币政策结构性变化的影响,无论是中国还是境外客户,都需要应对这些挑战。在欧美市场面临50年以来最大通胀拐点和加息周期的背景下,各大企业和机构对中国境内资本市场和全球人民币业务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据方中睿介绍:“全球跨国集团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利用好熊猫债市场,在支持其中国业务持续发展的同时,兼顾全球融资安排和风险管理。对于这类跨国企业而言,他们期待熊猫债市场能够通过多年的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主流的融资渠道之一,使得中国投资者和资本市场能够认可其信用资质,并支持外资在华业务的持续发展。”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经协会注册熊猫债发行金额为7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其中,国际开发机构发行熊猫债1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8%。
截至9月末,经协会注册熊猫债余额为167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8.6亿元。熊猫债发行以中长期限品种为主,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境内,在有效满足境外机构人民币融资需求的同时,有力支持了我国实体经济发展。
政策方面,2022年7月,交易商协会推出一揽子熊猫债机制优化举措。这些举措让境外基础层企业享受更多注册便利、适用更加国际化的信息披露要求,在探索推出熊猫债的“常发行计划”机制的同时,为外国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提供发行便利。
德意志银行研究部认为,未来几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将超过日元和英镑。在不引发经常账户赤字的情况下,有望实现增加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定价货币,增加人民币离岸交易以及提高全球外汇储备在货币中所占的份额这三大目标。
对于未来熊猫债发行市场的政策建议,方中睿提到:“除了稳定、明确、便利化的业务指引,熊猫债发行也需要借鉴更多成功案例,鼓励各类信用资质良好的国际发行人进入境内市场,并提升资金用途效率以及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比如,是否可以考虑对熊猫债资金境内使用提供部分税收优惠,能否对熊猫债留存境内募集资金提供增值税豁免等措施。”
正如丘吉尔名言所说: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的危机。过去几个月国际市场的剧烈动荡,加上人民币境内市场的稳定环境,已经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窗口机遇。
方中睿表示:“我们希望引入更多具有良好信用资质的发行人进入中国境内市场,也希望一级发行市场能够逐步向境外机构投资者开放,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资产负债端形成良好的循环。”
编辑:李奇涵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