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熊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六大信号

《中国金融》|熊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六大信号
2022年12月29日 18:11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导读: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发展还是硬道理,当务之急是尽全力尽快地把我国经济运行恢复到常态

作者|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首席宏观分析师」

文章|本文将刊于《中国金融》2023年第1期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总体看,面对严峻的内外部压力,2023年我国经济工作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体看,2023年政策层面将全力稳信心、稳增长、扩内需、中央加杠杆、抓落实。其中,稳信心包括平台经济、民营企业、外资等领域会出台实打实的鼓励政策,扩大内需包括促消费、稳地产、扩基建、强产业、发展制造业等,中央加杠杆将体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第一,这是一次“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会议,三重压力仍较大。

回顾2022年,1~2月国内经济表现相对较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达4.8%;3~5月随着上海等地疫情蔓延,第二季度GDP增速大幅降至0.4%;5月底,疫情逐步受到控制,稳经济大盘的一揽子政策出台,6月经济明显回升;时至下半年,国内疫情再度反弹且波及范围更大,加之房地产市场出现流动性问题,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凸显。

归因看,疫情影响之外,经济走弱本质还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同时也强调“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第二,这是一次“稳信心、稳预期”的会议,信心比黄金重要。

和以往有所不同,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凸显了“稳信心、稳预期”的重要性、迫切性。一是在总方针上要求“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二是在总部署上强调“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三是在细化举措上对平台经济、民营企业、外资等领域提出很正面、很积极的政策要求。

比如,对于平台经济,明确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对于民营企业,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提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平等对待国企民企的要求落实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对于外资,强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第三,这是一次“凝心聚力稳增长”的会议,稳增长仍是硬要求。

发展是第一要务,2023年政策层面将全力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笔者预计,2023年GDP增速目标可能定为5%左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努力实现2023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指向后续应仍会制定具体的GDP增速目标。一方面,从民生就业、中长期目标、潜在增速、历史规律等看,设定5%左右甚至更高的GDP增速目标仍有必要。其中,《“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要求“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按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200万左右就业人口的经验规律倒推,“十四五”期间GDP每年可能需增长5.5%左右。另一方面,从低基数、防控政策优化、稳地产政策持续加码等因素看,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也很有可能实现。

第四,会议对于防疫和房地产两大关键领域均有新要求、新部署。

对于防疫,要求“顺利渡过流行期;着力保健康、防重症”。2022年11月以来,我国已出台优化疫情防控的“20条”和“新10条”,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并强调“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对于房地产,“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调,后续将继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房地产后续发展的四大目标:一是保交楼,强调“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二是扩需求,强调“支持住房改善等消费,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后续有望进一步放松需求端的政策;三是防风险,强调“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2022年11月以来促进房企融资的政策业已相继落地,包括民营房企债券融资“第二支箭”、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建议、恢复房企股权融资的“第三支箭”等;四是促转型,强调“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第五,加强政策协调、形成合力,坚持系统观念、做到六大“更好统筹”。

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会议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其中,产业政策主要聚焦产业链自主可控、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社会政策的一大重点是稳就业,强调“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并提出了六大“更好统筹”: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第六,扩大内需、中央加杠杆、抓落实是2023年稳增长三大主抓手。

抓手之一:着力扩大内需,核心是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会议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具体手段上,一是促消费,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二是扩投资,强调“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指向2023年政府投资还是重中之重,要重点关注都市圈、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对轨道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三是稳外贸,强调“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从近几个月外贸数据来看,过去两年多持续大幅增长的出口态势将难以持续,2023年我国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本质而言,2023年内需恢复主要取决于消费产业链和房地产产业链: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消费场景和工作场景有望不断恢复,将有助于消费端的底部回升,但受制于疫情可能的演化趋势和居民储蓄释放效应有限,本轮消费修复路径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随着稳地产政策持续加码,2023年我国房地产行业也有望底部回升。综合来看,增长动能方面,在“疫情影响减退、稳地产政策加码、海外经济趋于衰退”的影响下,预计消费产业链、房地产产业链趋于复苏,基建、制造业领域仍有韧性,出口趋于回落。均衡水平方面,中短期因素综合作用之下,消费产业链、房地产产业链将有所回升,但均衡水平可能仍低于疫情前;基建、制造业领域将有所回落,但均衡水平可能仍高于疫情前。

抓手之二:中央加杠杆,宏观政策都会偏积极。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居民四大部门,可能只有中央政府还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要求“货币政策要有力、财政政策要加力”。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领域支持力度”,指向2023年可能会降准降息,也会更加注重运用结构性工具;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指向2023年赤字率目标可能会从2022年的2.8%左右提高至3%左右甚至更高,专项债规模也可能维持在3.65万亿元左右的高位。此外,“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指向政策性金融等“准财政”工具也会更好发力。

抓手之三:狠抓落实,确保各类政策能快速落地、有效落地。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2年我国其实已出台多项政策,历次高级别会议也持续强调抓落实、调动积极性,包括“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推动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等;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进一步要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并强调“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2023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总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发展还是硬道理,当务之急是尽全力尽快地把我国经济运行恢复到常态,各方也要迎难而上、敢作敢为、善作善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责任编辑 贾瑛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疫情 中国金融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6 信达证券 601059 8.25
  • 01-10 福斯达 603173 --
  • 01-09 九州一轨 688485 --
  • 12-27 迅安科技 834950 13
  • 12-26 百利天恒 688506 24.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