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中美利差快速压缩 货币政策须保持定力

证券时报:中美利差快速压缩 货币政策须保持定力
2022年03月28日 06:55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自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一作出准备加息50个基点的强势表态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扬,目前已达2.48%,创近3年来新高。美债收益率的一路上扬,不断“蚕食”中美利差。当前,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基准的中美长端债券利差已走出“舒适区间”,缩窄至31个基点左右。

  近期中美利差收缩过程有些急促,短短一个月时间,压缩幅度近50个基点,这主要是市场调高了今年美联储加息幅度预期。越来越多的华尔街银行预计美联储加息幅度将超过此前预期,在通胀持续上升之际,不少分析认为5月美联储加息幅度将高达50个基点。

  从以往情况看,中美利差收窄到40个基点以下会出现“不舒适”情况,往往会使人民币汇率和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承压,并加剧国内债市股市的波动。近期中美利差快速走出“舒适区间”收窄至40个基点以下,这一新水平会持续多久主要取决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快速冲高后能否有所回落,但既然当前已压缩至40个基点以下,短期还是应警惕可能引发的“热钱”流出等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截至3月25日,本月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出规模已超600亿元。此外,本月降准降息预期的落空,或亦与美联储加息落地以及中美利差快速收窄有关。

  不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货币政策还是应坚持“以我为主”。一方面,当前国内经济面临三重压力,货币政策要结合外部形势找准时机,及时出台有利于促进信贷扩张的有关政策,着力为经济稳增长营造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上市股票和债券的占比依然相对较低,截至2021年末,境外投资者持仓规模在境内股市和债市中的占比分别为5.2%和3.1%,即便短期“热钱”流出会加剧市场波动,但外资对境内股债市场的影响也相对有限,加之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增强,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可以更好适应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变化。

  向前看,发展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关键。金融委“3·16”会议如及时雨释放了一系列积极信号,缓解了市场的短期焦虑,下一步相关部门应抓紧出台有利于稳预期、稳市场的积极政策,同时,强化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积极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30 唯捷创芯 688153 --
  • 03-30 瑞德智能 301135 --
  • 03-29 七丰精工 873169 6
  • 03-28 冠龙节能 301151 30.82
  • 03-28 普源精电 688337 60.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