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海新财经
摘要:上海银行踩雷宝能、恒大等问题待解,也让外界对这家万亿级城商行的发展充满担忧。
楚小强丨文
作为昔日城商行“前三甲”常客,上海银行陷入多事之秋。
12月9日,上海银行发布一纸人事变动公告,朱健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行长、执行董事及多项委员会委员职务,不再担任上海银行任何职务。作为朱健的接棒者,施红敏由副行长升任为副董事长、行长。上海银行开启以金煜董事长、施红敏行长为核心领导成员的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这起重大人事变动公布之前,上海银行于11月份才刚刚收到两张大额罚单,罚款金额高达上千万元,公司多项内控违规问题也随之浮现。除此之外,该行踩雷宝能、恒大等问题待解,也让外界对这家万亿级城商行的发展充满担忧。
身为城商行头部梯队成员,上海银行曾凭借上海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强大的经济条件,长期稳居城商行前三甲位置。然而,随着近两年息差不断收窄、占据零售贷款大头的个人消费贷规模萎缩,上海银行已然从“前三甲”阵容掉队,公司业绩也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01
原行长回归老东家
副行长施红敏接棒
在上海银行公布朱健辞呈消息之前,国泰君安于12月7日率先披露,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有关议案,其中一条便是同意朱健正式任职公司董事后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从朱健的履历得知,他是一位“70后”,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拥有法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朱健早期的工作经历主要集中在监管系统。1997年12月至2000年11月,朱健历任上海市证券期货监督管理办公室公司部干部、公司部副主任科员,中国证监会上海证管办上市公司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2000年11月开始,朱健一直在证监会体系内工作,拥有超过16年之久的监管机构从业背景。历任证监会上海证管办信息调研处主任副处长、证监会上海监管局信息调研处处长、上海监管局办公室主任、上海监管局局长助理、上海监管局副局长。
2016年,朱健离开证监会体系加入国泰君安担任副总裁。也就是说,这次从上海银行调任至国泰君安拟任董事长,朱健是重回“老东家”。再次归来,朱健已成为国泰君安的“掌舵人”。
朱健进入上海银行的时间并不长,从2020年10月算来,其担任上海银行行长职务不过3年时间。相比朱健丰富的监管从业经历,施红敏过往则主要深耕于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
履历显示,施红敏是“60后”,毕业于清华大学技术经济专业,拥有工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头衔。此前其长期任职于建设银行体系,曾任建设银行计划财务部财务处副处长、综合处副处长,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务组副处长,建设银行计划财务部政策制度处高级经理,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第一支行副行长,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会计结算部高级经理,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
此外,施红敏还曾担任上银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董事长、中国银联董事等职务。
此次施红敏升任上海银行行长,对上海银行经营层面有何具体规划及影响?山海新财经通过官网联系电话致电上海银行了解情况,电话转接施红敏行长后无人接听。
02
年内罚超1.1亿元
内控问题凸显
作为一家头部梯队的城商行,上海银行近年来暴露出的内控问题也频频引发外界关注。
就在此次行长变更前夕,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于11月17日披露两则罚单,上海银行因32项违法违规行为,合计被罚1380万元。
细看两张罚单,其中一张的违规行为主要是与EAST系统及数据报送质量问题有关,比如涉及不良贷款余额数据报送存在偏差、漏报贸易融资业务余额EAST数据、漏报核销贷款本金EAST数据、漏报质或抵押物价值EAST数据以及EAST系统多项业务表错报或关联错误等诸多问题。
另一张罚单则主要是针对上海银行理财及贷款业务层面的违规行为,比如涉及该行开展理财业务违反公平交易原则、未按规定披露理财产品的杠杆水平、理财业务数据登记错误、违规发行大额存单、委托贷款违规用于购买理财、违规向委托贷款借款人收取手续费、委托贷款资金来源审核严重不审慎等等问题。
针对上述罚单中列举的诸多违规问题,上海银行曾表示,问题发生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该行对此高度重视,及时推进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开展责任追究。
无独有偶。时间往前推移,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于今年4月对上海银行作出处罚,该行在结售汇、外币理财、内保外贷、外汇市场交易等领域存在八项违法违规行为,具体包括违规办理备用金结汇、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上海银行被警告并合计罚没9854.4万元。同时,3名相关责任人也分别遭到警告及罚款。
上海银行当时回应,涉罚业务发生在2019~2021年期间,部分业务按办理的时间进行了追溯。并且对该行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之后上海银行将加强内控合规管理,依法稳健经营,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单从数额上来看,上述3张大额罚单,上海银行在年内已被罚没超1.1亿元。
目前,上海银行由金煜董事长掌舵,罚单涉及的内控问题也主要发生在其掌舵期间。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金煜董事长早在2015年起便担任上海银行董事长职位,至今超过8年。此次升任行长的施红敏,其在上海银行首席财务官、副行长职位上也工作长达10年之久。
根据原银保监会于2019年12月发布的《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于在业务运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各级管理层成员、内设部门负责人和重点业务岗位员工,应明确轮岗期限、轮岗方式等要求,严格实行轮岗。其中,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
上海银行管理层的任职期限,显然已经超过了原则上7年的界限。对此,山海新财经致电上海银行核实情况,但电话未能接通。
除了罚单上暴露的问题,上海银行的内控问题还体现在房地产领域,比如该行踩雷宝能系,今年10月上海银行起诉宝能系相关方追讨25.8亿元借款,但目前宝能系身陷流动性危机,这笔欠款能否收回、何时收回,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此外,上海银行还卷入恒大的授信名单之中,至今问题待解。
近年来,上海银行的投诉量也居高不下。据上海银保监局披露的数据,上海银行在2021年和2022年投诉量分别为829件、885件,均位列上海中资法人银行首位。
03
经营业绩承压
零售转型失利
屋漏偏逢连夜雨。内控问题频发的同时,低迷的业绩也令上海银行颇为“忧心”。
凭借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优越的经济条件,上海银行此前曾长期稳居城商行“前三甲”位置,仅次于地处首都的北京银行。但近几年来,上海银行的经营业绩明显出现疲软态势。
早在2018年,上海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大增32.49%,增速一度创下近10年最高,彼时净利润增长率也高达17.81%,两项增速在城商行中均位居前列。但自此之后,上海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便呈现出逐年波动下滑趋势。进入2022年,上海银行的营业收入已陷入负增长,净利润的增速也低至1.08%。今年前三季度,该行营业收入维持负增长趋势,净利润增速依旧仅为1.03%,陷入“增利不增收”局面。
目前,上海银行已掉出城商行净利润“前三甲”阵容,净利润被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超越,暂居城商行第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2021年、2022年,江苏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0.66%、29.12%;宁波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9.55%、17.97%,上海银行较之它们的增速已然相去甚远。
如果深究业绩增长遇阻的原因,转型失利或许是一个重要因素。在2015年年报中,上海银行提出以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养老金融为重点,加快零售业务转型发展。这也是消费金融作为转型重点驱动项目被首次提上日程。在此之前,上海银行的零售贷款主要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当年的占比一度超过54%,2014年甚至高达66%。
消费金融被作为转型重点项目之一后,经过大力布局和发展,并积极与互联网主流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上海银行的消费贷款规模迎来井喷。2016年年报中,上海银行将个人消费贷款从零售贷款中单独陈列,该项贷款的余额较上年末暴增129%至277亿元,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也从上年末的13.96%上升至23.23%,而彼时的不良贷款率低至0.37%。
此后几年,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一路高歌猛进,至2019年末余额达到1751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逾13倍。在零售贷款中的占比(2019年末为54%)也取代住房按揭贷款,成为第一大零售贷款来源。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监管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野蛮生长的互联网消费贷也被按下暂停键,外加疫情冲击,人们贷款消费的意愿减弱,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的画风也开始转变。2020年至2022年,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已连续3年出现负增长。
截至2023年6月末,上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规模已降至1031亿元,较2019年末的最高点缩水超过4成,不良贷款率也升至1.81%。住房按揭贷款再一次占据零售贷款的C位。
如今,面对从城商行头部位置落伍、业绩增利不增收、内控频发屡遭处罚等一系列问题,接过行长职位的施红敏未来如何配合董事长金煜一一解决,将是其面临的重大考验和挑战。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