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 王静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积极政策信号

2023年12月13日17:20    作者:温彬  

  意见领袖 | 温彬 王静文

  2021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政策总基调均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2023年则调整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从强调“稳”,到更强调“进”和“立”,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

  任务基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对于经济表现总体满意。同时,也对困难和挑战有足够的正视,认为“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然而,“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基于以上判断,会议要求“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提出2024年要“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以此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笔者认为,增强经济活力,即通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方式,释放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调动各方积极性。防范化解风险,即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改善社会预期,即通过“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形成政策合力,同时通过“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以进一步改善预期、提振信心。

  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从以往更强调“稳”,到今年更强调“进”和“立”,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

  所谓“以进促稳”,就是要确立更适宜的目标、出台更统一的政策,通过发展来解决稳定问题。所以会议提出“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笔者认为,2024年可能确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并辅之以更积极的政策,实现“以进促稳”。

  所谓“先立后破”,就是要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避免之前出现过的盲目求快或一刀切的做法。涉及“立”和“破”的领域,除了能源结构之外,还包括经济新旧动能转化、房地产发展模式等。预计在新机制正式成型之前,旧模式还将运行一段时间。

  此外,会议要求“统筹把握时度效”。从“时”的角度看,就是“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既关注短期波动,也关注中长期的结构优化。从“度”的角度看,就是财政政策的“适度加力”与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从“效”的角度看,就是“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

  宏观政策

  具体到宏观政策上,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适度加力”意味着财政政策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加大政策扩张力度,巩固经济回稳向好基础。强调适度,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随着经济持续修复,财政增收有基础,政策过度扩张力度的必要性下降,同时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另一方面,2023年底中央财政增发国债1万亿元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而债券发行、资金拨付、项目端申报等均需要时间,形成实际投资支出将在2024年。

  “提质增效”则是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这是财政政策的长期目标,旨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2023年以来,由于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叠加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下土地市场持续低迷,地方可用财力增长乏力,而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三保”支出、债务还本付息、重点领域项目资金需求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收支延续紧平衡,一些基层财政运行比较困难。

  从具体措施来看,预计2024年的财政赤字率可能会较2023年的3.8%有所下调,但将高于3%,为应对内外部的不确定性留有余地,若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不排除年中上调预算的可能性;稳增长和防风险统筹考虑下,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由2023年的3.8万亿元小幅增加至4万亿元左右;税费优惠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从而加快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灵活适度”的提法在2019~2021年均出现过,政策基调保持稳中偏松。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内外部形势、流动性情况变化等相机抉择,充分运用各类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灵活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本次会议强调“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与2022年会议表述相比,将原有目标“名义经济增速”拆分为“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侧重强调货币政策在稳定价格水平预期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胀或成为下一阶段判断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预计2024年货币政策有望适度发力,推动物价水平温和上升。

  “精准有效”,一方面预示着包括PSL在内的结构性工具有望发挥更大作用,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另一方面,将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区域、科技政策等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盘活被低效、无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实现信贷结构“有增有减”、融资结构“有升有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重点工作

  会议部署了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涵盖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国内需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化解风险、“三农”、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绿色低碳发展以及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其中后四项单列,体现出对民生福祉的重视。而从“以进促稳”和“先立后破”角度看,以下三方面工作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加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反映出中央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这无疑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立”的题中之义。此次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表明既要大力发掘新产业和新赛道,也要用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同时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扩大国内需求。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与以往表述相比,重点强调了“有潜能”“有效益”和“良性循环”这几个方面,这意味着政策将不再孤立地刺激消费和投资,而是放眼长远,兼顾提升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力争实现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追求“1+1>2”的政策效果,提高内需增长的可持续性。

  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方面,会议提出既要稳定和扩大汽车、电子产品等传统消费,也要培育壮大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同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环境。在“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方面,强调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领域,并要求政府和社会资本加强合作,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从“促进良性循环”角度看,预计2024年重点投资方向为与最终需求相匹配的关键民生领域,以此来实现供需匹配、良性循环。

  三是防范化解风险。会议提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与2022年会议“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表述相比,强调了“持续”“重点领域”,这意味着防风险工作要继续加强。会议强调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预示着未来防范化解风险的关键点之一在于要通盘考虑这个重点“风险三角”之间的关联关系。

  房地产风险化解仍然至关重要。此次会议要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继续从供给端、需求端和新模式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笔者认为,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形成过程中,当务之急仍是打破负反馈链条,阻断市场下滑,避免房地产市场风险蔓延。因此,近期的政策重点在“保交楼”之外新增了“保主体”,无论是“白名单”制度还是“三个不低于”,目的都是打破市场的惯性下滑趋势,推动金融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先立后破”。后续随着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效力愈发显现,市场预期有望逐步修复,房地产行业也有望筑底企稳。

  来源: 中国金融杂志

  (本文作者介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