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银行6位核心高管“落马” 消费者投诉量高企净利润连降3年

龙江银行6位核心高管“落马” 消费者投诉量高企净利润连降3年
2023年02月06日 20:43 市场资讯

  近年,龙江银行“难上加难”,多位高管“落马”、消费者投诉【进入黑猫投诉】量高企、主要经营指标不乐观。

  日前,龙江银行原行长李松因涉嫌受贿及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犯罪等被“双开”,这是继被冠以金融领域“巨蠹”称号的原董事长张建辉之后,该行又一位“落马”的核心高管。

  龙江银行高管“落马”并不鲜见。此前,该行首任董事长杨进先,以及原行长关喜华、副行长王贵彬与杨宝仁皆“榜上有名”。

  此外,龙江银行的消费者投诉量居高不下,2022年前三季度该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百家营业网点投诉量和百亿元存款投诉量的排名中均居首位。

  高层动荡不安与消费者投诉量高企背后,龙江银行在合规经营方面频收监管罚单,2022年以来已累计达到51张,总罚没金额高达4126万元。

  负累重重下,龙江银行陷入业绩增长困境,总资产一度缩减又遭逢净利润持续下降。2018年至2021年,该行净利润“腰斩”,从16.09亿元降至7.32亿元,期间连续三年走低。

  高管“落马”多发,两任董事长“前腐后继”

  龙江银行第六位核心高管“落马”。

  2月3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通报: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李松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履历显示,李松担任省农投监事会主席不过短短两个月后即被免职,此前其在龙江银行历任副行长与行长,在任时间自2016年2月始至2022年5月终。

  卸任龙江银行行长一职第二个月,李松就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官方通报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如今,随着“双开”处分下达,李松的违法事实昭然若揭。

  经查,李松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和消费卡;违反组织纪律,跑官买官,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瞒报房产、股票;违反廉洁纪律,借用管理服务对象钱款,违规经商办企业。

  李松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办理银行贷款、发行融资理财产品、批准评估机构准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滥用职权,致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涉嫌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犯罪。

  在李松之前,龙江银行已有多位高管“落马”。

  龙江银行是在原大庆市商业银行、齐齐哈尔市商业银行、牡丹江市商业银行和七台河市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合并重组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25日正式挂牌对外营业。

  在即将迎来成立5周年之际,龙江银行首任董事长杨进先“落马”。

  2014年12月,因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贪污公款;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借他人名义开办公司;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获取国外永久居留权,未向组织报告等行为构成严重违纪违法,其中受贿、贪污问题涉嫌犯罪,杨进先被给予开除党籍和行政开除处分。

  无独有偶,接任杨进先“掌舵”龙江银行董事长的张建辉同样以“落马”收场。2022年3月,中央纪委监委通报称,张建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了解,张建辉存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违规将应当由本人支付的费用由他人支付;利用职权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发放、债券认购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等行为,涉嫌受贿犯罪。

  此外,龙江银行还有两位副行长与一位行长“落马”。

  2013年9月,龙江银行原副行长杨宝仁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黑龙江省林区中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杨宝仁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后,黑龙江省高院再审维持原判;2015年7月,龙江银行副行长王贵彬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20年12月,龙江银行原行长关喜华因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贪污犯罪、受贿犯罪,被开除党籍。

  消费者投诉量高企,净利润连降3年

  上有高层动荡多发,下有消费者投诉量高企,龙江银行的内控水平可见一斑。

  2022年11月,据银保监会黑龙江监管局发布的银行保险消费投诉情况通报,去年前三季度,黑龙江银保监局及地市银保监分局共收到银行业消费投诉2639件,其中城市商业银行996件(其中信用卡投诉347件),同比增长6.87%。

  龙江银行以375件(不包含信用卡投诉14件)的投诉量领衔城商行队伍,在城商行总投诉量中占比超3成,并且增速高达40.98%,远超同期城商行平均水平。另外,在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排名中,龙江银行亦不遑多让,与省内农村商业银行并列第一。

  具体来看,龙江银行在两项排名中均居首。

  2022年前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百家营业网点投诉量中位数为37.3件/百家网点。其中,龙江银行163.76件/百家网点(投诉量不含信用卡投诉,涉及网点为黑龙江省辖内网点数),是中位数的4倍有余。

  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百亿元存款投诉量中位数为3.69件/百亿元。其中,龙江银行15.5件/百亿元(投诉量的原始数据不包含信用卡投诉,涉及存款为黑龙江省辖内存款金额),也是中位数的4倍多。

  拉长时间线看,龙江银行消费者投诉量呈走高趋势。

  2020年前三季度,黑龙江银保监局系统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1497件,龙江银行以143件的投诉量拿下季军之座。2021年前三季度,黑龙江银保监局及地市银保监分局共收到银行业消费投诉2513件,龙江银行以302件的投诉量蝉联季军。

  在多位高管“落马”与消费者投诉量高企背后,龙江银行的内控缺陷不能脱责。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截至今年2月5日,龙江银行总行及分支行(不含个人)累计收到监管罚单51张,罚没金额合计4126万元。其中,包括一张天价罚单。

  2022年4月,由于同业业务违规转让不良资产、不符合贷款核销条件违规核销呆账贷款、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理财资金用于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及大额风险暴露超过监管规定等违法违规事实,龙江银行被罚款1260万元。

  监管机构直指,龙江银行监事会未能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内审工作有效性不足。

  内控存在诸多问题,龙江银行的经营业绩乏善可陈。

  在上一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的前提下,2019年龙江银行增收不增利,营业收入由49.92亿元微增0.11%至49.98亿元,净利润由16.09亿元下降6.61%15.03亿元。这一年,龙江银行还出现了资产规模“缩水”的情况,截至当年年末,该行总资产为2406.81亿元,同比降幅1.69%。

  此后两年,龙江银行的营收净利双双步入持续下滑通道。据该行发布的2023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2020年至2021年,该行营业收入依次为45.98亿元、44.07亿元,净利润依次为9.47亿元、7.32亿元。

  进入2022年,形势依然严峻。去年前三季度,龙江银行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6.73亿元降至5.98亿元,降幅11.13%,营业收入则未予披露。

  龙江银行能否改善内控水平、摆脱高层“落马”风波、赢得消费者好感,乃至实现经营业绩回升?我们将进一步关注。

  (新金融深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宋源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07 一致魔芋 839273 11.38
  • 02-07 扬州金泉 603307 31.04
  • 02-07 坤泰股份 001260 14.27
  • 02-06 中润光学 688307 23.88
  • 02-06 利尔达 832149 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