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陆金所赴美IPO:平安的“独角兽长子”可以自造血了吗?

解读陆金所赴美IPO:平安的“独角兽长子”可以自造血了吗?
2020年10月13日 17:37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解读陆金所赴美IPO:营收持续增长,平安的“独角兽长子”可以自造血了吗?

  来源:保观 

  多次被传言要上市的陆金所终于官宣要上市了。10月8日,这家平安金融科技的“独角兽长子”正式向美国SEC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纽交所上市。有消息称,此次陆金所上市计划募集资金20到30亿美元,如果属实,这将成为美股历史上募资最高的金融科技IPO。

  陆金所是近3个月来继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后第三家宣布上市计划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但不同于前两家互联网巨头孵化的独角兽,诞生于平安生态的陆金所显然“金融”基因更强。

  对于平安来说,陆金所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可以说,2011年成立的陆金所是平安踏足金融科技的开端,现在的平安已经形成了“科技+金融”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陆金所的上市会是这一战略发展过程中新的里程碑。

  解读陆金所财报:零售信贷业务成支柱,获客成本高企

  资本宠儿:累计融资金额超40亿美元,超豪华投资阵容“打call”

  作为平安孵化的四只金融科技“独角兽”之一,陆金所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在此次IPO前,陆金所已经完成多轮融资,参与投资的机构也是“星光熠熠”,除了平安外,腾讯、中国银行国泰君安、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内外顶级投资方也在陆金所的股东名单中。到2019年底,陆金所的估值已经达到394亿人民币(约合人民币2758亿元),在《2020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中排名第四。

  陆金所融资情况

  此前陆金所以P2P业务为主,是全球最大的P2P平台之一。但由于网贷的监管政策趋严,从2019年8月以来,陆金所已经停止新增P2P业务,向消费金融和技术平台转型。

  目前陆金所定位在“中国领先的科技驱动个人金融服务平台”,针对中国小微企业、受薪人员等群体对消费贷款的巨大缺口,以及高速增长的中产阶级和富裕人群越来越迫切的财富管理需求,陆金所主要提供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服务,前者基于“平安普惠”展开,后者则基于“陆金所”展开。

  从P2P业务向技术型服务平台的转型实际上也是陆金所向“轻资本”运营模式转型的尝试。目前陆金所的收入以“零售信贷服务费”和“财富管理服务费”的形式实现,而且承担的业务风险也比较小:零售信贷业务提供的贷款资金几乎都来自银行等第三方,财富管理业务中涉及的投资产品也由第三方提供,陆金所除了技术支持外,扮演的实则是“枢纽”的角色,自身的风险敞口很小。

  财报解读:越发倚重零售信贷业务,盈利能力不俗

  从总体经营情况来看,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分别实现总收入278.19亿元、405亿元、478.34亿元以及256.84亿元。其中,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构成了收入最主要的来源,这部分收入即为上文提到的零售信贷服务费和财富管理服务费,而零售信贷服务费又是重点中的重点,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55.1%、73.0%、82.2%以及80.8%,总体呈上升趋势。

  平安将其孵化金融科技独角兽的过程分为“设立-流量-收入-利润”四个阶段,最早被孵化的陆金所已经进入了第四个阶段-盈利: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分别实现净利润60.27亿元、135.76亿元、133.17亿元及72.72亿元。

  可以看到,2019年陆金所在总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有所下滑,这主要是因为研发费用、运营费用等成本也在同时大幅增长,尤其是营销费用。

  我们来分别看一下这两大业务的情况。总体而言,陆金所的业务还处于较快增长中。

  在零售信贷业务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6月,陆金所累计借款人用户从750万增长到了1320万,在贷余额也从2884亿增加到5194亿元。其中,2017年到2019年的新增贷款分别为3438亿元、3970亿元和4937亿元,合作的放款平台包括50多家银行、信托、银行等机构。

  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陆金所和429家机构合作,可以提供约8600种产品,累计注册用户从2017年的3380万人发展到2020年上半年的4470万人,活跃投资者数量分别为960万人、1120万人和1280万人。考虑到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用户的财富状况受到影响,陆金所的用户增长情况还算可以。

  受到网贷业务压缩、调整资产管理产品结构的影响,2017年到2019年间,陆金所的客户资产规模从4617亿元一路下降至3469亿元,但今年上半年又增加到了3747亿元,用信托、保险等其他理财产品来代替网贷初见成效。

  监管之外陆金所的挑战

  关注陆金所业绩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问题。除了监管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冲击外,还有一些数据表现也值得关注。

  最主要的问题是逐渐高涨的获客、营销成本。陆金所的用户可以分为两类:信贷业务中的借款人以及有财务管理需求的投资者,获客成本也是主要围绕这两类用户展开,其中,对于投资者不仅涵盖获取新用户的成本,也包括留存用户的成本。

  2017年到2019年,陆金所总的营销成本从74.51亿上涨到了149.31亿元,今年上半年的营销费用已经达到了86.2亿元,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营销费用的同比增速都远高于同期总收入的同比增速。

  陆金所营销费用情况

  具体到单客成本,我们将借款人的获客成本分摊到新增的借款人客户上,可以发现2017年平均每个新增借款人分摊的营销费用为1727.86元,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这个数值分别为4150元、5906元。从与业绩直接相关的新增贷款余额来看,借款人获客成本的增速也高于新增贷款的增速:2018年和2019年,新增贷款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5.47%及24.36%,而对应的获客成本同比增速则分别为105.47%和80.14%。

  财富管理业务的获客成本上升更加明显。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投资者用户的获客及留存总成本为3.99亿元,在总营销费用中的占比为4.6%,但财务管理业务服务费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4.92亿下降到了今年的6.99亿,在总收入的占比也下降到了2.7%。

  获客成本上升是大多数公司都在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线上渠道,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以致于一些公司重新捡起了线下业务。显然,即使有平安生态可以提供一定的流量支持,这个问题的解决也不是那么容易。

  平安贡献3.4%收入:陆金所自造血能力如何?

  巨头内部孵化的企业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外界共同的质疑:对母公司生态的依赖性到底有多强?可以自造血,独立发展业务吗?

  同是由平安孵化的平安好医生就属于大家眼中的“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例子,从其诞生开始几乎就没有当心过流量问题,平安的导流给平安好医生提供了廉价获客的机会,也带来了很多合作资源,使平安好医生可以跑得更快。但是,2015年到2019年之间,平安好医生已经累计亏损了约40亿元。那陆金所表现怎么样呢?

  在股权结构方面,中国平安持有陆金所42.3%的股份,另外一个大股东Tun Kung持股42.7%,但平安高管持股平台Tongjun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持有Tun Kung 41%的股份。尽管平安的持股比例如此之高,但根据陆金所的财报中披露,今年上半年的总收入中仅有3.4%来自平安。这些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为平安集团提供包括贷款账户管理、线上财富管理及技术支持等服务;二是从平安集团获得的投资收入和利息收入。

  如果从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看,这个数据确实体现了陆金所独立于平安的自造血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报表之外,平安生态对陆金所的业务发展还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首先来看几个对业务有直接影响的数据。

  平安综合金融的经营模式是“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陆金所也是这个模式中的一个版块。依托与平安生态的关系,陆金所有潜在的机会接触平安集团约2.1亿元的金融服务客户。而且,平安的客户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也为陆金所服务更高层级的客户提供了支持。

  2017年到2019年,平安生态分别为陆金所带来的新增贷款金额为651亿元、1045亿元和1974亿元,在当年总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分比为18.94%、26.32%及39.98%。

  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陆金所的获客又可以细分为三类途径:平安生态、在线直销以及会员推荐,各渠道客户的总资产分布如下表:

  可以看出,来自平安生态的投资者总资产增速最高,贡献的资产占比也一路增加,超过了在线直销渠道。这一方面是因为平安生态客户的资产状况本身就比较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平安生态带来了更多的活跃投资者: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来自平安生态的活跃投资账者数量从200万增加到了440万,在活跃投资者总数中的占比也由20.9%提升到了35%,是贡献活跃投资者最多的细分渠道。

  从以上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陆金所的业务对平安生态的依赖是有加强的,尤其在政策等外部因素导致业绩波动的情况下,平安提供的支持尤其显得重要。

  除此之外,平安在其他多个方面也和陆金所进行了比较深度的融合。例如,在今年4月,由陆金所控股与中国平安保险共同出资成立的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正式开业,陆金所也由此获得一张消费金融牌照,这对于正在清退P2P业务、转型消费金融的陆金所来说解决了重要的合规性问题。

  再如,平安财险为陆金所提供了信用增级,陆金所的未偿还贷款余额中的91.2%的部分都是由平安财险提供信用险的保障。整个平安体系经过多年发展沉淀的技术、数据等各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也对陆金所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除了这些显性的资源外,平安对陆金所还有一点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于品牌背书。构成陆金所最主要收入来源的零售业务是以“平安普惠”的品牌开展的,刚刚提及的消费金融牌照也直接体现了平安的品牌,一些消费者即使对陆金所不甚了解,但“平安”这块金子招牌已经为招揽业务扫清了不少障碍。

  互联网基因VS金融基因,金融科技的两类玩家你更看好谁?

  作为近期宣布上市的第三家金融科技公司,陆金所不免会被拿来与蚂蚁集团、京东数科进行比较,而且陆金所也将蚂蚁集团作为对标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与这两家带着互联网基因出生的竞争对手不同,陆金所的金融基因显得更强。

  陆金所认为,传统金融机构主要通过离线的基础结构运营,通常会导致更高的成本并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在有效利用数字化和先进技术来构建投资组合、提供投资建议方面也面临挑战。

  而线上的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融科技公司,一般缺少足够的数据、深厚的专业金融产品知识以及品牌来吸引优质投资者,而且这些平台提供的产品通常仅限于简单、同质化的解决方案。

  这个观点也揭示了不同路径下发展起来的金融科技公司的不足之处。

  蚂蚁、京东数科此类的互联网型的金融科技公司优势在于本身的技术积累更深厚,更熟悉互联网化的运营,更多的是在用互联网产品开发、运营的思维来做金融相关业务。虽然他们在直接的金融业务数据积累等方面比传统金融机构要弱一点,但却掌握着大量C端用户的消费行为、健康等更生活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实则也和人们的金融消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通过技术的手段进行深入挖掘。这类金融科技公司推出的产品更适用于普通大众,进入门槛低,虽然单价不高,但消费频次可能很高。

  陆金所一类的金融科技企业因为有传统金融业务的长期沉淀,对金融产品、服务的理解相对更深入、专业,而且有平安为背书的品牌技术,也可以对通过传统金融业务积累起来的客户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进一步放大其价值。虽然陆金所和蚂蚁、京东数科一样都涉及风控相关的技术,但二者在对风险的理解、侧重以及采取的手段等方面一定会有差异。

  虽然同为金融科技企业,但蚂蚁、京东数科和陆金所的业务重点已经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差别。蚂蚁更偏向大众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京东数科主攻产业型客户,而陆金所则瞄准了高净值用户。

  尽管大家切入点不同,但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家很有可能殊途同归,因为真正的金融科技企业应该将技术与金融业务专业的本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到了这个阶段,这些开拓者们又会迭代出怎样的产品和竞争策略呢?我们也很期待。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紧抓股市暴涨行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鑫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5 中胤时尚 300901 8.96
  • 10-15 广联航空 300900 17.87
  • 10-15 欣贺股份 003016 8.99
  • 10-14 大洋生物 003017 28.85
  • 10-14 阿拉丁 688179 19.4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