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规范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强化银行负债内控合规管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再出新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4月8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出了《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下称《倡议》),要求即日起,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银行应立即开展自查,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整改报告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秘书处。该《倡议》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倡议》还提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将违规手工补息纳入定价行为评估。对倡议发布后,仍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的违规行为,在定价行为评估中予以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并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中进行点名通报。
所谓“手工补息”,是银行对业务操作失误的勘误环节,也有一些特殊因素可以进行手工补息。例如,某银行在2020年疫情期间曾发出通知,对某些个人定期存款到期且符合自动延期(无法到网点操作)的存款按照原利率给予手工补息。
不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表示,有些银行将手工补息异化为绕开内部定价授权、实施变相利率补贴的违规行为。据一位银行业观察人士表示,由于国有大行存款利率授权上限上浮幅度较小,手工补息等操作更为常见,这的确抬高了银行存款成本。
“一些银行对员工下达一些不合理的存款指标,受考核压力影响,他们不得不通过‘买存款’的方式以满足考核要求,‘买存款’除了银行支付的利息外,员工或者银行也会给予一定的额外补贴,这在季末、年末比较普遍。”一位银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倡议》称,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承诺并支付高息,大幅削弱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果,严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在当前环境下,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是金融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重点。央行在202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表示,要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为此,上述《倡议》提出,银行应对手工补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审批要件和流程,上收审批权限至一级分行或更高层级。坚决压实业务条线、风险控制、营运及账簿管理等部门责任,对倡议发布后仍违规补息的责任人员予以严肃处理。
《倡议》还要求,要严肃定价授权管理,规范利息支付。银行应严格规范自上而下的存款利率授权管理,确保利率定价、利息支付、核算统计等工作合规有序,将手工补息纳入监测管理范围,完善系统建设,确保补息可追溯至相应单笔业务。严禁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
“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存款业务内部管理,完善存款业务内控机制,从源头上约束高息揽储非理性竞争,共同维护存款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积极构建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利率环境。”《倡议》表示。
据2023年9月发布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机构名单显示,有15家金融机构为核心成员,1571家金融机构为基础成员,469家金融机构为观察成员,共计2055家金融机构。而截至2023年末,有3939家金融机构参与存款保险。
责任编辑:潘翘楚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