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智库:筑牢守卫国家金融安全的钢铁长城 至关重要!

瞭望智库:筑牢守卫国家金融安全的钢铁长城 至关重要!
2023年05月21日 07:25 市场资讯

  转自:瞭望智库  

  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北京金融街15号正式挂牌,标志着这个新机构正式运行,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至此,运行了5年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北京金融街15号正式挂牌。图|视觉中国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北京金融街15号正式挂牌。图|视觉中国

  在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促进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实现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有效性,并能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国家金监总局党委书记李云泽表示,将全力以赴,履职尽责,全面落实服务实体经济、管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努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大力推进央地监管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担当负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法制环境,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筑牢守卫国家金融安全的钢铁长城。

  当下,金融成为国际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力量,谁掌握了金融主导权,谁就掌握了世界话语权。金融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金融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处于重要地位,决定着国家兴衰,甚至民族存亡。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如何认识、构建和实践国家金融安全观的?

  文|王洪章 中国建设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中国金融安全与风险通论》(中国金融出版社),原标题为《国家金融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原文有删减,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

  1

  金融安全与国家安全密不可分

  金融是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的实现手段

  国家安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金融既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为总体国家安全提供了关键性支持。

  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需要更多地引导金融来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作用。在国际社会中,以美国为例,金融一直是其最大化本国收益的重要手段。凭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国向全球经济体出售了大量的美国债券,然而包括一些新兴市场不仅不能在对美投资上获得丰厚收益,还必须向美国输出廉价商品。

  2022年5月15日,江苏海安市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清点人民币。图|澎湃影像

  金融所关注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像是一座摩天大楼,而国家安全及国家各子系统的安全就保证了这座大楼地基的稳固。金融能够以“资金融通”的方式为国家安全子系统提供有力支持,就像是向施工中的每一楼层顺利运输砖瓦、水泥,保证各楼层的正常建设进程。当国家安全有一个子系统出现建筑质量问题时,可以先通过金融领域察看是否出现异常,来提前预警风险,防止其他子系统受到影响,及时采取措施。与此同时,金融还可以通过金融制裁、反洗钱、冻结资金等方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工具。由此可见,金融是国家整体战略的基石,它既能促进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互相转化,也可以帮助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因此,国家安全建设离不开金融的驱动,金融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实践中的关键环节。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金融安全的战略高度不断被提升。在1998年5月的中共中央第七次法治讲座、在200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在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政治局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上,金融安全被反复提及强调。

  其次,要从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认识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金融安全的核心是最大化国家利益。放眼全球,金融已成为国际竞争和国际关系中决定性的力量,谁掌握了金融主导权,谁就掌握了世界话语权。在国际金融战场上,利益博弈是表象,战略才是内涵。如何看待金融安全,决定着金融安全战略的制定,也直接影响国家利益博弈的结果。

  一方面,金融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战略问题。金融安全不能仅依靠指标来衡量,应该站在本国战略的高度上,通盘考量,以长期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摒弃那些单纯就技术指标的探讨,把被动防御变为主动出击。

  另一方面,金融安全不是“阴谋”,其核心只是国家利益最大化。在国际经济金融博弈中采用各种手段维护国家安全、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是最正常不过的,并未存在任何需要隐藏的危险目的,所有的经济金融手段也都是符合国际规则和本国经济金融政策,通过公开市场来实施的,最终谁能在博弈中抢占先机,谁就有可能获得最终利益。

  金融力促国家安全的战略思想

  ※坚持“以我为主”的战略思想。

  首先,认清国际金融体系在混乱中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发挥金融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引领作用,主动出击。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应尽量积极主动,在博弈中占据主动而有利的位置,为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其次,应确立均衡、可持续的发展思路。通过有序地推进国内的金融改革,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鼓励金融创新,在发展过程中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最后,应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引领下,中国在快速发展中集聚了较大的吸引力,一些外资不断涌入中国,与此同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之下,金融要充分发挥资金和信用引领作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同时支持企业“走出去”,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坚持稳健坚定的战略思想。

  一方面,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重视如地方债务、影子银行、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各项改革。资本项目的开放应该遵循利益和风险相平衡的原则,稳步安排金融改革的顺序。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采用“精准滴灌”的方式,保证政策传导效果。

  另一方面,应该把坚定改革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思想,迎难而上。金融方面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回归本源等。

  ※坚持和平合作的战略思想。

  坚持和平合作的战略思想,包括三个层面:

  其一,顺应时代潮流,追求共赢。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将会是国际环境的长期基调。金融作为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重要工具,也被赋予了和平合作、追求共赢的时代内涵。金融手段打造命运共同体,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利益共赢。

  其二,在推进利益共赢长期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期损失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该着眼长远,正确对待可能出现的短期利益受损。

  其三,除金融手段外,信用也是金融的核心,应加强文化交流,遵从国际关系准则,要建立与伙伴国家的金融互信,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利益融合。

  2

  金融安全观的内涵和重点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金融安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凸显维护金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维护好金融安全,深刻理解金融安全观的理论内涵和原则要求,这对指导新时期的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融安全观的内涵

  一是坚持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经济安全,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金融领域是各国竞争中“没有硝烟”的战场。应始终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全局高度上做好维护金融安全的工作,从金融治理体系、金融治理能力等方面入手,保证国家安全的全面实现。

  二是坚持金融安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金融不仅是国家体系中的关键领域,还参与并贯穿国家运行的各环节之中,通过资金融通、金融反制、数据预警等多种方式为其他领域提供支持,可以说金融为国家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金融也支持着我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三是坚持金融安全是现代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重要支撑,金融安全体现着国家安全的时代要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维护金融安全来促进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支持实体经济、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四是坚持金融活、经济活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金融安全观,要求始终把金融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充分调动、集合、发挥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的优势资源,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激发经济活力,共同形成国家合力。

  金融安全观的重点领域

  一是金融为实体经济安全服务。金融应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保障经济安全。

  二是金融为社会稳定服务。良好的金融稳定机制可以为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支撑,可以为完善经济社会安全体系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从而间接推动社会整体治理水平的提高。

  三是金融为融入国际化、“一带一路”提供支持。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以金融作为依托,建设命运共同体,以商业化运作大力推进国家战略,实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合作共赢。

  四是打击犯罪,惩治腐败、反洗钱。金融领域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必须要加强对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监控和监督,力争通过加大反腐力度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此外,要加强反洗钱工作,全面防范洗钱风险,通过反洗钱全流程管理,维护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严厉打击洗钱行为,严禁通过洗钱损害金融机构的合法利益,腐蚀社会公众的道德。

  五是金融科技维护网络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要加快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以金融科技为手段,开展金融网络安全的维护,加强对敏感信息的保护,对网络安全实现预警监测,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

  3

  金融安全观的时代内涵

  贸易战、金融战是现代国际战争的重要手段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能够以“资金融通”的方式,为对外开放与合作建设提供有力支持。金融和经贸的结合,是建立及维护区域经济秩序的重要利器。当前,贸易战和金融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战争的新形式,随着非常规战争威胁的逐步抬升,金融在国家安全中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首先,稳健的金融体系是保障经营安全的重要条件。稳健的金融体系包括完善的监管政策、安全有序的金融运行规则、相互协调的各类金融机构及对金融风险的控制等方面。它可以有效地支持创新、快速响应产业变革,保障经营安全,防止被产业新秩序边缘化。

  其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制,把金融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金融要在世界上立足并有所作为,实现金融国际化的战略,就需要通过金融努力占据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制,从金融途径培育中国的影响力和主导力,借由国际地位的提升,为改革和完善国际治理体系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再次,金融制度法律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国家利益为最终出发点。中国社会逐步转型带来了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使高度整合的传统社会结构面临冲击,经济结构矛盾的复杂性渐显。作为规范金融活动、调整金融关系的准则,金融法律制度是利益协调和分配的法律基础。因此,应把金融法律体制的建设与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在金融工作中践行符合中国利益的核心价值观。

  最后,坚持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坚持汇率改革的市场化方向,确保外汇储备安全。一是坚持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推动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贸易、投资、金融中使用范围的扩大,进一步增加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二是中国外汇储备应始终以“安全、流动、保值增值”为经营目标,核心职能是确保储备安全,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实现长期、稳健的经营收益。

  当前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金融体系快速发展,但应该看到的是,中国经济金融尚处于发展过程中,改革任务繁重,经济安全面临诸多掣肘。

  一是本源层面,系统性风险积聚,金融风险隐患逐渐加大。金融领域的过快信用扩张和实体部门的过度负债带来的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一方面表现在杠杆率水平较高,另一方面表现在杠杆行为的不合规性。国际经济复苏放缓,主要经济体政策外溢效应等,使我国面临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等外部风险冲击。

  二是在国家战略层面,金融对外进一步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却未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与中国经济体量相匹配的话语权。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并未有效转化为相匹配的政治影响力。中国应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培育并不断提高金融竞争力,提升金融影响力,为参与区域秩序及规则制定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宏观产业层面,以工业4.0为代表的产业革命正引领新一轮全球产业链的国家秩序安排。如果不能从宏观层面统筹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利用金融手段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轻则影响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重则可能产生严重的产业安全问题,使经济发展陷入被动,国家安全失去支撑,沦为全球产业链的附庸。

  四是微观企业层面,金融业的竞争力是金融安全的核心,只有不断提升金融业竞争力,才能切实捍卫金融安全。近年来,伴随着不良贷款的上行压力,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也明显增加,这不仅侵蚀着银行业资本金和风险抵御能力,同时,由此引发的信用风险更是影响着社会甚至海外对我国建立安全、稳健金融体系的信心。

  金融科技引领未来的银行方向

  金融科技的兴起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而言,既是事关客户与资源重新划分的挑战,也是银行业推进全方位转型与数字化重塑的重大机遇。银行业能否应对新技术、新理念带来的冲击,能否平稳地化挑战为机遇,不仅是银行业自身转型与发展的重大课题,更是关乎国家金融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方面,金融科技已成为银行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首先,传统银行业在客户层面和市场层面已经受到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业的冲击,金融科技逐渐改变了客户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其次,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业运用移动支付和二维码技术等,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快速实现支付转账、信用卡还款、生活缴费、购买理财等,逐渐弱化传统银行业的支付中介和融资中介功能。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引领的技术创新将为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重构提供极大助力。首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在信用评级、反洗钱、监控客户行为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帮助银行更好地控制风险,提高银行运营效率。其次,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高支付清算的安全性并显著降低其成本,帮助银行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提高交易便利性。今后,金融科技将更深入介入客户风险识别、金融合同审查自助交易、风控、运营管理等管理领域。

  金融科技的发展倒逼银行业推进转型与变革。银行业需要准确把握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以自身业务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全方位金融生态圈。银行业必须转变思维模式,化解存量与增量的矛盾,从战略、业务和技术三个层面推进数字化转型,重塑新时代金融业的中流砥柱。

  4

  在金融“走出去”中加强安全建设

  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实现长期目标,要以提高国际市场对人民币信任度和接受度为重点,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继续推动与海外各国中央银行的人民币互换计划,提高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结算比例;加快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匹配的金融市场;着力打造富有弹性且透明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培育多个离岸人民币中心。

  加快培育“走出去”一流金融机构

  一流金融机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其既具有全球视野,又具有中国特色。首先,对于政策性金融机构来讲,可加快发展境外业务,将贷款优惠政策向重大基建项目倾斜,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区域进一步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其次,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来讲,要积极尝试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融资,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履行大国责任,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最后,在已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的区域和APEC等国际组织合作机制下设立基金子公司,推动基建项目落地,提高投资效率。

  加强利益共享,深化互相协作

  为实现求同存异和利益最大化,在金融“走出去”过程中,需要各国之间加强互动,相互协作。一是高层会晤与协商机制。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增加信息交流和意见交换的频率,不断推动合作的深入和多元化。二是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提前采取措施应对跨境风险处置危机十分必要。三是机构层面的合作。针对沿线国家重点项目,实现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收益共享等,最终实现双赢。四是加强中国内部——港澳与内地的协作。

  完善各类配套政策,提供保障

  一是安全保障。金融“走出去”要服于“一带一路”建设,签订双方协议能保证不会受到沿线国家政府更迭等带来的不安全风险。二是人才保障。要通过完善国际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软实力的输出,培养既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又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团队。三是技术保障。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研究和风险管理平台,在提升为“走出去”企业服务供给能力的同时,加强其风险管理能力。四是法律保障。及时出台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走出去”过程中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地位,保证其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合理合法性。

  建立预警机制

  强化风险识别,为金融稳定提供预警支撑。一是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以合适的指数为核心建立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金融风险应急和缓释机制。二是准确识别全球金融风险。对可能发生的局部金融危机做好准备,并对经济金融脱节带来的各种威胁保有警惕;警惕地缘政治动荡带来的重大风险,加强对相关国家政治风险变化的监控。三是着力提升风险的识别和计量水平,探索与风险程度匹配的、适度的资本要求。四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管。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要明确其金融主体的资格和范围,避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无序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系统安全的监督,维护安全、公平的竞争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和财产安全。

  5

  高效率的金融系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基础

  要实现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飞跃,中国要拥有具备核心竞争力、高效且可持续的金融发展体系。这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性的工程。要坚持既大力推动又稳扎稳打的原则,有战略有战术,分步骤推进。

  平衡和驾驭金融风险是关键

  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产业。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合理驾驭金融风险是经营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不仅仅是如何有效防范风险,如何平衡和驾驭风险才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当前面临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实际上是经济运行长效机制缺乏的客观表现,要构建多层次房地产融资和金融风险分担体系,有效降低来自房地产企业的信贷风险。

  加强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市场化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来看,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机构准入的放开、金融市场的完善及大型商业银行的深化改革等方面。

  一是利率市场化。我国存贷款利率上下限早已放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为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基础上加点,利率市场化已取得明显进展。未来,可着力打造更加完备的利率走廊体系,探索从短期到中长期的政策利率培育;进一步完善LPR形成机制,择时把存量贷款定价替换为按LPR定价,适时取消贷款基准利率;逐步推动存款利率并轨改革,引导商业银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基准确定存款利率,最终取消存款基准利率。

  二是汇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目标是让汇率的形成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中国虽然名义上实行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是钉住美元。对汇率的有管理的浮动,包括钉住美元的策略,维持下去成本太高,汇率市场化势在必行。操作上,可适时放开有组织的场外外汇交易市场,让市场形成价格;逐步放宽每日外汇市场交易价格的最大浮动幅度,直到最终取消。

  三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已经在经常项目下实现可兑换,但还没有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如果我们的贸易伙伴不能用人民币自由地在中国投资,也不能自由地兑换成其他货币,它们就没有太强的动机持有人民币。但国际经验表明,新兴市场国家过快地全面放开外汇管制带来的风险较大。综合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建议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步骤为:先放开长期资本项目,后放开短期资本项目;先放开直接投资,后放开资本市场投资;先债券,后股票,再衍生品;先放开QDII、QFI,再放开居民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局部开放的措施要不断推进。

  四是金融机构的深化改革。力求形成大型银行提高经营和风险管理水平、中小银行回归本源,多层次高效率的金融机构体系。与此同时,推动落实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加快建立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相适应、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推进银行分类监管,创造适宜中小银行发展的差异化政策环境,补足中小银行这个“短板”;推进普惠金融和中小微金融机构有序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分散市场风险,让民间资本有更多合适的投融资渠道,释放市场的投融资需求。

  建立平衡、适度、系统化的监管体系

  一国监管系统必须要找到市场的最优平衡,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关键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中国金融整体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如危机救助的协调机制、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控股集团监管协调、债券市场的统一和基准利率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框架等;对于协调监管中的交集问题、热点问题,牵头制定详细、可操作方案和法规制度。

  二是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框架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不仅要从总量上对商业银行的杠杆规模予以限制和要求,还应进一步纳入个人房地产按揭贷款、房企融资、跨境资本流动、高不良贷款率借款行业等其他指标,以覆盖更多的金融活动,从而提高监管能力。

  三是协调联动,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实现股东阳光化;金融机构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集中度监管升级;解决系统性重要机构“大而不倒”问题,建立恢复与处置计划;加强资管业务“去通道”“去杠杆”“去期限错配”等监管,其他表外业务监管,自营资金违规运用监管,金控集团、影子银行、金融科技、私募投资基金监管,部分风险较高的业务领域及收费业务监管,业务创新、关联交易监管,金融机构破产退出监管,欺诈、内幕交易等扰乱金融市场的行为监管。

  四是继续加强“穿透式”监管。向上穿透确定最终投资者是否具有该金融产品投资者的资格,中间穿透追踪交易全过程,考察金融产品杠杆情况,向下穿透察看最终资金流向,识别底层资产,最终将上、中、下环节连接起来,进行全面监察。

  五是加强互联网金融、数字货币监管。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公司进行资质整治,如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业务等,按照相关分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进行整治。要建立健全数字货币监管框架,对数字货币交易平台采用许可证制度,同时对数字货币初创企业引入“监管沙盒”,在保证投资者利益同时又支持创新。

  适应金融科技发展,不断推动金融创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将获得快速发展。

  一是创新“互联网+消费”模式。把消费作为与其他电商平台合作的突破口,根据互联网客户的特点,将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医疗等消费场景数据作为需求分析基础,推出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网络消费生态圈。

  二是整合服务渠道。商业银行通常依赖于传统的物理网点、自助机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向客户提供服务,但是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应该抓住线上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无缝对接,带动客户流量增加。

  三是深入挖掘大数据价值,提高获客能力。充分运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海量交易数据,完成客户画像,对其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投资习惯、风险偏好等进行分析,以对其进行精准营销,低成本获取优质客户。

  四是建立大数据风控模型,提高风控能力。通过利用大数据,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甄别,建立风控模型,降低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进和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5 天玛智控 688570 --
  • 05-24 鑫宏业 301310 --
  • 05-24 航天环宇 688523 --
  • 05-23 新相微 688593 --
  • 05-22 翔腾新材 001373 28.9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