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超2000家营业网点关门,是客户抛弃了银行网点?

一年内超2000家营业网点关门,是客户抛弃了银行网点?
2023年02月16日 19:09 市场资讯

  华夏时报 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

  “银行怎么变成果蔬超市了?”2月14日,李女士站在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南路一国有大行原网点前感慨道。

  她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自己去年来过一次,当时在装修以为是网点升级,没想到彻底关停了,“这个网点开了至少10年,都没注意什么时候换成了超市。不过附近网点很多,感觉影响不大。”

  近期,多家银行网点终止营业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数字化发展,银行客户线上化趋势明显,部分网点客流量迅速下降,使网点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尤其一些大城市里的网点,每天业务量非常有限,甚至达不到盈亏平衡点。

  “开着就等于赔钱。与其维持,不如优化。”曾刚表示,在这种背景下,适度减少已有的物理网点可以压缩成本,同时增强线上渠道服务能力,这也是银行渠道优化的过程。

  消失的银行网点

  今年以来,包括国有大行在内的不少银行营业网点已获批终止营业。

  2月9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信息显示,上海银保监局同意平安银行上海碧云新天地社区支行及兴业银行陆家浜路社区支行终止营业。

  此前,工行上海大统支行、工行上海莘庄商务区支行、建行上海胶州路支行、建行上海长海支行四家支行在1月31日获批终止营业。

  农行银川解放东街支行、工行天津尖山支行、贵州银行贵阳西路支行等也于1月末获批终止营业。

  在此期间,一些用户也向《华夏时报》记者反映,自家附近的银行网点被裁撤了。

  2月15日,刘先生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自家小区附近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也关停了,现在是一家汽车销售展厅。

  “很突然,根本没想到。里面能展览汽车,你想想这银行网点得有多大。”刘先生介绍,这家银行网点规模大且装修精美,自己今天想过来打印ETC账单才发现已经关门了。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机构退出列表统计发现,2022年有2754家机构退出,截至2月14日,仅今年以来已有311家商业银行相关机构终止营业,其中包括支行、分理处、金融服务点等。

  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在银行业务全面数字化的背景下,就很多业务而言,物理网点不再是必要环节,其作为客户服务一线堡垒的价值逐步下降。

  薛洪言认为,在这种背景下,物理网点需要在数字化转型大环境中重新寻找定位,并基于这个定位进行针对性转型。

  早在去年4月,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办公厅主任王朝弟就曾提到,这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实体网点出现了收缩,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水平高度发展的环境下,这是一个正常现象。银行出现网点人流量下降、客户消费习惯改变的现象,客观上要求银行机构重塑组织架构,创新体制机制,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便利的电子化、自动化服务。

  此时,他也提到,监管部门将引领商业银行在一些地区新设一些网点,网点数量和员工队伍总体上来看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

  《华夏时报》记者从银保监会官网查到,从发证日期来看,2023年以来,全国共有288家商业银行网点设立。据银保监会披露,2月1日,工行沈阳市三家支行获批开业,分别是沈阳汇文支行、全运路支行、凤凰城支行。

  “银行为了加强对人口聚集地区的服务,会进一步调整网点。”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提到,银行网点的裁撤和新设,其实背后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变化。

  节约成本,轻装上阵

  在科技公司的冲击下,传统银行一度陷入“船大难掉头”的困境。

  发展初期,线下网点曾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主战场,是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为了抢占市场和存款,银行大规模铺设网点,甚至有的银行一条街两侧设置两个以上网点。

  《华夏时报》记者从机构持有金融许可证信息列表中查询到,截至2月14日,全国共有商业银行网点20.4万个。

  这种粗放的扩展模式最终让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福州一家股份行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他所在的社区支行面积仅60平米,工作人员5名,一年的运营成本近百万元,其中包括人工成本,房租、物业、水电,以及维护、宣传、办公费用等。稍大一些的支行,一年至少要支出四五百万元,“这只是最基本的成本了。”

  “效益低的网点正在成为银行的负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金融研究室主任孙同全曾表示,小型网点很难盈利,很多需要依靠分行、总行养,在监管趋严、业务线上化的大背景下,裁减不赚钱的网点很正常。

  “开着就等于赔钱。与其维持,不如优化。”曾刚对本报记者表示,在这种背景下,适度减少已有的物理网点可以压缩成本,同时增强线上渠道服务能力。

  尤其在减费让利、息差承压的背景下,银行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挣钱了。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本报记者以此计算,去年每个机构网点平均利润1127万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周琼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银行业利润金额高主要缘于资产规模巨大,截至2019年末,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和。

  截至2022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为372.09万亿元,当年新增3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从衡量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和资产回报率(ROA)来看,中国银行业ROE在各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ROA则处在较低水平。

  以一家国有大行为例,该行2012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3%,2019年为12.3%,近三年ROE均未到12%且逐年递降;资产回报率(ROA)2012年为1.4%,近三年均为1%。

  而一些上市银行近三年ROE已经跌到了10%以下。一家股份制银行ROE从2012年的18.5%下滑至2021年的8.1%。

  相比而言,贵州茅台在2010-2019年这十年里的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20%,尽管受到疫情波及,2020年该企业ROE仍高于30%,2021略有下降为29.9%。

  再看看非常低调的酵母龙头安琪酵母,该企业过去10年ROE基本保持在15%以上,2021年为19.74%.

  有分析人士提出,在息差一路走低的背景下,重资产经营模式会导致资本增速大于盈利增速,ROE会一路走低,只有在轻型银行模式下ROE曲线才能缓慢向上。

  近两年,包括招商银行在内,多家银行提出向“轻型银行”转型的目标,即以更少的资本消耗、更集约的经营方式、更灵巧的应变能力,实现更高效的发展和更丰厚的价值回报。

  同时,受到利率市场化及净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下,一些银行对“揽储”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2月9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调查统计处处长周丹表示,2022年,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推动下,北京地区人民币贷款利率屡创新低。去年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比上年同期低67个基点,再创统计以来新低。

  不计成本地拓展物理渠道,以追求规模扩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银行间的金融科技较量

  “已经没人了。”2月14日,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小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疫情后,来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大幅下降,不及原来的二分之一。

  王远(化名)所在的支行位于北京近郊,面积100多平米,此时只有前来办业务的记者和四名工作人员。

  “原来都得排长队,办一次业务要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现在基本没人,10多分钟就能处理完。”王远说道。

  受疫情影响,“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需求显著提速,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等传统柜面服务场景业务逐渐被线上方式所取代。

  “疫情期间,我们大力推广手机银行,转账汇款不需要到网点办理,理财也可以线上购买。”上述理财经理表示,“原来不会用手机银行的用户,现在也用得很熟练了。”

  曾刚对本报记者提到,线上已经成为银行的主要客户服务渠道,部分网点的裁撤其实是银行渠道优化的过程。从银行整体渠道布局来看,裁撤一些网点并没有降低服务能力,反而提高了服务效率。银行能在线上提供7X24小时服务,节省用户交通成本等。

  “其实是客户抛弃了网点。”曾刚说道,本质上是银行跟随客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现在只要有网就能享受银行的服务,服务效率和客服满意度并没有下降。

  从大行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上半年,工商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达4.88亿户,移动端月活用户超1.6亿户,客户规模与活跃度同业领先;建设银行APP累计访问量超过1.7亿次,下载量超2250万次,授信客户超165万户,授信金额超1.3万亿元。

  薛洪言对本报记者说,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速度提升,对物理网点的数量需求进一步下降,会加速银行撤销网点的速度。

  可以看出,与原来依靠网点揽储不同,如今金融App成为银行获客的重要渠道,手机银行中几乎覆盖各家金融机构的主流业务范围。

  银行机构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一场金融科技的竞争,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家银行摆脱行业困境的关键一步。

  从42家上市银行2022年半年报看,2022年上半年国有大行均表示,将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为银行数字化转型做好支撑。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招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金额达53.60亿元,同比增长6.03%,占营业收入的3.26%。同期,交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28.05亿元,同比增长14.5%;兴业银行科技投入21.38亿元,同比增长25.47%。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介绍,超七成银行近三年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2%。

  招联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大型银行加快推进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增强与数字经济的适配性,提升了后疫情时代的竞争力。

  如今,将传统金融服务改造升级为数字金融服务,已经成了银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2022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把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但银行网点的存在也具有必要性。曾刚对本报记者表示,银行裁撤网点并不是在抛弃客户,实际上是根据客户的变化在改变服务模式。对于人多的网点,往往是老年人比较多的地方,银行可以针对老年群体开展特色业务,对已有网点及服务模式进行优化改造。

  曾刚提到,银行物理网点的减少是一个大趋势,但在转型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对于线下网点比较依赖的客户,进一步强化服务满足特定需求,功能进一步完善。

  来源:华夏时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婉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21 一彬科技 001278 --
  • 02-20 华人健康 301408 16.24
  • 02-20 纳睿雷达 688522 46.68
  • 02-20 金海通 603061 58.58
  • 02-17 润普食品 836422 8.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