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金融的变与不变:“放水”还是下沉?

新市民金融的变与不变:“放水”还是下沉?
2022年03月28日 07:17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深度|新市民金融的变与不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侯潇怡 深圳报道 有人说,大城市里的外来打工者也是流浪者,漂泊感远远大于归属感。苏轼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很美,但求得一份心安却没那么简单。

  用浪漫的视角来看,最近一系列关于“新市民”的政策就是给打工人们在拼搏城市中寻得心安多一些底气。

  3月4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新市民的范围,并强调为新市民提供多方位金融服务。

  文件落地近一月,针对三亿“新市民”的金融服务蓝图也随着市场和受众理解的深入徐徐展开。

  市民、新市民与普惠金融

  要想明晰这幅新市民金融服务蓝图是怎样的,首先需要厘清新市民到底是什么,与过去我们熟悉的群体和主流业务有哪些重合与区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获悉,虽然“新市民”提法在近期热度直线攀升,但这并非一个新概念,若追溯历史,其由来已超过16年。

  据零壹智库的《城市化浪潮下的新市民金融需求报告》,对于“新市民”的提法,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2月,青岛市率先将外来务工人员改称为“新市民”,其子女称为“新市民子女”,取得青岛“暂住证”的“新市民”可以享受子女入学、房贷、保险、购车挂牌、考驾照等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同年8月,西安市雁塔区专门下发了《关于规范“新市民”称谓的通知》,将“新市民”作为雁塔区40万农民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新称谓,替换原来“外来人口”、“外来务工人员”、“打工者”、“农民工”等称谓。

  随后国内多个城市,如沈阳、长春、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跟进这一潮流,提出将外来务工人员当作“新市民”看待,尽力消除各种针对他们的不合理待遇。

  而在近日发布的《通知》中,新市民的群体范围得到了官方定义。即:“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约有三亿人。”

  我们试着进一步去拆解新市民的定义,从名词中不难发现,新市民是在市民概念上进行了延伸。何为市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褚荣伟认为,市民需符合三重条件,首先是身份上一定要有城市户籍;二是就是在地域上一定要居住在城市辖区的;三是职业上不能从事农业生产。

  对照之下,新市民在户籍上显然有所放松,更强调实际居住的结果。简单理解,新市民就是从其它地方流动而来,并稳定居住在城市之中的人口,这其中,从流动到定居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位消费金融行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试着为新市民进行更详细的画像,从流动的类型看,可以大致将新市民分为三类,分别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口与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其中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足千万(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909万,已属峰值)。因此不难推断,在三亿人群的新市民群体中,高校毕业生占比寥寥,占据大头的是农村转移人口与城市间转移人口。而其中相对在金融服务方面更为欠缺的,是农村转移人口,也就是此前更常被提及的“农民工”群体。从占比来看,有统计指出城乡流动人口占新市民群体比例约7成,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谈及新市民,政策与研究更多将关注目光放在了“农民工”群体上。

  新市民金融之前,市场最熟知的针对这部分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是普惠金融。那相较普惠金融,新市民金融有何不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金融机构目前对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划定和可能未来的业务执行层面看,新市民金融服务与普惠金融业务有较高的重合度。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在近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在谈到新市民时指出,对这些‘新市民’给予服务,也是广义的‘三农’服务的一部分。

  一位大行二级分行信贷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了解该地几家国有大行尚未有关于新市民金融的详细业务或文件落地,只有少数中小行进行了吹风,目前还处于行内政策研究阶段,但业务层面普遍认为其与普惠金融有较大的重合度,大概率会由普惠金融业务部门主导开展相关业务。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从业务涉及的范围上来看,普惠金融业务的重点服务对象涉及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群体,新市民金融服务显然与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重合度更高,狭义三农业务则不包含其中,从这一层面来说,新市民其实将传统普惠金融服务的场景更聚焦在城市,而从服务的手段、产品上来看,短期内未必会有很大的革新。

  “放水”,还是下沉?

  如何理解《通知》中要求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这是否是一种“放水”?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家机构人士的解读来看,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在政策层面对新市民群体的精准“滴灌”。

  郭树清在国新会发布会上指出,由于国际国内疫情还不稳定,加之一些其他方面环境的变化,经济需求表现不是太强,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增长都比较缓慢,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但这并非简单地通过‘大水漫灌’,他指出,从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角度,希望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支持扩大消费,扩大投资,而做好对“新市民”的服务工作就是其中一个具体举措。

  3亿群体的巨大市场,金融机构反馈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目前不少大型商业银行和持牌金融机构尚未针对新市民群体出台具体落地文件细则,但从草根调研情况看,不同类别的金融机构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度,以银行为代表的大中型传统金融机构态度偏谨慎,而以消费金融公司为代表的非银机构则表现更为积极,显然十分看好这一机遇。

  一位股份行信贷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信贷业务层面来看,新市民群体并非只有信用欠缺群体,比如高校毕业生;比如城市间流动的移民;比如一些新经济下的自由职业群体,如网红,他们可能是极为优质的个贷客户,甚至不乏部分财富已达私行水平的客户,不过这部分群体在3亿新市民中占比不会太高,且这部分群体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不低。真正存在金融服务不足的,还是占据绝大多数的与银行风控需求不匹配的客户群体,要解决这部分用户金融服务不足的痛点,核心还是如何实现业务和信用下沉。

  一位大行信贷业务人士指出,从目前银行内部的理解来看,新市民金融与普惠金融重合度较高,近年来银行本就把普惠金融作为重点业务推进,也已经实现了较快的业务增长,换言之现在的客户相较几年前已经有了明显下沉,可以说在各自风控体系内对符合标准的普惠客户已经进行了多轮的筛选,不少是银行主动挖掘优质普惠客户,主动提供贷款,而对于不符合风控标准的用户,银行不可能牺牲资产质量盲目下沉。

  “基层行近两年明显感觉到,普惠贷款想要寻求新客户已经越来越难,不是没有需要钱的新客户,而是没有符合风控又需要钱的新客户。在这一前提下,银行面对新市民群体的信贷业务扩张就略显尴尬。如果只是名目的调整实际还做原有普惠金融的客户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痛点,要解决痛点就要继续下沉,换言之就是大量做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消费贷和经营贷,如何解决信用下沉问题,在现有风控体系内还无解。”他指出。

  一位股份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人士则对记者直言,这一轮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其实已经反映出银行传统风控逻辑存在的两大崇拜,一是抵押物崇拜,二是企业大而不能倒的崇拜,这两重崇拜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就很难实现真正的信用下沉。

  而相较传统银行的谨慎,以消费金融公司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机构则显得积极许多。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这是因为消费金融公司与互联网金融机构本身针对的就是传统金融覆盖不到的市场,与新市民群体有更高的重合度,他们采用的风控模型也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当然其坏账率一般也高于传统银行,这意味着业务的下沉势必存在更高的风险。因此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的贷款利率通常也高于银行普惠贷款利率。这固然有业务与科技的创新因素,但从结果上看,还是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覆盖损失,虽然实现了“普”但并未实现“惠”,这本身也是目前新市民金融服务的痛点之一。

  住房需求何解?

  新市民自存在就伴随着流动,从流动到定居,才可成为新市民。从定居这一重含义来看,新市民可以不创业、少消费,但却不能不居住,因此住房是关乎每一位新市民避无可避的需求。

  如何解决3亿群体的住房需求?其中又有哪些金融服务的空间?

  国海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还是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而金融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主要有四大举措:一是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投放。三是支持商业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利用长期资金促发展。四是未来公募 REITs 试点有望扩容住房租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事实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租房市场在2017年前后就已掀起过一股高潮。四大行中有3家都布局了长租公寓,建设银行更是将原有“要买房,到建行”的口号变成了“要租房,到建行”。从买到租的变化,本身就是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变化。

  租赁之外,另一重需求是购房。这也是银行业未来有空间发力、且市场极为关注的领域。多地监管部门也组织银行进行了研讨,如近日广东银保监局邀12家银行座谈,就有效满足新市民合理购房信贷需求等问题进行讨论。

  兴业研究研报估算,支持新市民购房可能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约3699万平方米,拉动商品房销售面积2.1个百分点,并有望带动购房信贷需求增加4974亿元。

  但满足新市民合理购房的需求是否意味着放开房贷准入?就这一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银行信贷业务人士普遍指出,放开房贷的可能性不大。

  一位大行信贷业务人士指出:“房贷的利率、首付比例、准入门槛等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太可能针对新市民群体单独开口子,近期部分区域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有所调降,这是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基于市场全局的考量,而非仅针对新市民。房贷在我国整体来说还是相对稀缺的资源,且属于银行极为优质的资产,银行对房贷业务也是极为审慎。”

  风险质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自《通知》落地,也有部分质疑声音,在传统的风控体系内,虽然覆盖度有所不足,但整体保持稳健,而新市民之所以在金融服务获取上存在困境,主要系自身的信用水平不足,而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某种程度上是让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降低准入门槛,门槛的降低势必存在两面,一面是金融服务的普及,解决新市民的住房、消费、养老等问题;另一面则是居民债务与收入不匹配所带来的风险。

  那么新市民金融服务提升所带来的信用和业务下沉是否会带来风险?

  前述某大行信贷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如果要判断针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下沉是否会带来较大风险,首先是针对新市民的房贷业务,虽然目前机构在讨论如何保障新市民的合理购房需求,但从机构的态度看普遍是审慎、中性的,不大可能对不符合购房和贷款条件的居民强行发放贷款,而是填补合理需求的不足,因此整体风险可控,且我国楼市保持平稳发展,也不具备爆发更大风险的前提。第二,若是从消费贷、经营贷的层面看,除非这些贷款都流向了房地产,否则新市民获得贷款后用于正常的消费与真实的经营是不大容易形成较大风险的,当然这部分信用贷款是否会产生坏账风险是另一个话题。

  “曾经市场有声音认为我国的风险业务主要是企业贷,在多重因素下,有些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获得了大量信贷资源并形成了坏账,但那是数年前的市场状况,其抵押物等风险缓释方式不足以覆盖敞口,银行对企业信贷的风控普遍坚持‘资产为王’,尤其是固定资产。其实可以看到二级市场内,尤其是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的不良资产中很多都是优质资产,只不过在评估中估值不高,导致有些人以为固定资产没价值。事实上经过妥善的运营,不少资产还是十分有价值。在这种审慎环境下,中国爆发大规模风险的可能性更低。”他指出。

  一位股份行消费金融业务人士指出,若从消费贷的层面看,对新市民服务的信用下沉与扩张确实存在双面性。他指出,大部分新市民群体可以将其理解为待富群体,富裕群体和待富群体在消费和信贷行为上必然有所区别。对于富裕群体来说,平时一般可以做到收支稳定、小富即安,信贷资源更多作为家庭日常的紧急备用金。可对待富群体来说,信贷资源有可能会在这类人群中演变成消费陷阱,近年来类似没多少收入的年轻人却有数十倍于收入的债务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对于收入不稳定、流动性较大的新市民群体来说这种风险依然存在,因此银行对于这类群体下沉的意愿不强在情理之中。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但我们需要看到新市民群体确实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盘活基层消费潜力也有多方的客观需要,因此政策要求在信贷上定向惠及覆盖这3亿人口,金融机构向待富人群放水,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落实推动共同富裕,帮助新市民解决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也确实利于我国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并进一步推动内循环潜力的释放。这其中平衡需求与风险的度在于如何打破信息不对称,构建并完善新市民征信数据库,通过个性化的风控判断,为他们提供合理额度的信贷服务。这背后依赖的一方面是征信体系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方面是金融科技。

  “新市民”缺的不只是信贷

  虽然住房、消费这些关键需求不少都依赖于信贷,但“钱”并不能新市民归属感的全部。

  非信贷需求之外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保障,因此养老、保障、医疗、教育种种问题依然需要解决。

  一位从华中某省来深圳打工多年的保洁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与丈夫共同在深圳打工,租住在某城中村中,并没有考虑在深圳买房,孩子老人都在老家,夫妻二人的目标就是在深圳赚钱回家置业,平时消费需求也不算大。但因为常年弯腰曲背工作,这位保洁工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这虽然是工作损伤,但其签约的平台并不会为此提供工伤方面的保障,她本人也没有医保,因此至今也拖延没有治疗。

  而这位保洁工的情况在新居民中并不少见。

  一位保险从业者告诉记者,针对新市民群体,尤其是许多灵活就业的新市民群体,如外卖、快递、保洁等从业者来说,其保险保障仍处于相对空白状态。这并非是保险公司未看到这一蓝海市场,而是真正实现对新市民的保障有不少业务上的难点,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缺乏风险数据。保险本身是精算的结果,而新市民的从业形式多元,如保安、家政、维修、快递、网约车等等,这就为保险公司在数据积累和产品精算上增加了难度;加之部分工种的工作风险极高,且工作场景数据缺乏,保险公司贸然进军可能会面临亏损风险,这也让许多保险公司望而却步。

  二是难以精准找到并匹配市场需求。据悉,一些专门针对新市民等灵活就业人群的保险产品,虽然已有研发,但买单的用户很少,这本身未必是缺乏场景与市场,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产品精准触达到用户。

  三是新市民群体整体保险意识较为淡薄,大部分新市民由于收入水平有限,连基础社保都不愿意买,让他们花钱购买额外的商业保险将更为困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王国军指出。“对新市民而言,其保障需求涵盖人身、财产、责任和信用四大类风险保障需求,但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新市民的保险产品,产品和服务普遍缺乏针对性。”

  而针对“新市民”这些朴素的安居乐业、就业创业、孩子上学、老人养老等一系列需求,作为服务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机构,未来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空间。

  (作者:侯潇怡 )

福利来了!月度十大金股,挖掘市场机会!点击查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普惠金融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30 瑞德智能 301135 --
  • 03-30 唯捷创芯 688153 --
  • 03-29 七丰精工 873169 6
  • 03-28 普源精电 688337 60.88
  • 03-28 冠龙节能 301151 30.8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