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融力量惠民生增福祉

用金融力量惠民生增福祉
2022年03月07日 07:41 金融时报

  用金融力量惠民生增福祉

  记者 张弛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一系列新目标,一项项新举措,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国人民共同期盼中,以最热烈、最真切的声音,从人民大会堂穹顶璀璨的灯光下,传向华夏大地每个角落,流进千家万户百姓心中。

  沉甸甸的数据,汇聚了过往一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奋力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每一个缩影;更凝聚了在“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基础上,为人民群众开创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坚定力量。

  就在出席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首都,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审议、热烈讨论的此时,春风拂遍的大江南北,纵横相连的高速铁路正加速织密,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紧锣密鼓,东南西北正在崛起的一个个经济圈越抱越紧。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保障民生,等不了、拖不起、慢不得,金融发力必须充分靠前。积极有效扩大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更是重中之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新增财力下沉基层支持民生支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用好政府投资基金,拟安排专项债3.65万亿元,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

  政府工作报告字字紧扣发展,句句关乎民生。以财政金融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正是找准“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既利当前,更谋长远,意在民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投资项目很多,金融力量该如何找准方向、把控力度?

  首先,抓对项目才能稳增长。“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目前已分解出2600多个项目。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为项目清单指引,精准把握投资重点,稳妥有序地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竣工见效,才能有效助力稳增长。

  其次,抓实基础才能谋长远。针对传统基建项目和“一新一重”基建项目进行“补短板”投资,同时推进“双碳”领域项目、发展新兴产业,有助于增强投资与内需动能,为经济发展筑牢产业基础。同时,要注重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抓好民生才能增福祉。以人民为中心,加大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加快包括养老、托育、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把乡村振兴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加快实施旧村改造、环境整治、路网建设、设施配套等民生工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服务民生福祉,政府力量发挥的更多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民间资本要在投资中占大头,用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和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共同助力稳增长。

  高速公路、铁路、干线机场、内河航电枢纽和港口、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城乡电网、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成千上万条隐形的金色溪流正以汩汩之声、淳淳之态,坚定而精准地流入每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每一处正在建设的项目中。民生福祉也在这其中稳稳地增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赵般娇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8 理工导航 688282 65.21
  • 03-08 莱特光电 688150 22.05
  • 03-07 格灵深瞳 688207 39.49
  • 03-07 斯瑞新材 688102 10.48
  • 03-07 克莱特 831689 10.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