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媒体: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成果显著 突出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

央行媒体: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成果显著 突出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
2022年02月15日 15:41 金融时报

  原标题: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成果显著 突出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

  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专栏中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的重要成果。一是宏观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二是稳妥处置重点高风险机构;三是集中整治金融乱象,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四是影子银行风险大幅收敛;五是有效应对外部冲击风险;六是将反腐治乱与风险处置紧密结合。

  《报告》同时指出,“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风险防范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并明确了下一阶段防风险工作的方向。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年来,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断取得新成效,金融体系风险趋于收敛。

  防风险取得六方面重大成果

  党的十九大作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要部署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称“金融委”)靠前指挥,人民银行认真履行金融委办公室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稳步推进工作任务,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经过集中攻坚,我国金融体系积累的突出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制度短板逐步补齐。”《报告》如是评价近年来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的积极成效,并系统阐述了六大领域防风险成果。

  具体来看,一是宏观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管好货币总闸门,稳住宏观杠杆率。2020年末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至280.2%,之后稳步下降,2021年末宏观杠杆率降至272.5%。二是稳妥处置重点高风险机构。果断有序接管包商银行、华夏人寿、新时代证券等10家“明天系”金融机构,平稳完成包商银行破产清算。安邦集团风险处置进入尾声,海航集团重整计划已获法院批准。此外,多家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也得到了稳妥处置。三是集中整治金融乱象,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四是影子银行风险大幅收敛。五是有效应对外部冲击风险。资本市场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外部对我打压升级等冲击考验,基础性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六是将反腐治乱与风险处置紧密结合。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管理部门多措并举,促进金融风险总体收敛,特别是持续治理影子银行、稳妥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集中整治金融乱象等,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银行体系稳健性不断提升

  近年来,经过集中攻坚,部分金融机构自身违法违规经营、金融脱实向虚导致的“内生”风险基本得到整肃。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整体健康、稳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新增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2021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0.2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4400万户。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得益于自身经营更趋稳健。《报告》指出,2021年第三季度的央行评级结果显示,全国4400余家参评机构中,4002家机构评级处于安全边界内,资产约占银行业总资产的98.65%。特别是24家大型银行经营稳健、资产质量良好,资产占比约70%,构成了我国金融体系稳健的“中流砥柱”。

  从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四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73%,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利润保持稳健,为银行业风险化解提供了充足的“安全垫”。

  继续严守风险底线

  不可否认的是,风险防范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娄飞鹏表示,我国金融领域面临内外部风险防范压力。一方面,海外疫情蔓延、全球高通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给我国经济金融运行造成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国内发展还面临“三重压力”。

  针对下一阶段防风险工作方向,《报告》指出,下一步,必须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牢牢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稳增长、防风险放在突出位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在线修复为主和改革化险,坚持压实各方责任。增强前瞻性、预判性和系统性,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决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未来一段时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又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董希淼具体谈到,政策层面应当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支持力度,维护好银行体系稳健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此外,还要继续健全金融法制,补齐监管短板,严厉惩治金融风险背后的监管失守和违法犯罪行为。

  近一段时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调整引发市场关注。对此,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近期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宏观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应对疫情以来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搞好跨周期设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金融体系自主性和稳定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这些都有助于缓和和应对外部风险。总的看,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琳琳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22 兴通股份 603209 --
  • 02-17 宏英智能 001266 --
  • 02-16 大族数控 301200 76.56
  • 02-15 泓禧科技 871857 12
  • 02-14 西点药业 301130 22.5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