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银行首席风险官孙晓冬:数字化技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与深度

网商银行首席风险官孙晓冬:数字化技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与深度
2021年11月03日 22:29 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2-3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举办。3日,网商银行首席风险官孙晓冬在金融科技主题论坛做主题演讲时表示,网商银行成立之初就定位于服务小微商家,且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没有线下网点,始终致力于通过数字技术服务小微客户。

  “我们过去六年多的实践成果表明,数字技术可以有效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与深度。”他指出。就广度而言,网商银行2015年成立之初,从服务电商卖家起步,在2017年拓展至线下小店、二维码商家,在2018年开始进入广阔农村市场,服务经营性农户。在2019年打开物流行业中卡车司机这个细分群体市场,再到2020年涉足纯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截至今年上半年,网商银行已累计服务各行各业小微客户逾4000万家,且经营性的首贷户比例达到80%以上,这背后,恰恰是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获客和风控模式,大大降低成本并提高风控效率,支撑网商银行服务大量此前没有被金融机构覆盖,或覆盖不足的长尾小微商家。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数字技术有助于缩小地区差异,就贷款余额和用户数量分析,根据6月末的数据显示,三四五线城市贷款用户同比增长是43%,也高于一二线城市的31%。事实上,网商银行没有刻意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运营策略。但结果则显示,数字技术驱动的金融服务有助于缩小地区性的差异。”孙晓冬直言。除了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数字技术还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其中,最明显的现象是数字供应链技术的蓬勃发展——在所有类型金融业务模式里,供应链金融与实体经济活动最为贴近——直接围绕企业之间真实交易展开,可以把金融活水精准注入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网商银行推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方案——大雁系统,将供应链金融从“1+N”的模式升级为“1+N”的平方。

  “这背后,是我们做了四大方面的升级,从线状服务到网状服务,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从人工到数字化,从算术思维到概率思维的转变。”孙晓冬指出。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在国内已发展逾20年,但其依赖于核心企业的信用,甚至需要核心企业提供担保,或者存货抵押。随着数字化风控技术进步,网商银行开展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已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从“1+N”模式升级为“1+N”平方。即在“1+N”模式下,风控逻辑并不太看重小微企业自身的主体信用,而是看重他和核心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因而,“1+N”模式需要核心企业为小微企业做担保。但在“1+N”平方的模式下,风控不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不再依赖于控货,不再依赖回款闭环,而是依据真实交易关系就可以做到纯线上信用贷款,让金融贷款因信任变得简单。

  目前,网商银行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大雁系统,不仅能够服务上下游的N个小微企业,还可以把每个N也当作一个新的“1”去探寻和服务他们背后更多的“N”,服务“N”平方量级的用户。通过大雁系统,网商银行已与500多家核心品牌合作,为超过170万小微商家提供了金融服务,在供应链上下游授信覆盖率从以往的30%提升到了80%。

  “某种程度而言,数字技术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将普惠性的信贷金融服务输送至更多小微经营者,帮助他们应对疫情冲击,提升收入,进而带动就业。”孙晓冬指出。IMF对于疫情期间中国小微信贷数据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即2020年2月获得贷款的小微商家相比未获得贷款的服务的商家,在后续的3-5月收入上有明显的提升,表明贷款对帮助小微商家复工复产、提高收入起到了作用。

  另外,《北京大学中国小微经营者调研报告》,根据约1.4万户的调研发现,平均每户小微商家带动就业约4.6人,支持这些勤劳经营的小微商家就是支持了背后千家万户的就业和生活。

  孙晓冬坦言,小微信贷业务信用风险控制的另一个核心要点,就是坚持审慎的风险偏好,通过数字风控能力的打磨,保持不良率的持续、稳定、可控。

  “2020年初受到疫情的影响,银行不良率出现短期上升。但此后我们针对疫情下的不同类型商家采取差异化的风控策略,快速实现风险的平稳可控。2021年,网商银行不良率处于平稳下降的整体的趋势。”他表示,过去六年多的风控实践,令网商银行穿越了不同的经济周期,也经历了疫情的挑战,显示出了数字化风控的稳健性。另外,网商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联合贷款不良率,与网商自身的不良率基本持平,也不会产生风险的外溢。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数字技术开放至金融行业以外,上个月山西、陕西遭遇洪涝灾害,网商银行协助科研机构利用自主研发的卫星遥感图像分析系统,及时对农作物的灾害损失进行评估,表明我们金融科技源于金融行业,但它可以成为跨行业、全社会的基础技术能力。”他表示。面向未来,数字金融将在监管支持下,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当前,国内的数字金融创新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移动支付、线上小额信贷等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

  在孙晓冬看来,这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监管的审慎包容和规范引导,监管部门在支付金融云、区块链、数字货币、数字信贷、线上理财等各个创新领域不断地建章立制,让在空白领域摸索的市场机构有规可循,与市场机构共同摸索出健康发展的前行的路径。

  “展望未来,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是全球性的趋势,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提供了金融数字化升级的基础。同时,金融服务也要不断创新,不断改变,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孙晓冬强调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于胜男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5 灿勤科技 688182 10.5
  • 11-05 万祥科技 301180 12.2
  • 11-05 恒光股份 301118 22.7
  • 11-04 浙江黎明 603048 17.37
  • 11-04 澳华内镜 688212 22.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