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视频+实录|Williams&Posen谈论全球经济复苏中的风险与政策应对

完整视频+实录|Williams&Posen谈论全球经济复苏中的风险与政策应对
2021年10月22日 14:31 市场资讯

  钱颖一: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欢迎来到外滩金融峰会暨第五届浦山年会,我是钱颖一,上海新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经济系教授,非常荣幸能够主持今天的会议。

  今天会议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主题讨论,关注的是全球经济复苏中的风险与政策应对,还有第七届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颁奖,由张斌博士进行主持。

  一共只有三小时的会议时间,我想请各位发言人控制好你们的发言时间。

  开场聚焦是两位重量级发言人的对话,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John WILLIAMS先生和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Adam POSEN先生。

  John WILLIAMS先生在美联储工作了近三十年,他一直处于美国货币政策的前沿。今天他从美国纽约连线。Adam POSEN先生是外滩金融峰会的国际顾问,也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老朋友,在他的领导下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和CF40已经有近十年非常富有成果的合作。

  Williams行长早上好,非常荣幸您能加入我们。Adam你好,Adam现在在巴黎和我们连线,现在是清晨三点钟,非常感谢您,谢谢您这么早起来参加会议!

  好的,有请。

  Adam POSEN:非常感谢我的好朋友,确实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并且能够在这里有机会向John WILLIAMS行长提问,跟他进行对话。

  确实,很少有人向John WILLIAMS行长有这么资深的经验,在美联储工作三十年之久。美联储所做的很多决策,其依据都是John WILLIAMS行长过去做的研究成果,包括对于利率周期和商业周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今天John WILLIAMS行长从纽联储连线与会,我代表大家感谢您加入!

  John WILLIAMS:你好,大家早上好!很高兴,这个机会我不能错过。

  Adam POSEN:John,我们先讲一下灵活的通胀目标,这个概念是您首先提出的。两年前在芝加哥召开的美联储听证会曾讨论,后来委员会也讨论过,所谓平均通胀目标的意思是,如果过去通胀过低没有达到目标,可以允许有一段时间通胀过高,也就是高于目标,寻求平均。

  此前的通胀过高,很可能是因为供给侧冲击带来的。这是不是说,今年我们可以忽视它、允许它继续高于目标呢?

  现在,我们面对的通货膨胀,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疫情导致的供给侧冲击所导致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忽略今年的通货膨胀,允许它继续高于目标呢?或者你认为联邦市场委员会应该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正确基准,来让平均通胀目标发挥作用?

  John WILLIAMS:谢谢!我想这个框架主要的原则就是要锚定长期的通胀预期在2%。

  大家知道,之前的十年里,我们从经济衰退中走出来的这些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通胀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其中部分因素是世界各地中性利率偏低,政策空间有限,以及通胀本身的机制发生变化。因此,我们的目标要保证通胀长期平均在2%左右,而且大家预期也锚定在2%的水平。

  在当前情况下,这意味着什么?公开市场委员会并没有形成“数学公式”,来阐释所谓的平均,比如说取多少年来的平均值,没有这样做。我们真正想做的是确保一定期限内,长期通胀在2%,大家锚定的预期也在2%。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概念,即确保通胀预期与长期目标相一致,并切实地实现。

  当然,现在身处的环境比较特殊,疫情会让通胀时低时高,供需各方面都会出现各种冲击。我要盯着的“北极星”,是如何调控,让通胀长期而言在2%左右的水平上运行。

  有迹象表明,我们现在的状况更好了一些。我们看到从2013—2014年之后,长期的通胀预期下降,经历了低于目标的通胀。当前,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市场衡量指标都显示,大家的长期通胀预期与目标水平2%基本一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就是我对这个框架的看法。

  Adam POSEN:非常感谢,接着刚才您说的,通胀预期锚定会不会过于固定呢?我们看到不仅仅是美国,欧洲、日本,会不会在低位上有太多的粘性,还是说锚定本身就是好?

  John WILLIAMS:我不认为光靠锚定就是好的,我们想要通胀,并且希望通胀能够保持在与长期目标一致的水平上。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做了很好的平衡,确保我们能够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即就业和物价稳定。所以,有一个与长期目标一直的锚定预期水平,是重要的,这也是挑战之一。

  包括美国及其他国家也看到这种情况,通胀预期锚定在过低的水平会导致实际通胀下来,通胀会徘徊在低位运行,这会限制货币政策在未来应对负面冲击时做出回应的能力。就像你在船上有一个锚,就会希望锚在一个安全、合理的位置。良好的预期,符合政策目标,这是需要兼顾的。

  Adam POSEN:非常感谢,很高兴听到“航海”的比喻,一直在讲北极星、锚定。美联储还有一个很具象的东西,就是点阵图。美联储会把各个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每个人的预测值做成点图发布,已经有很长的时间,这也是央行发布的重要内容。

  您认为这些点阵图所代表的预期,是有用的信息传播工具吗?2021年余下时间和2022年,如果实际通胀低于点阵图所显示的,有没有可能到时候美联储会换用概率图,像英国央行使用的那样?

  John WILLIAMS:谢谢Adam,很有意思,你说预测是不是好的工具?这样的提问也非常好。在货币政策的传播、沟通方面,我们有一个大型委员会,有共同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工作方针,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对各种经济风险的评价都一致。要做完美的沟通传播很难,只能做一些取舍。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开市场委员会变得越来越透明。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每个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委员可以各自发表意见,对于经济展望、对于失业率等等。

  货币政策有哪些行为、哪些做法是合适的,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要结合这些人的不尽相同甚至很多元的意见,基于这些意见形成合适的货币政策。

  点阵图就是这样的工具,可以看到大家对于经济展望的意见分布、预测分布,也可以了解政策应该定在什么样的范围之内来实现当前的目标,每个人都会做预测、做展望。我想点阵图还是可以传播一些有用的信息。

  比较有挑战的是没有一个整体委员会的预测。委员会实际上只会做政策的决策、发布声明。我认为需要清楚的认识一点,就是每个人、每名委员对于经济展望的预测,形成点阵图,每个人看法不一致,最终会生成整体委员会决策,委员会最终做出的行动是决策,而不是形成共识。

  点阵图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前面讲的原因,点阵图不能说是完美的工具。特别是在我们处在利率最下限/实际下限的时候,通过这样的点阵图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到未来利率水平大概会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从历史上来看,当前通胀趋势是偏低的。我认为,必须真正思考货币政策的三个主要工具:

  (1)实际行动。包括短期利率的调整。

  (2)前瞻指引,或未来可能的利率路径的信息,跟市场做沟通。

  (3)资产负债表。

  利用这样的预测和提供这些信息,包括点阵图,是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中的组成部分。当然它不是正式的指导,但它提供了量化的补充信息支持。

  至于需不需要做一些概率图?这是我们考虑过的事情。有些出版物当中也会公布过去预测的误差值,会就过去预测和实际水平的差异做一些图。但这不是决策者对风险分布的一种评估。

  我在美联储工作的时间接近三十年,我认为对于风险的展望必须慎重,不要高估我们的认识。因为经济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尤其在疫情时期。要想细调概率分布,挑战过大。很多经济学家提过这样的观点,做了很多思考,但我想我们现在的工作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会给出基准预测,会做定性描述,讨论围绕此的上下行风险,描述预测。

  Adam POSEN:非常感谢。刚才讲到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可以动用的三大工具。先谈一下资产负债表,几乎每一名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这几周发言都说“紧急宽松”,但可能还要过好几个月才会加息,能不能请您谈谈缩减的效用,缩减仅仅是用来发出某种信号吗?还是说会带来什么实际的效用?

  John WILLIAMS:我当然也在思考资产负债表的问题。缩减购买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决策,对金融条件也会带来影响。

  我先稍微换一个措辞,你刚才用了“紧急宽松”这样的词语,我想在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利率过去15、20年都是触及到实际利率下限,这不能算是“紧急宽松”,而是工具箱中的一个常态部分。

  Adam POSEN:只是想打断一下。非常高兴你能够说这样的词,因为我一直不喜欢“非常规货币政策”这个词,我不认同。

  John WILLIAMS:对,我们以前会讲非常规。刚开始思考实际利率下限,刚开始考虑利用资产负债表资产购买的时候,当年回顾了日本央行的经验,也回顾了其他的历史事件。后来美联储包括其他国家的央行也开始做了类似的事情。在当前继续身处这样一个全球低利息的环境,我想这都算是正常工具包中的工具,补充其他提到的工具。

  会起到什么作用呢?在定量的方面还是有不确定性存在。有很多人研究资产购买的影响,我读了很多研究也做了很多研究,通过购买美国证券、国债、ABS,使得对证券的需求上升,推高价格,进而推低息票,这都是正常的市场机制。

  在美国还有一个路径,就是所谓库存效应。我们会把很多证券从市场上拿走,使得库存缩小。如果放缓购买的速度,不代表货币政策紧缩,但是确实代表我们不会对息票溢价带来这么大的下行压力。所以这是不同的传播路径,基本上这是更低的利息以及整体金融条件的调控。

  Adam POSEN:国会授予美联储的任务一直是双重任务,从你们的公开讲话中就可以认识到,更高的劳动参与率,让更多人就业。这方面美联储过去做的不够好不够积极。当然,现在有很多人反而担心美联储可能过多在追求社会方面的目标,您是如何思考劳动参与率?社会中不同的群体市场参与率和失业率等不同指标之间,怎么取舍?我知道委员会并没有挑定一个目标,你们对中期目标是如何把握的?

  John WILLIAMS:您也非常明白这是极其复杂极有挑战的课题,不同于长期通胀目标2%——这是我们基于自己的分析选择的,更多是市场的力量、市场的因素决定什么是充分或者最大的就业水平。

  这个问题的核心归根到底是就业。有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包括我本人以及其他人都会想到自然失业率,我读了很多关于失业现象的模型,也会做失业率预测。但是从上一次经济衰退和和膨胀学到的经验是,失业和就业的周期不同,本身有周期性的特点。

  我总结的经验是要真正了解市场,要看很多指标,不能光看失业率,要看其他指标来摸索最大就业的数字大概是怎样的。很多跟人口结构、工资、物价等因素都是相关的。这时看到有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因素之间的周期性表现存在。

  另外我们提到了“缺口”(shortfall)一词。我们想要达到充分就业以及维持2%的通胀预期,过去会讲到自然失业率,有时候不想经济过热也不想过冷,以前会偏谨慎,不让经济过热。现在短期目标要阐明的非常清楚,如果希望长期通胀目标在2%需要明确沟通,劳动力市场也希望与这一个目标一致,尽量强健。所以这是一种全面包容的定义。确实在劳动市场方面看很多指标,不仅看U3总体失业率,还要看全貌了解整体劳动市场来思考最大就业该是怎样的。

  在上一次经济增长中,我们看到劳动参与率提高到蛮高的水平,哪怕是通胀在目标水平上下,美国的劳动参与率也可以比较高。所以我一直再思考,最大就业是什么。

  Adam POSEN:非常感谢您给我们介绍很丰富的信息,这个问题您是怎么思考的,包括您其他的同事是怎么思考的。今天会议主办方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他们围绕金融创新、金融开放做了很多研究,您在纽联储也一直研究这些方面的课题。

  我想问一下关于房地产市场形势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很多人一直关注房价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不光在美国,包括东亚、欧洲、英国等,您如何评价当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您认为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对房价的波动因素应该如何考虑?

  John WILLIAMS:美国的房价增长的非常快。实际上多个市场的市场估值,包括股权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出于比较高位。

  房产市场的增长部分源于新冠疫情的因素。比如说我在纽约生活,我看到很多人搬出纽约市,因为他们在家办公,不想老是坐公交,所以开始购入一些房产。这是主要的驱动力。比如说其他的耐用品、汽车市场也都是这样的情况,价格就会上升。毕竟短期来说供应是有限的,而且供应链也出现了瓶颈,包括劳动力供给的问题。

  有些问题是经济在经历了疫情变化之后引起的,有些是低利率环境引起的,确实造成了房价上升。

  在考虑风险方面,我觉得显然是存在风险的,特别是在疫情之后人们开始回到公寓了,不再是独立住房了,或者改变偏好,房屋价格可能又会下降。这是一个通过传统渠道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风险。

  我认为至少现在还不存在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巨大风险。美国的情况是:

  第一,银行因为改革,因为金融危机以后的变化,资本更加充足,能够更好地抵抗房地产市场短期下行带来的风险,这是2006、2007、2008年时所不能比的。

  第二,很多年来,绝大多数的住房融资实际上来自于政府机构,有得到担保。不再像以前那样那么多抵押贷款来自于私人部门,相对来说信贷风险更可控。

  因此我认为,是有资产价格调整的宏观风险,这绝对是我关注清单上的一项,我们必须要注意。但是从金融稳定性的角度来说,从银行危机的角度来说,这方面的风险比以前小得多了,因为我们采取了很多强有力的措施,确保从个人角度资产情况更加健全。

  Adam POSEN:谢谢John,非常清楚,而且给了这么多时间回答,我再给您提最后一个问题再交还给主持人。

  央行数字货币是近来很热的话题,不同的央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有些央行采取重拳打击私人数字货币,有些比较支持区块链数字货币的使用。你觉得央行应该怎么样面对数字货币的趋势?

  John WILLIAMS:我在金融服务行业几十年没有看到什么创新,但现在金融创新正在风起云涌地出现,包括数字货币、加密币等等,都是如此。

  首先要看长期问题,支付体系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国际支付汇款,人们把钱汇给全世界各地的家人又贵又耗时,潜在来说是有机会能够减少支付成本的,特别是国际支付成本,这是有机会的领域。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绝对有可能性。

  低成本的支付对于提升金融包容性是有益的,在美国很多类型的支付成本很高,对低收入家庭来说这方面会有机会。

  另一方面,也要确保不会犯下过去创新所犯的错误,特别是要保护好消费者、保护好投资者。支付系统要为公众服务,要特别关注支付的安全及新技术的网络安全、反洗钱等等。

  在金融稳定角度方面,其中一些做法、想法可能跟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有点类似。这里出现了一个系统,本身里面是有风险的,但是风险没有得到定价,就可能在不景气的情况出现挤兑的情况,可能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影响。

  要确保随着新技术特别是数字货币开始使用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既有好的方面,也要关注对消费者、投资者的风险,对金融稳定性的风险,因为我们不希望创造一些会削弱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损害到经济的东西。

  CBDC可以花一个小时来谈,但是没时间了,我只能说许多国家都在密切关注央行数字货币,确保技术能够利用好,解决刚才提到的问题,能够真正为公众服务。这方面我们不能下结论,只能说现在是令人激动的。许多国家央行都在仔细研究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很新的事物,都在考虑怎样用技术帮助大家,同时又能够保证金融稳定性。

  Adam POSEN:非常感谢John,希望听众能够在线上跟我一起给您鼓掌,感谢您的真知灼见和对今年外滩金融峰会的贡献,我代表外滩金融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感谢您。下面交还给主持人。

  (全景网)

股市跌了别害怕!7%+理财,低门槛高收益、1000元就能买入、0手续费……限额领取,速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进和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2 力诺特玻 301188 --
  • 11-01 巨一科技 688162 --
  • 11-01 镇洋发展 603213 --
  • 11-01 隆华新材 301149 --
  • 10-28 三羊马 001317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