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出最严厉警告:人口问题迫在眉睫 再不动手会有大问题!

央行发出最严厉警告:人口问题迫在眉睫 再不动手会有大问题!
2021年04月15日 21:0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原标题:央行发出最严厉警告!这件事迫在眉睫!再不动手 会有大问题!

  来源:叶檀财经

  文:吕韬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百多年前,马尔萨斯担心,人口太多,粮食不够吃,世界会有大麻烦。

  一百多年后,越来越多国家担心,生得太少,人口不够,经济会有大问题。

  在中国,人口问题迫在眉睫。

  4月8日,中国央行罕见的发表工作论文,专门探讨人口问题。

  据央行公众号4月8日消息,央行公布的最新一期工作论文,题目名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

  在这期工作论文里,央行提出人口转型的四个阶段,中国将很快进入第四个阶段——低速增长阶段。

  低速增长到什么程度?

  央行援引联合国的测算说到,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14.6亿的峰值,之后开始下降(负增长),2050年人口总数会下降到14.0亿。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很火,算算时间和人口达峰、人口下降关键时点几乎完美契合。

  作为碳排放最重要的变量——人,碳达峰的时间和人达峰一致,我相信不是巧合那么简单,顶层设计的时候,人口数据应该已经计算进去。

  说到人口数据,2021年4月上旬,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即将公布,看新闻各省市也都在收尾审核阶段了。

  记得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在答记者问的时候,也说过:

4月上旬会召开发布会,向大家公布这次普查的结果,包括分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等方方面面的数据。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之前,央行通过工作论文方式进行舆论铺垫,这个用意,相信你懂得。

  迫在眉睫!实际情况可能更严峻!

  央行在论文里特别指出,一直以来不少专家都认为,联合国对中国人口的测算太过乐观,增长模型里,总和生育率常年维持在1.8。

  梁建章在公开演讲里面也说过类似的话,中国统计部门总觉得生育数字瞒报情况偏多,所以长期对人口预测偏乐观。

  4月15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公布了最新的全球人口数据。

  这一次,中国的生育率不是1.8了,而是1.7,微微下降了0.1。

  1.7的总和生育率,和美国比怎么样?

  很遗憾,比美国低了0.1。

  中信证券曾预测,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约1290万人,同比下降12%,比2019年少175万。

  按照当前的趋势,十四五期间,可能就会出现人口的负增长。

  中信的悲观预测比联合国的乐观预测,至少提前5年,让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

  再提供一组参考数据,数字财经智库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安部版人口数据比国家统计局的还低。

  2019年国家统计局确认的新生儿数量是1465万,但公安部的数字只有1179万。

  2020年,中信根据统计局测算的出生人口是1290万,但公安部的数据只有1003.5万。

  如果公安部的数据更准确,中国人口的问题可能比想象中严重的多。

  不少人一直在问,为什么我们不早点重视人口问题?不早点放开生育政策。

  这个问题很好,但不仅中国,全世界其实都对人口问题,没理解透。

  央行在工作论文里,用了很多“没有料到”来形容世界面对人口问题的手足无措,没有料到生育率下降,没有料到生育率下降如此之快,没料到老龄化和少子化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为什么说是没有料到?

  因为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比如马尔萨斯),二战后各国人口的变化轨迹都告诉我们,人口增长太多才是问题。

  人类从上到下,对人口问题一直是多头逻辑,脑海里压根不存在,人少了会怎么样。

  这种根深蒂固的常识有巨大的思维惯性,想要推倒重来,反其道而行之,太难了。

  用央行的话说:

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建国以来快速膨胀的人口和严格的计划生育,要大家的思维一下子从人口大爆炸转换到人口大萎缩有难度。

  另外,人口和经济关系到底如何?

  现在我们的认知好像是人口和经济增长正相关,可在几十年前,在这种认知是错的。

  库兹涅茨周期的创立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曾根据1950年代初至1964年间40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得出结论:

人口增长与人均产出之间,缺乏相关性。

  后来的许多研究,也支持人口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很低,即使有关系也是负相关。

  经济学是拿数据,拿事实说话,而非用感性揣测,用意念凭空联想。

  既然权威经济学家,用事实告诉大家,人口问题不用特别注意,那政策决策者,也不可能关注,甚至改变人口政策。

  人口问题,到底归属于社会学范畴,是伦理问题,还是经济学范围,是增长问题,真正让世界想要弄清楚,可能要从日本开始。

  广场协议之后,日本进入失去的二十年,经济增长长期乏力,让日本不断反思自身的各种问题,人口是诸多问题里,很重要的一环。

  眼见城镇化带来的避孕作用不断强化,给消费、给经济带来的负面作用不断增加,日本才开始想办法,试图用政策扭转城市化的负面作用。

  1991年,日本正式出台育儿休假法,对人口问题宣战。

  中国的情况,其实和日本很类似。

  改革开放、进入WTO,中国经济几十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亮眼的经济表现,整个社会朝钱看,人口问题实质上被掩盖,被埋没了。

  有本书叫《稀缺》,里面有个说法很贴切。

  人类有所谓专注红利,当人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可以获益的事情上,会产生排他性,忽视很多其他原本很重要的事情。

  人类大脑的带宽是有限的,如果短期可见利益出现,大多数的带宽就会专注在这些事情上,人口问题作为长期变量,除非影响力日益清晰,否则很难挤占我们有限的大脑带宽,成为我们决策的重点。

  央行在论文里面提供了一个表格,进一步印证了《稀缺》里的说法。

  日本也好,中国也罢,几乎都是在进入深度老龄化的时候,才真正重视人口问题。而在这之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经济高成长,让人们忽视了人口风险。

  接受现实这就是当前的中国

  根据央行给出的曲线,中国经济和人口的相关性其实挺强的。

  经济增速见顶的时候,基本就是劳动力人口占比见顶的时候,随着劳动力的下滑,经济增速也开始放缓。

  根据央行提供的数据,2000年以前,劳动力数量对经济的贡献还能在10%以上。

  但到了2015年,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已经是0了。

  以当前的各要素情况测算,未来十四五的潜在产出增速,都在6%以下。

  潜在产出是什么?

  在不引起通货膨胀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最大产出,这是理想的状态,实际GDP应该都比这个低。

  经济增长放缓,老龄化不断严重,养老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央行提供了几个解决方案:

一来放开生育、移民等政策来改善人口结构;

二来是用资本积累和扩张来攫取更高的资本收益。

  移民问题,这个对当前的中国来说可能还比较困难,放开生育限制也许我们即将看到。

  关于资本积累和扩张,中国目前碰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日本海外资产很多,多到已经是日本GDP的两倍以上。

  资产多不算本事,日本海外资产多,收益率也高。

  据央行的数据,日本每年从海外带回来的资本收益能够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4%左右,这笔钱成为其养老的重要资金来源。

  中国呢?

  据外管局最新的报告,2020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87039亿美元,较 2019年末增长11%。

  9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和日本的体量其实差不了多少。

  可问题是,我们的资产收益率非常低。

  上面这张图很清楚,资产收益率很少能够超过3%,但负债收益率长期在3%以上。

  这什么意思呢?

  外国在中国投资赚钱的效率远高于中国在外国投资赚钱的效率。

  如果我们的收益率能做上去,对养老的压力其实会有很大的缓解。当然,这也许和中国对外的政策有关系,中国一般采取低息优惠政策来投资,这需要具体分析。

  因为各方面的不足,国家为了弥补养老问题,在2017年11月下发文件,决定按照10%的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以充分体现基本养老保险代际公平和国有企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3年过去了,2021年2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央企划转社保基金的股权价值已经达到了1.21万亿。

  接下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优质国企央企,划转社保基金,尤其是缺口大的地区。

  房价是关键、关键、关键!

  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想彻底解决生育问题,根除城市病,根除城镇化带来的避孕作用才是关键。

  而关键中的关键,也许还是房价。

  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最新的报告里,综合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是韩国,1.1的生育率水平,连续两年倒数第一。

  2020年,韩国首都首尔人口甚至32年以来首次跌破1000万大关。

  据统计,2020年韩籍居民登记人口为966.8465万人,外籍居民登记人口为24.2623万人,合计991.1088万人。这是首尔市人口时隔32年首次跌破千万大关。

  英国牛津大学人口学教授大卫·科尔曼曾警告,如果韩国不作出实质性改变,将成为全球首个消失的国家。

  韩国从1996年意识到人口问题,取消生育限制之后,到如今已经在政策端发力25年,可结果作用微乎其微。

  放眼全球,政策刺激能够见效的,只有俄罗斯比较好,其他国家,效果都一般。至多是延缓了人口进一步下滑,对增长作用不大。

  给政策还不生育?背后的根源往往是应对高房价。已无力、无心思在多生孩子身上。

  韩国这一点非常明显。

  大家可能没太注意,最近韩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首尔市长选举中,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吴世勋以57.5%的得票率力压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朴映宣。

  要知道,3年前,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党是横扫首尔,大幅领先竞争对手。

  这三年里,文在寅在外交上,在控制疫情上,甚至经济增长都有让国民青睐的表现,但唯独房价问题,怎么打也没用。

  据韩国房地产院发布的数据,文在寅政府成立后的3年零5个月间,首尔公寓实际交易价格上涨约63%。

  2020年,首尔市共有35个小区的挂牌价格上涨一倍以上;2021年,几个月不到首尔市住宅小区平均挂牌价又涨了19.91%。

  文在寅加征过囤房税、扩大过房产供给,但怎么做都像是火上浇油。

  有人说,这是反对文在寅的财阀们,通过操弄房价,整治文在寅。也许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最终结果,其实是让韩国民众更不愿意生孩子,让韩国人彻底打消生育幻想。

来源:央行工作论文来源:央行工作论文

  从韩国身上,我们看到,解决人口问题,不可能只从“人”本身出发,这是一个体系问题,从根儿上看,房价、教育成本等才是根源。

  央行在工作论文里,提到一句话很深刻,值得分享,央行说:

未来净消耗的老年人口占比逐步上升,社会总消耗逐步上升,这不仅将拖累经济增长。同时,还意味着,代表社会最大负担的老年人进入资产清算阶段(即老年人通过卖房、卖股票、卖债券来维持生活)。

  当卖房、卖股票、卖债券人口比例接近买房、买股票、买债券的劳动人口之时,这可能导致资产清算压力上升,资产价格承压。

  也就是说,到最后,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戴菁菁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9 炬申股份 001202 15.09
  • 04-19 瑞华泰 688323 5.97
  • 04-19 志特新材 300986 14.79
  • 04-19 正弦电气 688395 15.95
  • 04-16 华生科技 605180 22.3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