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消息,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主办的2020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今日在京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立足金融为民 弘扬科技向善 面向‘十四五’的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二级巡视员、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杨富玉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杨富玉表示,各国政府普遍将标准作为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支撑,以标准为桥梁协调发挥政府机构、标准机构、服务机构、企业和消费者的多方作用。同时,国际标准组织、国际金融组织、区域组织、社会团体都将标准建设作为其重要使命。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标准助力金融科技创新与多元治理
尊敬的李行长、王监事长、杨行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金融科技创新与多元治理”主题论坛,非常荣幸现场聆听各位领导专家的远见卓识,这对于我们做好“十四五”金融信息化、金融标准化规划工作,非常有帮助。
借此机会,围绕“标准助力金融科技创新与多元治理”,我谈三点认识,请领导专家们批评指正。
第一,标准是金融科技创新与多元治理的支撑手段
(一)近现代标准是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而生,并随着科技多元治理发展而兴
各国政府普遍将标准作为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支撑,以标准为桥梁协调发挥政府机构、标准机构、服务机构、企业和消费者的多方作用。同时,国际标准组织、国际金融组织、区域组织、社会团体都将标准建设作为其重要使命。
有关研究表明,标准化通过四个路径促进技术创新:一是标准化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对消费者透明度;二是标准化可以加速技术扩散,缩短技术应用的时间;三是标准化能够引导研发方向,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标准化是技术创新的内生要素,其设定条件就是技术创新的条件,下一步,金融科技也会充分学习、借鉴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一些实践;四是标准化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不仅有助于企业通过学习曲线来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加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有实证研究表明最优技术成为标准会促进技术进步,而次优技术成为标准反而会阻碍技术的进步,因此标准建设的监督管理非常重要,要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高度重视标准对金融科技规范和引领作用,一是将标准提升到战略高度;二是将标准作为金融科技监管的辅助手段;三是将标准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四是将标准作为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桥梁。
2020年,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评估报告,认为碎片化的数据标准和互联互通不足是造成当前跨境支付成本高、速度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发布《加强跨境支付:全球路线图的基石》,建议积极推广应用全球法人识别编码(ISO 17442标准)和金融业通用报文方案(ISO 20022标准),加快协调制定全球数据交换API标准和个人识别编码标准,提高数据质量和直通式处理水平。
(二)标准在我国已经上升为一种基础性制度安排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2015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要求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2018年,开始实施新《标准化法》,完善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法治化基础。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强化标准引领,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9次提到标准。
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标准在金融科技应用和包容审慎监管中的作用,建立金融科技发展指标体系,在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制定新技术应用、数据交换、安全风控等约70项金融科技标准,并以标准为基础,建立多元治理生态,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一是印发《金融科技产品认证规则》,将金融科技产品纳入国家统一推行的认证体系,以标准落地实施为手段,持续强化金融科技安全与质量管理,切实防范因技术产品质量缺陷引发的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着力提升金融科技守正创新能力和综合治理水平。
二是在金融云、金融APP、区块链等领域建立新技术金融应用自律备案机制,以金融行业标准形式明确新技术金融应用的基本安全要求,推动标准落地实施。在此基础上,指导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自律组织开展标准符合性自律备案,充分发挥自律作用,把好安全关口。
三是在网上银行服务、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应用、商业银行应用程序接口服务等领域,组织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推动金融相关企业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竞争上游的氛围,解决好金融消费者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进创新与规范协同发展。
四是加大金融业通用报文方案(ISO20022)、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等国际标准的应用推广力度,助力提升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国际化水平,支持金融市场更高水平开放。
第二,提升金融科技水平需要标准发挥更大作用
中央《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落实中央精神,金融科技急需在如下几个方面积极作为。
一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释放数据要素倍增作用,充分发挥数据在金融业价值链流转中对人才、资本等要素的乘数效应,加强跨行业、跨部门数据整合利用,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
二是提升金融普惠服务水平。
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经营模式、再造业务流程、丰富产品供给,推动法定数字货币、数字融资、数字函证、数字资产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熟完善,提高金融服务的触达能力。扩大金融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率,构建以安全为前提,以百姓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实现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促进金融服务融入双循环新格局。
畅通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沟通渠道,扩大金融服务普惠性,助力中小微企业更便利地接入国内资金融通的“内循环”,依靠创新驱动推进内涵型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全球有效配置资源,管理和对冲金融市场风险,合法合规进行跨境数据流动,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
面对金融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必须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切实解决好面临的网络安全、更公平的市场竞争、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数据权益归属、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协调等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需要以高标准支撑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
第三,齐心协力推进金融标准建设
一是多元供给金融标准
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金融数据、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标准研制。以金融安全、金融治理、金融消费者保护为重点,加强公益性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强化金融团体标准监督管理,规范金融团体标准有序发展,扩大先进适用团体标准供给;充分发挥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效应,增强企业标准创新活力。但是金融科技标准,也要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尤其是金融团体标准必须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这样的金融团体发布,希望广大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依法合规开展金融团体标准化活动。
二是协同实施金融标准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事实证明,标准化水平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作用。完善金融科技标准化服务业市场机制,壮大标准研制、检测认证市场主体,扩展服务边界,营造政策环境,推动金融科技标准化服务业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发挥企业在标准实施中主体作用。发挥行政监督检查、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方作用,推动金融机构提高标准化意识,落实金融消费者保护要求,主动自我声明公开产品服务所依据标准的编号和名称。积极探索开展企业标准良好行为评价,不断完善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进金融服务标准化、品牌化。
三是不断提升国际标准参与水平
坚持开放融合、互利共赢,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今年9月,首个由我国专家召集制定的ISO金融服务标准《银行产品服务描述规范》正式发布,增强了我国专家做出更大贡献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协调各方做好移动支付、区块链、绿色金融等多项国际标准牵头编制工作。积极探索以标准“走出去”,带动服务“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和全球产业链,促进我国企业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
积极推广应用国际标准,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支持金融高水平开放,便利跨境贸易和金融交易。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是在G20支持下,按照国际标准为法人分配的唯一识别编码,是企业走出去的“法人护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认可度和信任度。当前,全球数字经济、数字化发展背景下,全球法人数字化的识别更为重要。为进一步推动全球法人识别编码在我国的应用实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编制发布《全球法人识别编码应用实施路线图(2020-2022年)》。希望各有关单位积极实施路线图,到2022年底前,在我国跨境服务领域,建立LEI的应用生态,我国LEI码拥有量将达到10万个,基本建成跨境法人信息服务平台和数字认证平台。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未经嘉宾本人确认)
责任编辑:潘翘楚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