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圆桌对话二

2018年中国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圆桌对话二
2018年11月30日 17:3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1月30日消息,由《当代金融家》杂志社、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蚂蚁金服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时代中小银行金融科技与风险防控”。江西银行副行长蔡小俊、厦门国际银行首席信息官王鹏举、南京银行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叶照、汇法网北京营销中心总经理王倩在峰会上进行了圆桌对话。

  以下为对话实录:

  廖文义:内容很精彩,但是时间有限制。第二个环节就是圆桌的对话和发言。下面有请江西银行蔡小俊副行长,厦门国际银行首席信息官王鹏举,南京银行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叶照,汇法网北京营销中心总经理王倩,请四位嘉宾上台。

  四位嘉宾当中有的是银行的,有的是在银行专门做科技信息系统的专家,也有一些数据科技公司的老总。所以银行和数据科技公司的关于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来助力银行业务的发展,就这些话题我们来进行一些交流。

  下面按照顺序每人讲5分钟。先请江西银行的蔡行长先讲。

  蔡小俊:可能不用5分钟,这是一个金融科技里面银行的实践,作为我们一个地方城商行,特别是今天上午听了科技公司的先进技术,包括这些同业他们已经得到了很充分的,或者是很高级的一些运用,那么作为我们一个地方城商行,我们怎么在金融科技的应用上面做一些改进和探索呢?我们江西银行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内地的一个城市商业银行。我们很明显的特征,我们是服务地方,服务小微,服务居民。那么跟金融科技的关联,可能是在近年才开始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原来的对象多数是中小微的商户。他们对我们的服务业非常的满意。我们的居民,我们的网点就靠在他家边,他可能经常会到我们这里来办业务,很熟悉,会有这样的一个天然的一种联系吧。所以我们还是作为城商行,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还不能完全脱离我们原有的这些客户。特别是在科技的发展,我们也是做了很多的探索,这些技术我们做了一定的应用,也做了一定的创新,比如说居民的出行,我们用手机支付过地铁,用手机APP可以上公交,这是科技方面的。可是一方面还有大量的客户,他要用存折,我们在网点把我们机器做了很大的改造,功能什么都有,买理财、买基金都可以。但是我们经常网点老是提出来,最好那个机器人还能查一下存折,最少存折还能取现,经常提出这样一些诉求,所以在这一块我们在整个城商行这样一个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我们还是要兼顾到原有的那些传统的,我们中层客户的一些照顾,如果光是这些客户的话,不足以支撑我们未来的业务发展,所以我们在金融科技方面也要做很多的创新。我们公司的业务也存在一些传统的,跟我们平台紧密关系的一些客户,他现在有很多的科技的需求。比如说医院,原来我们中层的客户结算存款都在我们这里,但是他现在需要相应的系统科技化的建设,必须要跟上,要不然我们客户就跑掉了。那么如果我们上了这个,我们可能用这套体系去营销其他不是我们的医院,不是我们客户的学校,校园的一卡通,所谓金融科技这些运用的话,其实目前我们还是在逐渐结合着我们现有的客户,还有一些客户的新的需求、新的变化,新的引入,我们在做推进。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作为内地城商行,还有一个比较困惑的问题,就是这些高科技我们都想要,可是高科技人才很难要得到。可能这个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原因,包括高校和科技行业的高校,都是在北上广深比较多一点,在我们内地要想吸引高端的科技人才,确实难度很大。第二,科技在我们内部考核体系里面,其实我们是作为一个中后台的部门,整个可能还没有转变到科技作为驱动在行内的一些地位,可能功能已经需要了,不是需求已经到了,但是到他整个的考核,对他的激励,他的薪酬,他的体制,还没有。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也在做探索,我们已经做了一部分的推介,我们准备在深圳建一个金融科技实验室,通过这样的一个机制来打破我们原有的体系,如果在现有的体系打破的话可能比较难。我们想通过这个实验室的机制来吸引人才,也来打通我们本身科技人才在行内的薪酬也好,体制也好,我就讲这么多。

  廖文义:刚才江西银行的蔡行长介绍了江西银行在零售方面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来发展业务,江西银行原来是南城银行的基础上组建而来的,也是最近刚刚在香港上市,也是发展势头非常好的一家城商行。下面有请厦门国际银行的王总来介绍一下。

  王鹏举:我们最近刚刚出版了一本叫《中小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与实践》,银监会的丛书,银保监会的丛书,厦门国际银行是一个跟绝大多数银行不一样的,我们是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当时我们现在的书记,当时在厦门工作的时候为我们开业剪彩,所以是比较早的。我们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还有海西,沿海的经济发展区域网点。我们是2013年改制成城商行。今天我们也参加了闽都中小银行教育发展基金,参与了本次活动的协办。我们是在城商行里面国际化程度应该是最高的,我们是在澳门,有控股澳门国际银行,2017年在香港并购金融银行,这样我们在澳门、香港、大陆,这是我们主要的经营范围,经营区域。国际化的另外一个层次,我们是IT跟业务运营,也就是说澳门、香港、大陆是不同的法人机构,但是所有的IT系统,所有的业务领域是统一由我们厦门来做的。这样的话就是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应用提供了非常强大的能力。我们银行,IT业务人员的占比,我们看银监会每年报的材料,我们占比是在在中小商业银行里面,我们占比是9%左右,有时候高一点,有时候低一点,我们跟股份制经常交流,这个比例还是非常高的,基本上在城商行里面处于非常领先地位的。我们这几年科技引领是我们发展的战略,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相关金融科技的创新机制,我们设立了金融科技的项目基金,设立了奖励基金,设立全行金融科技项目的孵化办公室,实验室,另外还有一个领导小组,我们参照金融科技公司的项目开发模式,也就是说,组成项目小团队,这样提出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有业务,可以有技术,有IT,整个团队运作,因为金融科技公司,IT同事的占比差不多是50%以上,50%到70%,但是我们基本上会在我们创新项目团队基本上也是类似的占比。所以项目是业绩导向,但是在创新的初期有一个容忍度,这样的话最终成功是通过了奖励来进行激励。这是有关的创新机制。

  在创新应用方面,我们在业务层面我们有两个生态圈,一个是金融生态圈,金融生态圈主要是公司业务,正在打造的有三个平台,为核心企业提供银企直联相关的金融服务。主要提供现金管理支付,主要是与供应链企业为核心为主,做供应链金融。在零售生活圈,主要是零售个人金融跟小微金融,以综合服务为目的,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主要是跨境生活服务,跨境消费,这是我们的特色,因为我们港澳这块的特色是这样的。在小微这边我们主要是提供小微的服务。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我们现在人工智能主要用在智慧网点、反欺诈跟风险预警,另外就是智能化运营,科技智能化运营。区块链我们做的是公益慈善的项目,我们基于大数据所有的技术应用,主要是在精准营销跟风险模型,云计算主要是私有云,私有云的目的希望技术团队能够掌握核心技术。我们未来是第一次开放API,另外就是合作,跟产品方,跟模型方,跟金融科技公司来进行合作。希望通过开放的API把相关的金融服务提供给产品。

  叶照:各位来宾下午好,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普惠金融各家都在做,这个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所有的客户都平等的享有金融的便利服务的权利,普惠金融能够打破“二八定律”,传统的金融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在于科技创新助推的一个开放共享的体系的形成。开放共享体系有两个方面,第一,由云计算、大数据等等这些创新科技所构建的一个科技,其实我们很多的客户,他往往也是互联网的客户,那么互联网客户他的交易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金额小,笔数多,突发性强。怎么应对呢?互联网企业所使用的这些创新技术,这种能力我们必须在这种共享开放方面要具备。更重要的是一个金融服务的模式,我们都是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就是我们的资金是有限的,规模是有限的,这样就限制了我们对普惠金融服务,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平台去连接大家,使大家形成一种合力,这样使我们普惠服务能够更加的深入,更加的普及。那么基于这样战略的考量,我们行去年11月份上线的平台,是首家多法人的分布式金融的云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干什么呢?我们这个平台是开放广大中小银行在科技、产品和技术上的一个共享,一方面是可以帮助广大中小银行解决互联网业务发展短板的问题。

  同时它能够提升我们普惠金融服务的一个规模效应,还有一个市场的响应速度,更重要的可以集成我们的地域资源优势。通过这个平台就可以更好的为我们的普惠金融服务,我们这个平台是怎么实现这个服务的呢?其实要从我们的工作模式来看,我们是“1+2+3N”,“1”,是1个建立的平台,虽然我们南京银行建立了一个平台,“2”,其实就是我们使用了阿里云的技术,还有蚂蚁金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PaaS层面的技术。这是2个互联网企业的一个前沿的技术。“3N”,一个是应用场景,衣、食、住、行、产、教、销这些场景,当然了这是我们的规划,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这个场景。第二个N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连接的银行,我们南京银行发起了一个俱乐部,里面有140家银行。第三个N,就是电商、旅游、快递,这些行业平台,从“1+2+3N”这个上面来看,这个平台是连接了银行和行业的主要的互联网行业平台的一个连接器,通过这个连接器可以整合合作银行和主要行业的平台的资源,实现资源的集成,信息的汇集,从而更好的与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的科技企业进行融合,形成一个生态圈,去为我们普惠金融的客户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服务。我们这个平台上线之后,到10月底的数据,我们的客户达到了650万,账户超过了1577万,累积放款576亿元,贷款余额是268亿,目前每天交际笔数150万,如果没有这个平台,传统的像中小银行的传统的平台是无法想象的这个数据。也就是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谢谢大家。

  廖文义:刚才南京银行介绍了他们的科技金融的一些做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也可以分享,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下面有请汇法网北京运营中心的总经理王倩,王总,介绍一下公共信用大数据如何助力银行风险创新升级。

  王倩:谢谢。各位专家老师,大家下午好,对于汇法网可能大家很少通过这种会议上听到,或者是见到我们。但是可以说在座的各位针对于风控方面可能直接或者是间接的都跟我们有合作。因为汇法网是从2009年就开始做公共性数据收集了,目前是全国最大的公共信用大数据库。随着监管的要求,还有就是宏观经济的改变,我们银行的业务也在发生一些调整。我们现在在零售,消费金融,还有一些小微企业,这方面在这些领域开始发力,传统风控的方式,可能不适用于现在的业务场景,汇法我们接近10年的时间一直从事着公共信用数据这一块,我们一直是十年的时间做一个老师本分的一个数据原材料的提供商。

  我今天分享的是公共信用大数据如何助力银行风控创新升级,信用风险,银行经营主要是对风险的管控,信用风险对于银行各个风险,就是在银行风险有接近60%的比重。信用风险也需要依托于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汇法也是接近十年一直做这块,我们获得了国家首批国家信用服务机构的试点单位,近期刚获得的。可以说我们目前合作100个大银行里面,近十年的时间我们是积极的参与在金融科技,积极的参与其中,我们是参与者。今天讲一下汇法近几年的一些发展,我们虽然只是一个原材料的提供商,但是我们只从事司法方面,司法方面的数据,可以说就像一个白菜、大米这样的原材料,我们汇法参与其中,我们针对于这块数据的处理,我们是非常专业的,因为司法数据它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创始团队是律师,我们有一个专业的法律编辑部,我们会对数据结合各个金融产品,我们去做一些定制化的提供,包括很多银行不同的场景,我们一直联合他们做一些沟通研究,做一些符合业务场景的标准化的一个数字的接口。我们目前针对司法数据这块有60多个接口,都是针对于不同银行实践做出的一些接口。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信用经济,大家一直都是有一个这样的比喻,诚信是金,诚信是金之前只是一个比喻,但是随着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对于守信的一些奖励,还有对失信的一些惩戒,可以说以后它就是一个财富,对于信用方面。汇法他虽然是做司法数据,我们是只从事这块,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年的这种专业,后期我相信随着我们这十年的积累,我们会更好的为银行转型做好服务。

  廖文义:谢谢王总。刚才银行和数据公司都各自在5分钟之内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下面我们有一个对话的安排,我提两个问题,每个人思考一下,第一个问题,就是银行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来提高客户的高效的金融服务的体验。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金融科技企业如何帮助银行来提高发展水平,特别是目前转型遇到的瓶颈,这个话题整个一天的会议都是在谈这个话题。对于我们中小银行来说如何引爆金融科技,紧随追赶金融科技,插上金融科技的翅膀,来实现我们理想的目标。就这方面请发表各自的意见。

  蔡小俊:其实今天这个主题,包括很多嘉宾已经把这个很好的工具跟技术方案都提供了。作为我们中小银行来说,确实是面对这样一个形势,一个我们现有客户的,慢慢退出金融舞台,我们对新的客户,生产在互联网上客户的这样一个吸引,或者说让他成为我们的客户,其实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在这一块即使是中小银行,我们也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借助我们科技公司输出的一些技术,把金融科技注入到我们内部的体系里面,注入到我们风险防范的体系里面,也增进客户的这种体验,也来吸引维护年轻的群体的客户,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也一定会得到大家这样的一些科技公司的支持。我是从这个角度讲一下。    

  王鹏举:其实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在金融科技时代,面临的挑战其中有两个最基本的,就是技术能力,另外一个就是数据,因为你不可能像工商银行建行自己去开平台。所以数据不能像他一样的,所以数据之间决定了模型,人工智能技术,技术能力,数据能力是中小商业银行相对来说是金融科技时代相对来说的一个短板。所以很明显,对于我们来说,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一个要跟金融科技公司做场景的对接。这是一个方面。一个是基础技术服务,另外一个就是模型服务,数据服务。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方面。通过开放API的方式,就是把银行的服务开放给科技金融公司,开放给场景,这是我们银行,银行的风险控制,因为银行对监管来说,银行必须具备核心风险控制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基于这些技术,基于这些技术来发现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从产品的角度来说,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他不可能介入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我们必须跟场景来进行合作。蔡小俊:双方是物理的合作,未来一定是这样的,银行有它的特色,金融科技公司也会存在,现在互联网金融泡沫,现在是处于一个新的变革的时期,但是最终大浪淘沙,有核心能力的将会永存。

  叶照:我很赞同王总的话,总结的非常好。刚才讲金融科技公司,中小银行突破互联网的瓶颈,我想从另外的角度讲,恰恰做好一个中小银行和我的互联网生态的一个连接器,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平台已经介了百度、网易、支付宝、平安普惠等等20家的头部的互联网平台公司,我们中小银行可以借助这个平台直接就可以去进行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客户的获取和互联网客户的服务。他们就不用自己去做这个事儿了。我们行现在投入了1亿的资金,每个行都这么做不是很经济,效率不是很高,这样对我们整体来讲,以此来看待金融科技公司可以扮演这种角色去帮助大家打通这块,对科技金融更好的服务。我们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去提升我们自身的服务能力,去提升我们的客户体验,我刚才讲的是ABCD的D,就是阿里云和蚂蚁金服给我们提供的分布式服务的能力,微服务和分布式处理,我想讲一下对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应用现在有丰富的外部数据资源,还有我们进行过数据治理的内部的数据资源,把这两部分的数据资源进行一个很好的整合,就能帮助我们提升我们的精准营销客户服务能力。就是让产品找客户。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或者觉得其他行或者有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如果想引进的时候,肯定要根据客户模型进行分析,那么我的产品经过大数据分析,它能够推销给每一位客户,可以通过大数据去实现。另外一个可以让客户找产品,现在我们行,在我们的大堂里面有一个人脸识别,我们的客户进入到我们的网点之后,我们就可以识别他,然后给他推荐,他要使我的产品,要匹配一个客户经理。所以就是通过大数据实现产品找客户,客户找产品。华为讲的云计算,这也是很好的风控措施,这是整体可以用大数据分析。

  王倩:我觉得数据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数据非常重要,高质量的数据,全面的数据是尤为的重要,我们这十年就从事每一个领域,就是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还有应用方面可能是做的行业里面的翘楚。我觉得银行目前第一个方面我们要求科技方面,人才方面的一些需求,第二方面我们需要对于数据高质量的要求,我们汇法网大家都知道这些数据是公开的,如果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采集的话,我们把它收集过来,找一些专业的人去解析,我们可能会浪费很多的精力在这里面。术业有专攻。所以我们的收集应用可以说更好的可以给咱们金融科技提供更好的服务。谢谢。

  廖文义:实际上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新的现象,从2014年、2015年以后,科技公司干金融,随着2016年、2017年这两年的发展,到了2018年,就是今年,随着强监管,去杠杆,强监管这么一个态势,现在科技公司是干金融的,这个符号又开始减少了,甚至我不是干金融的,我就是干科技的,只不过是一个金融科技公司,这是一个走向,还有一个银行是自己成立科技公司,包括这些四大行,还有一些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自己干金融科技公司,直接有平台,有客户,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银行的战略发展和客户群,需要一种什么样的金融科技来帮助客户提高体验,解决效率和规模的问题。因为金融科技干金融,金融要监管,凡是金融都要纳入监管,这个要求很高,很多金融科技公司达不到。包括阿里巴巴也好,包括京东也好,包括其他的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好,就是干金融科技,给金融科技赋能,帮助银行解决系统性的问题。银行本身现在也有实力,也意识到金融科技的重要,自己成立公司。我们讲的中小银行,北京银行达到3万亿之后,其他的城商行都是在8000亿、5000亿,甚至还有几百亿,小得不能小的小银行,小银行也没有那么多的投入,所以给金融科技公司带来了商机。所以今天我们听了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介绍,可以系统为小银行解决各方面的系统需要,场景需要。我觉得这是一个在强监管的形势之下,金融科技公司和银行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小银行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公司的实力和分工来帮助我们来实现转型。所以我觉得通过这样的对话和论坛的开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这个市场的发展,谢谢各位。

  下面还有两位重要嘉宾要进行演讲。下面有请广东华兴银行的行长,吴洪涛行长来上台演讲。广东华兴银行是广东改制重组以后的一家银行,在这几年发展非常快,非常好。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赵子牛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18 紫金银行 601860 3.14
  • 12-06 华培动力 603121 --
  • 12-04 爱朋医疗 300753 --
  • 11-22 新农股份 002942 14.33
  • 11-21 隆利科技 300752 20.8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