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联想工厂急需一颗螺丝钉,管理者会怎么办?

如果联想工厂急需一颗螺丝钉,管理者会怎么办?
2022年12月10日 12:04 睿见Economy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通过供应链的智能控制塔系统,即使是急需一颗螺丝钉,管理者都能在系统内的几千家供应商中快速地找出有货的那家供应商,库存量是多少,并且可以迅速调集到自己的库房里边,快速响应生产的要求。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暨第二十二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于12月10日-11日在北京举行,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出席并演讲。

  当前,一方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正踏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未来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

  作为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克服挑战、保持韧性、危中寻机、开拓新动能呢?杨元庆称,正如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到的,我们应该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促进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建设数字中国。

  “回顾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唯有制造业强,才能助力国家穿越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格局和周期,不断前行”,他强调。

  杨元庆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制造业,而且还拥有出色的成本和效率的优势,具备强大的韧性和抗风险的能力。而在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5G、人工智能等前沿智能科技的领域,经过近些年的耕耘发展,中国不仅积累了丰厚的技术创新的成果,并且在海量数据、丰富应用场景等方面还具有比较的优势。

  “一旦这些先进的智能科技跟规模庞大的中国制造相结合,让中国的数字经济植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厚重的基座当中,就能够相互作用、深度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效率红利、创新红利、质量红利,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从而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出强有力的新动能”,他说。

  那么如何促进数实的融合?如何促进中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呢?杨元庆称,中国数字经济的产业可以说生态繁茂,其中有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有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也有不同类型的软硬件企业等等。大家处于产业链中的不同的位置,承担着不同的赋能的责任,而联想在这其中算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因为我们既是实体经济,是科技制造企业,同时又是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来提供新IT赋能的企业,“可以说我们是一家双实融合的企业”。

  他所指的“双实融合”,一个“实”是,作为高科技的制造企业,联想既是业内最早启动智能化、绿色化供应链转型的企业之一,也是业内少有的具备了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经验的制造企业。

  杨元庆介绍,目前联想在全球拥有30多家制造基地,分布于中国、匈牙利、阿根廷、巴西、印度、墨西哥、日本和美国等地。而仅仅在中国,就在合肥、武汉、深圳、天津,还有重庆,可以说是东西南北中,都布局了重要的制造基地。通过自有工厂加上外包生产的混合制造模式,通过联想的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运营原则和能力,实现了灵活、高效、韧性的全球供应链的管理。

  而早在2011年,联想就启动了自身的智能化转型,通过自研技术和解决方案,建立起了覆盖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尤其是在制造和供应链的环节,凭借端、边、云、网、智的新的IT架构,实现了需求预测的智能化、排产的智能化、制造物流环节的智能化、质量管理的智能化,以及绿色低碳等多维度的管理目标。

  此外,联想还与供应链上下游的200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了数字化的协作平台。通过这个协作平台,也就是供应链的智能控制塔系统,即使是急需一颗螺丝钉,管理者都能在系统内的几千家供应商中快速地找出有货的那家供应商,库存量是多少,并且可以迅速调集到自己的库房里边,快速响应生产的要求。这套智能化、高效灵活的全球供应链管理的体系是联想应对外部的重重挑战、实现业绩逆势增长的坚强后盾,也是我们领先于行业的骄傲。

  “今天联想第8次入选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位居第9位,是中国,也是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也是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杨元庆说。

  另一个“实”说的是联想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新IT的解决方案提供赋能。联想从2019年开始,就启动了智能化变革和服务导向的转型。围绕新IT加大投资布局,加快技术创新,调整组织架构,致力于成为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的引领者和赋能者。

  一方面,联想不遗余力地推进自身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从打造集团的数字底座,建设大数据平台、联想大脑等技术中台,到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智能运营和模式创新,全方位支持业务的增长与能力的建设。另一方面,以内生外化的方式,把自身转型过程中所积累的创新技术成果、对制造业场景的理解以及转型的经验与能力打造成了积木式的通用解决方案,并且结合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的特殊需求来搭建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从而提供从转型咨询到方案设计,再到实施部署和持续运维在内的全周期的服务。

  “我们力求把自身打造成一家实体经济的平台型的企业,从而能够发挥覆盖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新IT的能力,为产业链的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和行业企业来转型赋能”,杨元庆表示。

  杨元庆举例说,在赋能行业企业方面,联想为各类实体经济的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IT的赋能。比如说某头部动力电池厂商是联想始于信息化时代的长期合作伙伴。近几年,他们作为新能源科技的领军企业,业务量迅猛增长,老IT系统不堪重负,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尽管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使这些升级成为可能,但其复杂性也让这场升级变得超级的艰难。而作为从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IT企业,联想对于业务高速扩张时期所遇到的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挑战,具有深刻的体会和转型的经验。结合其具体的难点、痛点,我们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智能化转型的规划咨询,还提供了成熟的智能运维平台以及云灾备、双活数据中心等解决方案,一路陪伴他们完成了新IT基础架构的整体升级。

  到目前为止,联想的新IT解决方案已经在像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未来汽车、南方电网、宁德时代等近千家大型行业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助力每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助力了中国实体经济,尤其是庞大的制造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企业家朋友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尽管面临百年未有之大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多重挑战,但是我们相信,危机孕育机遇,这也正是我们开拓创新、重塑竞争优势的历史机遇期”,杨元庆称,中国企业要把握住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动数实融合的战略方向,发挥好自身的优势,保持创新与活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元庆: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再次参加我们《中国企业家》的年会。转眼又是一年的岁末,新年即将到来。站在辞旧迎新的时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仍然感受到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动力不足,而反复的新冠疫情、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国际地缘政治危机等等挑战,让全球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我们正在踏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未来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围绕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开拓和强化中国经济的新发展动能。

  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挑战、保持韧性、危中寻机、开拓新动能呢?我认为正如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到的,我们应该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促进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建设数字中国。回顾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唯有制造业强,才能助力国家穿越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格局和周期,不断前行。

  今天的中国已经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制造业,而且还拥有出色的成本和效率的优势,具备强大的韧性和抗风险的能力。而在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5G、人工智能等前沿智能科技的领域,经过近些年的耕耘发展,中国不仅积累了丰厚的技术创新的成果,并且在海量数据、丰富应用场景等方面还具有比较的优势。一旦这些先进的智能科技跟规模庞大的中国制造相结合,让中国的数字经济植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厚重的基座当中,就能够相互作用、深度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效率红利、创新红利、质量红利,赋能我们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从而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出强有力的新动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促进数实的融合?如何促进中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呢?下面我就结合联想自身转型和赋能行业企业转型的经验分享一下我们的看法。

  中国数字经济的产业可以说生态繁茂,其中有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有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也有不同类型的软硬件企业等等。大家处于产业链中的不同的位置,承担着不同的赋能的责任,而联想在这其中算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因为我们既是实体经济,是科技制造企业,同时又是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来提供新IT赋能的企业。所以可以说我们是一家双实融合的企业。

  先来说一说第一个“实”。作为高科技的制造企业,联想既是业内最早启动智能化、绿色化供应链转型的企业之一,也是业内少有的具备了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经验的制造企业。目前联想在全球拥有30多家制造基地,分布于中国、匈牙利、阿根廷、巴西、印度、墨西哥、日本和美国等地。而仅仅在中国,我们就在合肥、武汉、深圳、天津,还有重庆,可以说是东西南北中,都布局了我们重要的制造基地。通过自有工厂加上外包生产的这种混合制造的模式,通过我们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运营原则和能力,我们实现了灵活、高效、韧性的全球供应链的管理。

  而早在2011年,联想就启动了自身的智能化转型,通过自研技术和解决方案,我们建立起了覆盖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尤其是在制造和供应链的环节,我们凭借端、边、云、网、智的新的IT架构,实现了需求预测的智能化、排产的智能化、制造物流环节的智能化、质量管理的智能化,以及绿色低碳等多维度的管理目标。

  此外,我们还跟供应链上下游的200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了数字化的协作平台。通过这个协作平台,也就是我们供应链的智能控制塔系统,即使是急需一颗螺丝钉,管理者都能在系统内的几千家供应商中快速地找出有货的那家供应商,库存量是多少,并且可以迅速调集到自己的库房里边,快速响应生产的要求。这套智能化、高效灵活的全球供应链管理的体系是联想应对外部的重重挑战、实现业绩逆势增长的坚强后盾,也是我们领先于行业的骄傲。

  今天联想第8次入选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位居第9位,是中国,也是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也是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

  我说的第二个“实”说的是联想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新IT的解决方案提供赋能。今天,ICT的信息通信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过去有终端服务器、本地数据中心和像ERP、CRM等本地应用所组成的传统的信息化,进入到了由端、边、云、网、智,新IT技术架构所支撑的新的数字化、智能化阶段。同时,行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硬件设备,而是包括转型咨询、实施运维在内的全方位的服务,是对行业场景与需求的深刻的理解,是高效灵活的算力基础设施,还有可复制的转型标杆示范。因此联想从2019年开始,就启动了我们的智能化变革,还有服务导向的转型。围绕新IT我们加大投资布局,加快技术创新,调整组织架构,致力于成为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的引领者和赋能者。

  一方面,我们不遗余力地推进自身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从打造集团的数字底座,建设大数据平台、联想大脑等技术中台,到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智能运营和模式创新,全方位支持业务的增长与能力的建设。

  而另一方面,我们以内生外化的方式,把自身转型过程中所积累的创新技术成果、对制造业场景的理解以及转型的经验与能力打造成了积木式的通用解决方案,并且结合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的特殊需求来搭建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从而提供从转型咨询到方案设计,再到实施部署和持续运维在内的全周期的服务。现在联想已经成为一家业务覆盖了新IT全要素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也是越来越多企业所信赖的新IT伙伴。

  今天,作为ICD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联想在全球拥有生产制造内的供应商上千家,其中中小企业约220家,而专精特新的企业就达到了45家。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双实融合的链主企业的责任,赋能实体经济的智能化转型,我们力求把自身打造成一家实体经济的平台型的企业,从而能够发挥覆盖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新IT的能力,为产业链的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和行业企业来转型赋能。

  举一个例子,我们就助力我们的供应商合作伙伴之一GE科技打造了高效协同的供应链智能化的转型方案。通过引入智能排产等技术和系统来帮助他们把计划运作的周期缩短了一周,客户订单及时交付率提升了30%,生产工单的制作效率提升了30%,物料齐套及时率提升了50%,大大实现了降本增效。我们还帮助产业链上的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专精特新的企业来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发展。比如我们为武汉一家叫做攀升鼎承科技的公司规划了他们的新园区,并落地了生产线的流程、信息化的生产系统和物流体系等,助力他们达到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标准。

  在赋能行业企业方面,联想为各类实体经济的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IT的赋能。比如说某头部动力电池厂商是联想始于信息化时代的长期合作伙伴。近几年,他们作为新能源科技的领军企业,业务量迅猛增长,老IT系统不堪重负,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尽管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使这些升级成为可能,但其复杂性也让这场升级变得超级的艰难。而作为从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IT企业,联想对于业务高速扩张时期所遇到的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挑战,具有深刻的体会和转型的经验。结合其具体的难点、痛点,我们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智能化转型的规划咨询,还提供了成熟的智能运维平台以及云灾备、双活数据中心等解决方案,一路陪伴他们完成了新IT基础架构的整体升级。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新IT解决方案已经在像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未来汽车、南方电网、宁德时代等近千家大型行业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助力每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助力了中国实体经济,尤其是庞大的制造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企业家朋友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尽管面临百年未有之大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多重挑战,但是我们相信,危机孕育机遇,这也正是我们开拓创新、重塑竞争优势的历史机遇期。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握住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动数实融合的战略方向,发挥好自身的优势,保持创新与活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13 华密新材 836247 8
  • 12-12 通力科技 301255 37.02
  • 12-12 源杰科技 688498 100.66
  • 12-12 合肥高科 430718 6.5
  • 12-12 凯华材料 831526 4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