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保江:要着眼于解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四类主体

韩保江:要着眼于解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四类主体
2021年01月26日 17:03 新浪财经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1月26日下午,“新浪财经金麒麟论坛月度研讨会-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发布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进行了分享。

  “怎么在历史逻辑当中,去找到我们今天发展的着力点,或者是找到我们今天发展要坚持的东西。在分析中国过去发展的过程当中,这40年能实现重要的发展,我理解就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或者叫改革,解放了中国人的积极性,解决了中国人的发展问题。”韩保江说。

  在韩保江看来,从经济增长或者从经济发展动力的视角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无非是靠四个主体:民营经济、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国老百姓。韩保江进一步介绍:

  第一个主体,是民营经济。几十年的改革,千方百计地解放了市场主体,这个市场就包括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的发展,这个里边也包括外国资本和外国企业的发展。

  第二个主体,是国有企业,传统的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到现在的股份制企业,不断地由过去的行政化向市场化转换。

  第三个主体,就是地方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的方式,激活了以中国基层的县政府为代表的中国各级官员的发展热情,这个发展热情除了给他们更多的放权,关键是给他们很明晰的激励目标或者是激励手段。

  第四个主体,是中国的老百姓。解放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欲望或者是消费的能力。

  “中国的经济发展说到底就是这四类主体,因此,我们讲经济政策分析,还是讲改革的着点,从历史的逻辑来看,不管是今天的发展还是未来的发展,仍然应该把着力点放在怎么解放这四类主体上。”韩保江说。

  韩保江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预测也好,分析问题也好,还是要把解决什么问题的着眼点找清楚,绝不能“用见物不见人、见模型不见人”的分析,要考虑怎么样把中国当下这几个经济建设的参与者、形成经济动能参与者发展的积极性,好好地理顺。

  “我们过去几十年发展,政府也好,机构也好,民间也好,总是在用发展的热情或者发展的信心带来预期的效应,这是过去几十年发展宝贵的财富。未来不能给这几种人提供稳定的预期,没有一个稳定的发展预期的环境,要想实现很好的发展是很困难的。”韩保江说。

  韩保江表示,无论是理论也好还是政策也好,都要着眼于怎么让参与经济发展的这种市场主体和人群,让他们的投资积极性、消费积极性、改革积极性、创新积极性解放。

  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老师好,非常高兴今天来参加周天勇教授的这个实验室研究报告发布的讨论会。

  我非常赞成前面几位专家的发言,提出了很多观点,特别是天勇教授在报告当中对2020年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总结和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特别是我很欣赏他在政策建议部分,以改革作为一个关键词去分析改革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来探索下一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手段或者方法,应该从哪儿入手的结论,我感觉非常有启发。

  刚才王行长包括吕炜校长、宪春部长,包括贾院长的发言,我都觉得非常有教益,而且大家从不同的维度去讨论中国的增长问题。我也想做一个简要的回应,也等于是抛出一个观点。

  我总觉得我们在思考今天甚至是明天发展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还是要对我们过去的发展经验,特别是过去这40多年中国快速发展的经验的总结,我觉得仍然是思考未来中国经济保持一个怎样的发展,或者如何实现这样发展的一个问题。

  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当中,他在讲到“十四五”我们确立的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阶段的关系的时候,讲了三个逻辑,这三个逻辑实际上对我们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从理论层面,我觉得意义还都很有启发。

  我们首先就讲历史逻辑。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怎么样在历史逻辑当中去找到我们今天发展的着力点,或者是找到我们今天发展要坚持的东西。我们在分析中国过去发展的过程当中,实际上这40年最重要的发展,我理解就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或者叫改革,解放了中国人的积极性,解决了中国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把中国人划成几类,从经济增长或者从经济发展动力的视角来看,无非是几种人。

  首先,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展,重要的是几十年的改革,千方百计地解放了市场主体。这个市场主体无非一个就是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的发展,这个里边也包括外国资本和外国企业的发展,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私有制经济充分发展的问题。

  第二个主体是国有企业,传统的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到现在的股份制企业,它不断地由过去的行政化向市场化转换,这是应该说过去中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第二个主体。

  第三个主体很鲜明,就是解放了地方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的方式,激活了广义上以中国基层的县政府为代表的中国各级官员的发展的热情,这个发展热情除了给他们更多的放权,关键是给他们很明晰的激励的目标或者是激励的手段。

  第四个主体是解放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欲望或者是消费的能力。

  中国的经济发展说到底就是这四类人,一个是公家的市场主体,或者将来叫混合化的、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一个就是私有制的或者是私人经济的发展主体。因此,说到底我们讲经济政策分析,还是讲改革的着点,从历史的逻辑来看,说到今天的发展甚至是未来的发展,仍然应该把着力点放在怎么解放这四种人上。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或者是激情不够,实际上我觉得要去找找这些人上的原因,去通过这个人上的原因的变化去对比我们前后的改革,包括今天改革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个实际上是可以找到,我们用其它的传统的技术分析和找到一些对我们有启发的东西。

  为什么近年来民间投资持续下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民间投资边际收益率或者是边际利润率下降,特别是由于我们很多传统的红利、劳动成本上升,使得民间投资下降。说到底,今天民间资本在中国的地位或者民间资本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的地位,我觉得中央的认识和有些部门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地方的认识,包括一些社会的认识,实际上有巨大差异。中央讲得很清楚,都是对民营经济有非常充分的肯定,但是在意识形态的很多领域,包括我们在很多社会上的领域,实际上对民营经济到底给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匹配到什么程度,是天衣无缝,还是临时地嫁接,我觉着我们仍然没有在理论层面和政策层面给予清晰的肯定,最起码我们在有些宣传环节还没有解决好。

  比如说我们现在仍然是把民营经济也好、非公经济也好,异化成好像我们这个社会今天有若干个腐败,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由民营经济的围猎、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的。是有这个原因,但是怎么把这个很好地切分开?怎么把我们该担的责任担过来?不要简单地“我出了事怨别人或者是怨民间资本或者是怨市场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怎么样给民营经济吃定心丸,而且吃多层次的定心丸,真正让民营经济的心思稳定下来,让它在中国做大、做强、做雄厚的信心固定下来,进而形成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所有制的坚实的微观基础。这个我觉得仍然是我们能不能实现今年或者明年更长远发展,必须从制度、从法制、从政策方面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国有资本。客观地讲,如果国有资本的结构调整不到位,很显然国有资本的投资增加跟民间资本的投资增加确实存在着某种对冲或者替代的效应。所以,怎么调动国有资本特别是调动国有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更是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要界定清楚的。比如说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笼统地讲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还是在国有经济跟民营经济有很好的分工这样一个条件下去扩大国有资本投资?

  要解决怎么调动国有经济为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我现在有一个忧虑,现在国有企业的机关化,特别是现在我们广义的大的集团企业的行政化,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资、企业健康展、高效率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

  第三,怎么去解决基层政府。基层政府特别是干部的发展积极性下降,这实际上是我们现在最忧虑的问题。贾康分析了南北(经济)的差距,现在即便你到南方去,应该说地方政府的发展热情,地方官员的招商引资的发展热情,我了解也还不如从前。理由现在很简单,应该说整个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指标的认同,现在是全社会衰减,好像现在谁讲“增长”谁是观念落后,只有讲到“高质量”,才是合乎现在这个时代逻辑,很多地方已经把增长跟高质量发展严格对立起来。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就没了内在的追求增长的动力。因此,怎么去让地方政府再像过去的锦标赛条件下一样,去驱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现在我们在政策层面,在理论层面都没有很好地解决。

  第四,怎么解放老百姓的购买力。老百姓的购买力除了收入本身之外,怎么样给他的经济增长、给他的就业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大家都提到今年的增长到底是什么水平,不管是什么水平,它的底限我们是可以推算出来的。现在统计部门也统计了,例如我们今年高等院校的毕业生900多万,中等学校中专绩效毕业生400多万,如果加上部队裁减,今年至少我们的就业压力是1200万—1300万。现在一个经济增长百分点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的话,要解决这1300万就业,得6个点,至少今年平均不能低于6%的增长,更何况一季度是负的6.8%的增长。很显然我们要按这个去算的话,应该说今年创造条件谋求更快的增长,仍然是解决我们社会发展稳定基本问题的。

  从这个意义上预测也好,分析问题也好,还是要把解决什么问题的着眼点找清楚,绝不能“用见物不见人、见模型不见人”的分析,这个推测也不是没有考虑人,但是怎么样把中国当下这几个经济建设的参与者、形成经济动能参与者发展的积极性怎么好好地理顺。

  我们过去几十年发展,就是政府也好,机构也好,民间也好,总是在用大家鼓劲,社会发展的热情或者发展的信心带来预期的效应,是过去几十年发展宝贵的财富。未来不能给这几种人提供稳定的预期,没有一个稳定的发展预期的环境,要想实现很好的发展是很困难的。

  因此,无论是理论也好还是政策也好,都要着眼于怎么让参与经济发展的这种市场主体和人群,让他们的投资积极性、消费积极性、改革积极性、创新积极性解放,特别是“十四五”期间把创新列为了我们现代化的中心环节。现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清楚,就是怎么调动科研人员(最一线创新者)的积极性,我们现在还没有解决好。天天忙于填表、数据、考核,怎么去尊重知识分子的自由化、自主性的创新劳动?我们现在认识还没有搞清楚。因此,发展靠人,发展也为了人,如何围绕着人去制定政策、谋划改革,是确保中国经济能够实现中高速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立脚点。

  我就这一个点发表了点感想,也是向大家一样求教,请大家批评。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蒙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28 恒而达 300946 29.45
  • 01-27 中国黄金 600916 4.99
  • 01-27 凯因科技 688687 18.98
  • 01-27 李子园 605337 20.04
  • 01-26 三和管桩 003037 6.3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