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近200人的企业 只用3人负责市场开拓 营收同比增长超150%
参与5项国标制定的软件企业 有啥硬实力?
开栏语:
民营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成都这片投资兴业的沃土,民营经济随着现代化进程萌芽破土、拔节生长,逐步成为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服务民生的“生力军”。
今日起,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推出《进击的民企 “小个子”做出“大成绩”》系列报道,看一家家民营企业,如何在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以“小个子”做出“大成绩”。
12月2日,当记者走进双流区空港国际城里的成都淞幸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虽然是工作日,偌大的办公室内却有不少位置空着。“大家都驻扎在各个项目现场。”淞幸科技常务副总经理曹新彬一边带记者走进会议室,一边解释说。
火热在各个项目现场上演着。“目前有不少项目在各地同步进行,项目上的同事几乎没有时间回到这里来。我们近200人的企业,却只有3个人负责市场开拓。今年公司营收预计达5500万元,同比增长158%。”采访一开始,曹新彬的话就引起了记者好奇:明明几乎没有在市场开拓方面用力,却取得如此不俗的业绩,凭什么?
凭出色的创新能力
“技术就是最好的销售”
大型复杂软件的开发是个系统性工作,参与角色多、周期长、迭代频繁。创立于2006年的淞幸科技,专注于软件工程方法与工具研究应用。“简单来说,我们就是做开发软件的软件,依托我们这个工具,程序员可以开发出不同行业的各种软件。就好比工人能够用砖修成各式各样的房子,我们就是为程序员提供开发软件的‘砖’。”曹新彬比喻道。
这些年来,淞幸科技打造出核格开发平台。“我们打造核格的初衷,就是想让大型软件的开发能够和先进制造一样,有软件的开发标准、有功能的协调调度、有开发的流水线。”
这个核格开发平台,标准可不止于合格。目前,平台已经在制造、气象、政务等方向应用,业务遍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广泛运用于装备制造领域。“我们作为成飞智能制造的核心供应商,协助成飞先后实现了无纸化工厂、数字化工厂。除了成飞之外,我们还逐步与长飞、陕飞、贵飞等单位开展合作。”
有意思的是,即便业务逐年增长,但淞幸科技专门负责市场开拓的人却寥寥无几。
“我们常年跟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保持良好合作,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确保我们的技术始终处于时代前沿。同时,我们通过‘技术就是最好的销售’这一改革,让技术人员、项目经理逐步代替原有的销售人员职能,帮助客户真正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在行业站稳脚跟的基础。”曹新彬说。
踏实、靠谱,也是这家民企留给合作伙伴的印象。年复一年,通过客户的口口相传,淞幸科技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接手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凭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系列利好政策让我们更有干劲”
“我是山东人,在成都读的大学,此后就一直扎根在这里。当初一起创业的老师同学,现在依然是同事,大家的坚持,与成都良好的营商环境分不开。”他告诉记者。
曹新彬举例说,“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一系列税收政策,以及‘蓉贝’‘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等人才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负担,让我们更有激情和干劲。”
“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中,经信等行业主管部门走进企业,走访成飞、航发、东方电气等大型央企国企,整合成都市工业软件上下游生态,探讨开放工业软件应用场景,用成都庞大的软件需求来拉动产业发展。这给我们增添了发展信心!”
凭借自身创新能力和营商环境的加持,近年来,淞幸科技不断取得新成绩。今年,淞幸科技凭借“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作为数字化产品类-工业软件供应商入选四川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供应商。而在此前,企业还参与了工信部“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项目建设。作为国家信标委软件工程工具组副组长单位,企业先后参与了5项国家标准制定。
“未来,我们将继续扎根成都,发挥工业软件协同攻关枢纽作用,更好助力成都制造业‘智改数转’全面发展。”曹新彬对未来充满期待。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