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秋冬交替之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开启了一项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伟大探索——极地科学考察。从此,地球两极持续涌现着中国人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勇斗极寒、坚韧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推动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开设“中国极地考察40年系列报道”栏目,今天推出第四篇——《“黄河”远上北极圈》。
与南极相似,地球北端——北极也是人类认识地球的前端。北极为三洲所环抱,与人类更密切,与生活更接近。
北极通常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的绝大部分水域、格陵兰岛、冰岛等岛屿以及欧亚大陆、北美大陆的北部地区,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公里。
20世纪与21世纪交接之时,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各个国家高度重视,北极这一特别区域自然而然受到许多国家关注。北极是新世纪重要的资源尤其是能源基地,研究其生态环境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探索其蕴藏的科学之谜,已成为全球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中国地处北半球,也是环北极8个国家以外地理位置离北极较近的国家之一。北极的环境、气候直接对中国有影响。就在南极考察事业全面展开之际,我国也开始酝酿开展北极的科学研究。
1996年4月,国际北极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德国不来梅市召开会议。以陈立奇和秦大河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在会上进行了入会申请答辩并被一致通过接受为正式成员国。开展北极科学考察活动,是成员国的义务,也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为理顺国家海洋局统一协调、管理极地考察工作,1996年8月27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办公室更名为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1997年,国家海洋局向国务院建议,“在适当时候,将对北极的研究上升到国家行为,确立北极研究的国家目标”。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国家海洋局的报告上作了批示。
1999年1月25日,国务院同意国土资源部“关于呈报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计划的请示”。中国,开始北极探索的步伐越来越近,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的实施进入了冲刺阶段。
走向北极
1998年8月,国家海洋局派出以陈炳鑫为团长的中国北极考察团赴俄罗斯,就组织好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工作与俄罗斯合作事宜会谈,并乘坐俄核动力破冰船“苏维埃联盟”号从摩尔曼斯克港出发深入北极点,沿途对北极航线和海冰进行考察。
1998年,中国北极考察团到达北极点时展开国旗
梅雨期间的上海,难得一个晴天。1999年7月1日10时,上海浦东外高桥码头。我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66名科学考察人员和13家新闻单位的20名记者鸣笛起航,开启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暨雪龙船首航北极启航仪式现场
“雪龙”船经过白令海奥柳托尔斯基角,穿过白令海峡,进入楚科奇海,到达北冰洋,抵达北纬77°18′。
围绕北极考察,我国首次北极考察队确定了三大科学目标:一是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二是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的影响,三是北冰洋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我国渔业发展的影响。
考察队员登上北极中央的冰原
抵达目标后,考察队员站在北极中央的冰原上,振臂高呼:“北极,中国人来了。”考察队以“雪龙”号为平台,开展了多学科、多专业、多项目现场工作,内容涉及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渔业资源及大气化学等,获得了一大批珍贵的样品、数据资料,首次确认了“气候北极”的地理范围,为全面了解北极奠定了基础。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地区的对流层偏高,对研究我国季节变化和气候状态有着重要意义。
2003年7月15日~9月26日,我国组织了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历时74天。考察队跨越北纬80°,成为世界上第六个从西北极海域进入北纬80°的国家。
第2次北极考察,雪龙船在冰区航行
第2次北极考察队跨越北纬80°时留下的合影
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围绕“北极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及“北极变化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两大科学目标,开展了北冰洋环流、水体交换及海冰结构变异机理,北极海冰变化过程及其对海气交换的影响研究,北极气候变异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机理,北极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古环境调查研究,北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相互作用,北半球高纬海域生物过程和物理过程相互作用,北极上层海洋碳通量和陆源物质通量对北冰洋的影响共七个方面的现场调查工作。
第2次北极考察,暴风雪中的冰站作业
第2次北极考察,队员用测冰雷达进行作业
第2次北极考察中的大洋作业,队员使用MARK-IIICTD观测仪测量海水盐度等
我国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标志着我国在极地组织实施大型国际合作综合考察的能力和总体实力已经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大大提高了我国北极科学研究水平和中国北极考察的国际影响力,为国际北极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两次北极考察成功实践,证明了我国具备北冰洋考察能力,然而,却没有北极立足点。因此,在北极建设科学考察站被国家海洋局提上了工作议程。
历史的机遇
北极是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区域,在北极建站将为我国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一个基础性的支撑平台。
与南极洲不同,北极核心区域是被冰雪覆盖的北冰洋,在漂浮的海冰上并不适合建立常年有人值守的考察站。而北冰洋周围的陆地,包括所有的岛屿早已被环北极国家并入了版图。但是,历史给中国人留下了一个机遇。
1925年8月14日,北洋政府签署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规定缔约国在“承认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拥有完全主权”的前提下,享有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地域及其领水内捕鱼、狩猎权和开展海洋、工业、矿业、商业活动的权利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开展科学调查活动的权利。我国作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缔约国,拥有条约中规定的包括科学考察在内的相应权利,这使我国在挪威该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具有了法律依据。
斯匹次卑尔根岛与东北地岛、埃季岛、巴伦支岛等组成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极圈内。
北极“天然实验室”
2001年,国家海洋局会同中编办、外交部、国家计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事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测绘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13个部委局,拟订了建设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的方案,2002年5月通过项目评估。
2002年9月,国家海洋局会同国务院办公厅、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组成政府代表团访问挪威,同挪威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磋商,提出计划在挪威所属的斯瓦尔巴群岛建立北极科学考察站,挪威政府表示欢迎。
代表团对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国家海洋局组织编写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建设总体方案》。2002年12月28日,国家计委办公厅批复,同意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建设的立项。
根据科学家的建议和对斯瓦尔巴群岛的考察,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站址选择在该群岛的新奥尔松。那里由于较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被科学家们视为“北极天然实验室”。当地除了后勤管理和科考人员外没有其他常住居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很小。而且,由于实行电波管制,当地的电磁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很小。同时,新奥尔松集中了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7个国家的科学考察站,便于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共享必要的野外作业实验条件和观测数据资料。
中国北极站所“驻扎”的站房,是一座斜坡顶的二层独栋小楼,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建于上世纪40年代,原为挪威王湾公司的青年公寓。中国向王湾公司租用了这座楼房,并提出设计要求,改造为北极科考站,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可供20人同时工作和居住。在小楼的顶部有5个小“阁楼”,是北极科学考察中重要的设施——光学观测平台。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较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黄河站落成
2004年7月28日,新奥尔松出现了少有的好天气。中国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在北纬78°55′23″,东经11°56′07″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投入使用。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亲赴黄河站,出席落成典礼,杨惠根被任命为首任站长。
北极黄河站落成奠基仪式
上午9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起,身穿红色科考服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和考察队队员在站区外几十平方米的红色地毯上,庄严地举起右手,致注目礼……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表示热烈祝贺!向不惧艰险、立志造福于人类的我国极地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希望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能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考察站已经建成,该有个好听的名字。早在半年前,2004年1月12日,国家海洋局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即将建成,面向全国征集站名。经过筛选和评审,国家海洋局确定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定名为“中国北极黄河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
极光下的中国北极黄河站
以“黄河”作为站名既有纪念意义,又具有代表意义。为此,宁夏回族自治区从黄河宁夏段流域打捞上来一块重100余公斤的黄河石赠与了北极黄河站。
新奥尔松地区各国考察站的建筑受本土文化的影响,或多或少都带有北欧特色,尖顶式的建筑在这里随处可见。中国北极科考站也不例外,一对白色的石狮子让这栋两层朱红色的建筑变得与众不同。站门两侧挂了两个红色的中国结,有风吹过,红色的穗子飘向空中,又让中国站多了些祥和的气氛。
1对于0来说就是无穷大。黄河站的建成,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从南极到北极,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更是迈出了里程碑性质的一步。黄河站不仅为中国科学家了解北极搭建了一个永久性考察平台,同时也为我们与世界科学家一起探索极地科学创造了机会。黄河站建成时,中国在南极已经建成了两个科学考察站,北极站的落成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走入了国际极地考察的大家庭,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参与探索未知领域、服务整个人类的决心。
建成后的北极黄河站几乎与南极中山站处于同一磁纬度上,这个自然条件对于空间物理学研究来说是求之不得。在同一条地球磁力线的南北两端,同时进行极光的观测、对比,是各国科学家探寻地球外层空间诸多奥秘的一个途径。
对于中国而言,中山站与黄河站的“珠联璧合”,让中国科学家可以在南北两极对极光进行同步追踪和研究。在当今各国的空间物理学观测中,这个条件是绝无仅有的。黄河站将成为在北极地区跨学科的、功能完善的、开放式的综合考察研究基地。
在北极的国际事务中,我国正式加入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为该委员会的第16个成员国;2005年被接纳为新奥尔松科学管理委员会第8个正式成员;2007年成为北极理事会特别观察员国;2013年5月,8个成员国一致作出决定,同意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员。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