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甘露:从《千里江山图》的创造性转化看上海城市记忆

孙甘露:从《千里江山图》的创造性转化看上海城市记忆
2024年11月29日 18:05 市场资讯

CFIC导读

近日,“2024海上文化讲坛”在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成功举办。著名作家、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作“从《千里江山图》的创造性转化看上海城市记忆”的主旨演讲,并与多位文化艺术界代表展开圆桌讨论。

著名作家、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聚焦“从《千里江山图》的创造性转化看上海城市记忆”发表主旨演讲,以独特的文学视角分享了城市记忆和海派文化传承。

《千里江山图》以1933年上海党中央机关战略大转移为背景,展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历史,体现了上海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交融。创作过程中,他通过参考大量当时的城市地图、报纸新闻、档案和风俗志等史料,不仅还原了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环境与市民生活场景,还描绘出了仁人志士如何从晦暗未明的生活场景中浮现出来,成为义无反顾的勇士。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也唤起了观众对这座城市深沉的家国情怀,彰显了上海这座“党的诞生地”深植的红色基因。这部小说涉及了上海、南京、广州三个城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一个故事的上卷,遥想如果未来有下部的话,还有一条隐含的复杂线索也许会在武汉这座城市展开。彼时,这幅画卷方才完整地合拢吧。

有传言称,为了筹备这部作品,作者构思了近20年。孙甘露也在现场进行了解释:“文学创作的事情,关于故事的环境、历史档案、材料,构思一部分也是基于平时的积累,要笼统地讲也可以。”他表示,确定书名有20年时间了,但是最后确定写这个故事,以目前这个方式来呈现,并非那么长时间。实际上,自2019年孙甘露接到了创作任务,因疫情的关系2021年4月才开始创作,并于次年4月出版。《千里江山图》其实是一幅名画,但是事迹不可考证,没有办法写。借此名来描绘新中国或者共产党的江山,取这层含义,也是合适的。

孙甘露表示,“我也正是在准备这部小说的日子里,获得一个契机,重新认识了近代中国的历史,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学的传统,重新认识了外国文学的影响,也重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小说的虚构与真实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有些小说开篇就会通过荒谬的故事来给读者提示,不要当真,而有些则是依据真实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故事来的,但并不完全照搬。《千里江山图》显然属于后者,里面人物的身份、职业、立场和所受到的各种思潮的影响,这是虚构人物比较重要的依据。“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也是小说的任务之一”,孙甘露说。

比如1933年春节前后国际饭店还在建设当中,又比如轮船进港和潮汐有关系,作者为此查阅了写作那一天前后3天的潮汐图。小说创作,有时候为了营造真实感必须要对当时的历史现场有一些还原,人们怎么讲话的,词汇、语汇怎么样的,肯定和今天不一样。大量的积累和历史资料的查阅,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一个铺垫,一个抓手,为了让读者去相信这个故事。“有时候小说写作就是这样,你要充分还原或者塑造当时的时代氛围,但是有时候又不得不和今天的阅读做一些取舍,这也是很矛盾的选择。否则阅读当中老是被这些东西打断,会影响你对故事的接受。”孙甘露说,像《申报》报纸的名字、进港时间的潮汐这些细节,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都是作为上海城市记忆的一个部分,它有助于我们返回到那个历史现场,进而加深对这座城市历史的了解。

正是这些历史素材的运用,彼时人物在日常生活层面上的心理依据,时间和地点的描绘如何激发读者的想象,使其成为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使环境和人物更为紧密地相互依存,而非单纯地陷入考据式的遐想。从情感出发,理解道德训诫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制约和规范了人物的行为和最终的取舍。从纯粹性的角度看待人物的精神活动如何内嵌于意识形态含义中,避免空泛的说教。具体而微的历史内容如何忠实于长程线性逻辑或者叙事传统的维度,而非脱离生活经验陷于奇观式的炫技和展览。

关于上海的变与不变

孙甘露表示,变化是自然界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抵抗。变化是好事情,也是必然性的东西。不管是从一个城市的发展、建筑的外观包括经济,看每天的曲线就是变化最重要的表征。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变化,人心的变化。区别于城市外观建筑风格的变化,一个城市街道的规划或者城市建设的规划等可见的变化;还有很多变化是来自人的内心、人的语言、词汇、语音,文化精神生活、潜在感情方式、称谓变化等,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变化。

不同年代的人经历不同,感受也会不一样。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如今上一辈人说的上海方言和当代人说的也不一样,语汇经历了很多变化。孙甘露出生在上海,小时候经常会随着长辈或者朋友逛豫园,留存了很多关于豫园的城市记忆。这是那一代人日常生活的记忆,是日常的一个场景。就个人而言,它带来了很多童年时代的记忆,展现了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比如说逢年过节,大家要去豫园商城采办一些东西,吃一些小吃,这是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记忆维系在一起的。

小说《千里江山图》中也有不少关于上海老城厢的描写,这是一段历史记忆。一定程度上,豫园可以代表老城厢的生活,有很多手艺人在那一带生活工作,组合成了一个日常的场景,孙甘露在小说中也有提及这一点,并非是舞台一样的东西。通过小说的叙事旅程回溯时代的风貌,通过街巷、饮食、视觉和味觉唤起乡愁和城市的记忆,唤起对家国命运最深切的痛楚,对大变革时代的拥抱和体悟。豫园如今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游览地,也是传承的必然。

圆桌论坛环节,孙甘露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深入阐释了城市记忆与创作的关系。他引用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观点,强调真实环境对小说创作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上海对每个人而言都像一位“亲人”,既有共同认知,也有专属记忆,这种个体化的城市记忆构成了文化的丰富性。

作为思南读书会的发起人,孙甘露介绍道,思南读书会脱胎于上海书展的子活动“上海国际文学周”,邀请全世界各地的作家、出版人、翻译家、记者、诗人。思南公馆是个很有历史传统的地方,是梅兰芳故居、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的旧居、孙中山故居、刘海粟的故居、周公馆,钱钟书先生在这里写了《围城》,柳亚子先生在这里写书、做研究,这是一个非常有传统、有文化渊源的“可阅读的建筑”。能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做一个读书会,也是延续历史文脉的尝试。

《千里江山图》的创造性转化成果

《千里江山图》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后,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转化成果。包括2023年上海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侧耳团队推出的广播剧;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的中篇评弹;话剧《千里江山图》于2024年3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截至目前共计演出32场,观众人数近2万人次;同年4月,上海图书馆东馆举办“书海千里 江山有声”主题沉浸展;6月14日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首日,发布电影《千里江山图》引发关注;由上海老中青三代连环画家共同创作的《千里江山图》连环画于8月在上海书展上展出并出版上市,书中很多历史场景是根据档案重绘的当时的城市风貌。后续,《千里江山图》同名电视剧已公布概念海报;音乐剧将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改编后推出;小说连播将由中央广播电台策划推出;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顾问的动画微短剧也正在洽谈并计划推出。

对于文化IP的打造和周边产品的持续创新,也给豫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思路。出席同天活动的豫园灯会策划负责人、豫园股份首席文化官陈佳表示,豫园灯会是承载上海市民城市记忆的重点载体,30年来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致力于讲好上海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她透露,2025年豫园灯会主题是“万物美好,众生奇妙”,是以蛇为代表的丛林的小生命的生存状态,旨在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自我价值的肯定、对个体的观照,同时对上海这座城市具有平权意识的致敬。

据悉,“2024海上文化讲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豫园股份支持。该讲坛聚焦“海派文化与城市之美”,旨在通过文化学者、艺术家、企业家等各领域代表的深度对话,回眸上海记忆,演绎新时代背景下的海派文化精神气质,共同赓续城市文脉,描绘城市之美。

活动在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东方蓝宝石”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来自政府部门、文化机构、学术界、金融界、企业界等领域机构代表近150人出席线下活动,新华社现场云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线上观众近10万人次。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上海市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战,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微,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豫园股份副总裁、新闻发言人胡俊杰等共同为“海上文化讲坛”启幕。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陆家嘴金融网

文字:朱一卉、吴天宇、顾至冉

统筹:朱一卉、顾至冉

 微信编辑:刘思乐 

(转自: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千里江山图 上海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11.29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27.76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