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朱艳霞】
11月27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全球人寿”)发布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5.53,该指数与2023年持平,属于低退休准备指数,表明居民的退休准备尚待加强。
中部地区多数省份退休准备指数提高明显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冯润桓在解读报告时表示,与2023年相比,中部地区多数省份退休准备指数提高明显,整体上各省份退休准备指数差异增大。2024年平均退休准备指数最高的四个省级行政区——山西、贵州、广东和陕西,它们的退休准备指数相较于2023年分别上升了1.18、0.49、0.33和0.46。这些增长不仅反映了这些地区在提高居民退休准备方面的努力,也可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和社会福利措施有关。
报告显示,高退休准备指数人群的特征为:36-45岁、已婚且有子女、身心健康、本科学历、在国有企业及外商/港澳台商工作、高个人收入与家庭收入等特征。
报告还显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银行储蓄/低风险理财产品为四种覆盖率最高的退休财务准备方式。我国个人养老金于2022年建立,截至2024年6月,有超6000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其覆盖面和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冯润桓表示,收入水平可能影响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通意愿,收入较高的人群通常具备更强的财务规划能力,愿意为未来的养老储备进行投资,经济更发达的区域的个人、税后收入水平更高的个人倾向于缴纳更多的个人养老金,但细看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的居民、税后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居民则具有更高的个人养老金理想缴纳上限。
同时,报告中还探究了个人养老金产品偏好,冯润桓分析,受访者普遍对于养老金融产品的风险偏好低、流动性偏好高、对于投资收益和财富传承等个性化需求要求相对较低。由于货币基金、短债等金融产品具有以上特征,或将成为更受欢迎的养老金融产品。此外,在收益水平或者流动性水平相近时,受访者普遍表现出低风险偏好,且更倾向于选择养老保险作为养老投资品种。
退休准备揭示关键趋势与潜在机遇
报告进一步揭示,金融素养与退休准备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个人金融知识的提升,其退休准备指数也相应提高。这强调了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公民金融素养对于增强退休保障的重要性。
在养老金融产品需求方面,报告指出,当前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稳健性和流动性。这一趋势反映了人们对于退休生活的理性预期和实际需求,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明确的产品创新方向。
此外,问卷调查还发现,在允许自愿选择退休年龄的政策下,预期退休年龄将呈现“山"峰效应。这意味着,人们的退休年龄将在最早退休年龄、法定退休年龄和最晚退休年龄这三个年龄上出现峰值。这恰好符合类似弹性退休制度先行国家的实践经验。这一现象对于养老储备的需求和养老金融产业的发展都将产生影响。
冯润桓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储备需求将显著增加。这为养老金融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要抓住这一机遇,需要政府、企业和保险公司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他建议,政府应更加明晰延迟退休政策,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公民对“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和政策的了解。同时,企业也应通过福利宣讲、理财教育等方式,帮助员工提升金融素养,为其退休生活做好充分准备。保险公司则可充分利用个人养老金制度,增强其产品收益的稳健性,提高用户投资选择的灵活度。这将有助于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养老金融产品需求,推动养老金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方全球人寿副总经理兼合规负责人赵磊表示,在长寿时代,老龄人口有着越来越多的新需求和无限可能。同方全球人寿作为养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正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紧密贴合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技术应用,以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