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在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时说:“恰如我的‘诗友’、数学家陈省身所写的那样——飘零纸笔过一生,世誉犹如春梦痕。我曾经对人说,我是一个很平常的人,我平生志意就是把自己的一生交给诗词,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
叶嘉莹用一生的时间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她的诗词人生,不仅仅有陈省身这样的诗友,还有几位嘉兴词人让她分外欣赏,她以他们为研究对象,讲课著书传播,其中更有位嘉兴人对她的诗词之路起了领航作用。
《人间词话》成为开启叶嘉莹通向诗词欣赏之门的钥匙
如果说二十世纪的学术研究存在“王国维情结”,叶嘉莹的这份情结非一般人可比。
2014年的春天,叶嘉莹九十华诞的时候,一本名为《人间词话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书首版问世。王国维研究是叶嘉莹先生学术生涯的代表作品,但王国维对叶嘉莹的意义,并非“学术兴趣”所能囊括。
叶嘉莹在11岁的时候就读过《人间词话》,那一年,她以同等学历考入初中,母亲为她买了一套《词学小丛书》,书后附有《人间词话》一卷。这一卷《人间词话》成为开启叶嘉莹通向诗词欣赏之门的钥匙。王国维知之深而言之切的诗词评赏态度更是深深吸引了叶嘉莹。
叶嘉莹写的第一篇论文是关于王国维的。20世纪70年代,她在哈佛完成了《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这是她第一部以个人生平及其文学理论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她曾回忆自己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写作时的感受:“晚,整个图书馆中已空无一人,当我从两侧列满书架的黑暗的长长的通路上走过时,有时我竟会有一种静安先生的精魂似乎就徘徊在附近的感觉。”
在叶嘉莹遭遇人生困境时,王国维的思想和作品也给了她极大的启发和慰藉,这种挥之不去的情愫成为叶嘉莹感情的一部分,也深深影响了她的学术研究之路。学者孙郁说:“她的大半生学术生涯,一直罩在王国维的影子里。《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记载着她与这颗远逝的灵魂攀谈的痕迹。”
我们今天看王国维,单论文学批评,是他第一个使中国文学批评开始具有真正的“近代品格”。他的《(红楼梦)评论》在批评范式、方法上开一代风气之先,《人间词话》熔中西美学思想于一炉,《宋元戏曲史》是中国近代古典戏曲评论的开山之作。
诗词研究专家缪钺在给叶嘉莹的一封信中说:自从王静安接受西方康德叔本华哲学美学之观点论词,撰《人间词话》,在研究词学中别开新域,你采取近现代西方的文学理论,反照中国词学,发抒创新之见,可谓继静安之后又一次新的开拓。
几十年来,叶嘉莹读王国维的词,评王国维的词论,走着与王国维一样的词学研究之路,她也有意发展王国维的词学。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人间词话七讲》乍看之下,王国维的著述在叶嘉莹的讲学中有如笺注。但其中,可见叶嘉莹先生“有我”而入,她在讲课中大量融入了个人的诗词视野,很多文学观念讲述得深入浅出。
“我有弱德之美,但我并不是一个弱者“
叶嘉莹也欣赏朱彝尊。
她说清代词兴盛的原因,不只是一个时代的因素,不只是作者的众多,不只是流派的众多,也不只是编选词集的众多,更是因为参与这些创作的文人都是非常博学的学者。“像朱彝尊,他的学问淹贯经史,出入百家。”
她写过《朱彝尊爱情词的美学特质》,说朱彝尊的词写得不但是含蓄,而且有它一种尊严和高贵的情操在里面,也是在这篇文章里,她对““弱德之美”进行了明确阐释
“弱德之美”是叶嘉莹论述词体美感非常出名的观念,这个词是叶嘉莹自创的。
秀水人朱彝尊是浙西词派的开创人,他有一卷《静志居琴趣》,写的是不足为外人道、不为世俗所承认的爱情。
朱彝尊年轻时穷困,入赘到了一冯姓人家,娶了冯家的大女儿,因为他有学问,冯家让他教家里十岁左右的小女儿读书。随着小女孩长大,两人彼此有了情意,却碍于礼法不能在一起。女孩子后来嫁了别人,婚姻不幸,三十余岁便病亡。朱彝尊在非常压抑的情绪下,写下了这些词。
叶嘉莹觉得《静志居琴趣》写得非常美:“它有一种持守,有一种道德,而这个道德是在被压抑之中的,不能够表达出来的,所以我说这种美是一种‘弱德之美’。”
朱彝尊把这些词以“静志居”为名,也是有所指向。“静志居”典出曹植的《洛神赋》,意思是说,要把内心的感情收起来,要自己有所持守。
叶嘉莹的学生、诗人席慕蓉说,叶嘉莹用生命践行了她在词学中的创见——“弱德之美”。
叶嘉莹曾有诗形容自己: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1924年生于燕京旧家的叶嘉莹从小就见过太多苦难。国破之际,母亲病逝、父亲远隔。中年的颠沛流离之后,52岁的叶嘉莹又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有弱德之美,但我并不是一个弱者。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就是弱德。”
叶嘉莹的人生故事后来和传承发扬中华诗词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的一生用古诗词疗愈自己,而她对古诗词的解读,也疗愈了众生。
另外一位叶嘉莹推崇的嘉兴词人是沈祖棻,她说她是女性词者里边的“集大成者”。
当代词坛女杰沈祖棻,以诗词成就享誉海内外。1940年代她的新诗集《微波辞》出版后被作曲家选谱成曲,广为流传。成就最大的,则是她的旧体诗词创作。其编著的《宋词赏析》一书,更是赢得广泛赞誉。
叶嘉莹和沈祖棻没有见过面。1978年,叶嘉莹正式申请回国教书,沈祖棻在前一年因车祸去世。
20世纪80年代初,叶嘉莹第一次来南京大学讲课,就听说南京大学教授程千帆的夫人沈祖棻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女词人,她表示希望能拜读沈祖棻的大作,程千帆就把还没有出版的油印的书稿《沈祖棻文集》寄给叶嘉莹。叶嘉莹被沈祖棻的词深深打动,她认为沈祖棻的词有一种特殊的美感,言尽而意未尽,意尽而情不尽,符合女性的性格特征,这也是女性词人能脱颖而出的原因。
叶嘉莹后来写了《兴于微言:小词中的士人修养》。“沈先生她不但是一个词人,同时也是一个学者,所以她不但是‘词人之词’,而且是‘学人之词’”。
其实,我们在王国维、朱彝尊、沈祖棻的诗词和人生里,也能体味到“弱德之美”,由此或许也更能理解叶嘉莹对他们的惺惺相惜和强烈共鸣。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