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孟连牛油果:“舶来品”变“土特产”

云南孟连牛油果:“舶来品”变“土特产”
2024年11月27日 14:15 云南网

  原标题:孟连牛油果:“舶来品”变“土特产”

  11月,正值牛油果成熟期,在全国最早实现牛油果规模化种植的示范基地——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镇,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忙着采摘。

  从2007年引进试种的第一批果树,到2024年种植面积达12.07万亩,2.57万亩挂果,产量预计达到1.95万吨,预计实现产值6.8亿元以上,孟连已成为国内种植规模最大且能够稳定供应高端优质国产牛油果的产区。随着“孟连牛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纳入新版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牛油果也正式成为孟连的一张亮丽“名片”。

  建优平台 打造核心产业

  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孟连县先后出台加快发展牛油果产业实施意见,制定牛油果三产融合产业发展八年规划、牛油果产业发展以奖代补实施方案等,打造“一县一业”牛油果产业,累计投入实施牛油果产业财政涉农资金3.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1.4亿元,对新种植300亩以下农户每亩补助1000元,对集中连片新开发种植300亩以上的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每亩补助4000元作为滴灌项目支持。

  得益于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娜允镇南雅村老缅村民小组村民扎朵以自家的40亩土地入股种植牛油果。“牛油果对生长环境很挑剔,水利设施和管护不到位会造成挂果不足、亩产效益低下。现在有了滴灌项目支持,我们种得很放心。”扎朵说,虽然牛油果种植要求严、管理精度高,显得很“娇贵”,但投入收益喜人。

  优势互补 健全合作机制

  牛油果种植周期长、收益见效慢,每亩成本在8000元左右,且种植后三至四年才能挂果。产业发展之初,企业融资困难和合作社无力支付管护费等问题,让不少农户一度想要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如何构建一个好的联农带农模式,既保证牛油果精细化管护到位,同时又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通过多年探索,孟连县委、县政府在实践中构建起了“托管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联农带农模式。其中,托管公司由国有企业孟连县产投集团担任,负责土地配置、产业规划、标准制定和发展资金筹措以及政策落实;龙头企业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带头,负责种苗繁育、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种植区域基层党组织负责领办了3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以土地入股并通过管护务工参与发展。另外,推行“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农户、龙头企业各占30%,国有管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占40%,其中,国有管理公司占15%,用于公司正常运转和扩大再生产;合作社占15%,作为运转发展经费;村集体占1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帮扶困难群众,发展村级公益事业。

  孟连糯董致鑫牛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较早加入“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的合作社之一,今年6月,孟连县产投集团在公信乡糯董村举行“334”牛油果基地2023产季分红大会。现场,工作人员对照名单,让村民有序地签名、按手印、领分红款。“今年分红款有12000元,以后挂果多了,分红也会更可观。”糯董村村民扎儿高兴地说。本次分红,糯董村10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喜领106万余元入股分红款,最高一户分红39533元。除土地入股外,扎儿同时也担任管护员,可以拿到分红和劳务两笔收入,2024年收入可达6万元。

  据统计,目前,孟连县通过“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累计流转土地5万亩,入股农户每年亩均获得分红7000元左右,当前产业覆盖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有的在40多万元。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基地管护协议,优先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每年可吸纳3000名以上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年人均收入15000元以上。

  科技赋能 夯实发展支撑

  孟连牛油果除了产量大,品质优也是其一大特点,而干物质含量的高低就是影响牛油果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简单来说,干物质含量越高,牛油果的果味就越醇厚,同时营养物质含量也越高,品质也就更佳。在孟连,上市牛油果的干物质含量最低标准为22%,高于国际标准。孟连牛油果是如何做到产量大、品质优的?这自然少不了科技的力量。

  为切实提高牛油果产量、质量,孟连县成立中国科学院孙汉董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孟连县王甲水牛油果专家工作站”,采取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的方式,与以色列、美国、秘鲁等国际知名牛油果专家团队建立技术合作,持续开展引种、试种、扩种等系列研究;引进以色列先进的流程化、标准化、智能化牛油果良种快繁全套技术,编制中国首份《牛油果良种与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和《牛油果质量标准》,建成年产100万株的优质种苗基地和年产20万株的无菌无性繁殖克隆苗基地,科学筛选出适合不同土壤和气候环境栽培的12个早、中、晚熟品种和9个抗病丰产砧木品种,并建立母本园,实现全年大部分时间均有鲜果上市。

  加工端的孟连牛油果同样“科技感”满满。日前,在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园区牛油果果泥加工厂内,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最后调试,为正式投入使用做好准备。据绿银生物副总经理赵士民介绍,该条生产线是国内首条使用HPP技术的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生产果泥5000吨,按照目前市场价格算,可产生收益2亿元至3亿元。

  普洱丰华联合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研发牛油果产品的企业之一,目前,该公司开发了“七彩牛牛”“七彩牛咖”两款牛油果饮料,深受市场欢迎。除两款饮料外,该公司还开发出了牛油果泥类衍生产品(如牛油果面条等),将于不久之后上市。

  多年来,孟连县以绿银生物公司为链主企业,引进培育壮大11家牛油果企业,其中,被认定为省级龙头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着力构建保鲜牛油果、牛油果精深加工产品、牛油果衍生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加快规划建设小石林产业园区,建成孟连生鲜蔬果冷链仓储物流中心、中国孟连牛油果集配中心,初步建成牛油果提取物、冻干粉、果粉、果饮料等精深加工的4条生产线,科技富农产业链条正逐步成形。

  记者手记

  期待更多“舶来品”变“土特产”

  今年“双十一”期间,孟连牛油果集配中心积极与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孟连县牛油果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销量持续攀升,订单突破10万+,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牛油果,这一曾经的“舶来品”,如今却在我国的边境小城孟连“扎根”生长,完成了华丽的蜕变。在这片土地上,牛油果不仅为山坡带来了常绿的美景,更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从最初的外国专家质疑,到如今的国内重要供货源地,孟连牛油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跃。这里的牛油果品质上乘,口感更佳,甚至超过了进口牛油果。

  牛油果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更为农户们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从“舶来品”到“土特产”的转变,是孟连县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让更多“舶来品”在本土绽放光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11-22 英思特 301622 22.3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