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湖北省老河口市现有金融机构34家,其中银行10家,党外知识分子占员工总数65%以上。该市从2020年试点、2022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金融领域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推出统战+金融+民营企业、统战+金融+乡村振兴、统战+金融+基层治理、统战+金融+数智网络“四维一体”工作模式,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襄阳市召开现场会议推广金融领域统战工作“老河口样板”,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派专员专题调研并邀请老河口市在全省建行分享经验。三年来,老河口市10家银行实现“三增一降”,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贷款余额比2021年底增长30%,授信额度比2021年底增长20%,授信客户三年增长48.7%,不良贷款大幅度降低,推动老河口市域经济位列中部百强县市67位,被评为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市。
聚共识,解决金融领域统战工作“为何干”
通过大兴调研之风,老河口市发现金融领域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存在“三多三少”,即在柜台办公的多、到基层调研的少,党内人员学习多、党外人士活动少,办公纸质流程的多、无纸化线上操作的少。对此,从三个方面破解“三多三少”,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促共识。在全市金融机构举办“同心大讲堂”,先后11次举办专题培训学习活动,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贯通起来,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将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金融领域统战工作实践上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在金融领域落地生根。
建新功。引导金融领域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参加“进企业问需问计问效”活动,亲身感受老河口市域经济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激发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的工作热情,坚定统战工作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把金融领域统战工作放在“市之要事”中考量推进,鼓励党外知识分子为建设“两区一基地一中心”建言献策、建功立业。
树品牌。过去,统战工作在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几乎是空白,致使党外知识分子缺乏自己的活动阵地和归属感。推动“统战工作向银行覆盖”,不仅为统战工作注入持久动力,而且激励党外知识分子共同培育省心省时省钱、高节奏高标准高效率“三省三高”品牌银行,为自身发展筑牢根基。
建新功,解决金融领域统战工作“怎么干”
针对金融领域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多、学历高、分布广,政策性、专业性、稳定性强等特点,该市创新构筑“四位一体”服务模式,推动金融资源、产品、项目、平台向基层延伸,解决了金融领域统战工作“怎么干”的问题。
“统战+金融+民营企业”渐入发展佳境。聚焦智能制造(循环经济)、智能家居、现代食品、新材料(医药化工)、低空飞行器零部件五大产业链,老河口市建立金融链长制,整合全市金融资源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各家银行围绕“3+2”产业链发挥信贷引擎作用,根据项目特点量身制定融资规划,为民企发展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以贷促投、以投促产、以产促招。今年以来,130多名党外知识分子走访民企335家,破解金融难题56件次,为178家民企融资36亿元、减免利息960万元,推动招商引资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9个,协议金额867.05亿元,把统战工作“软实力”变为经济发展“硬支撑”。
“统战+金融+乡村振兴”创造美好胜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结合、文统融合,“文”化乡村振兴、“活”化统战资源、“融”化亮点质效,全市投放乡村文旅贷款1.3亿元,为推动农村“美起来”“富起来”提供有力支持。酂阳街道晨光村立足“诗竹晨光、竹创乡村”目标定位,在市农商行、市邮政银行“贷”动下,引导统战对象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把对历史文化价值开发和呈现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让酂城古八景“福严竹坞”重现人间。袁冲乡陡沟河村红色教育、金色共富、古色保护研学园,红旅融合、统绿融合、“三交”融合研学带“三园三带”每年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综合收入接近亿元。
“统战+金融+基层治理”缔造幸福环境。紧扣“同心聚力共同缔造”规划部署,各家银行推动金融政策向共同缔造倾斜、金融产品向共同缔造集中、金融服务向共同缔造下沉,仅市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三年时间就为全市乡镇240个村(社区)贷款授信16亿元,贷款余额超过6亿元,把金融领域统战成果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该行党外知识分子张小龙在张集镇创造“整村授信”服务模式,高庄村42户农民获得授信金额210万元,单户授信金额最高达到5万元,这种模式在老河口“试水”成功后在全国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总结推广。
“统战+金融+数智网络”擘画人间仙境。老河口市以数智化改革撬动金融领域统战工作思路、理念、方法、手段变革重塑,构建起线上线下智能化决策、营销、风控、运营和服务体系。市工行促使“智慧银行”与“数智统战”链接,把信息发布、身份认定、贷款审核、资金投放等原本线下走纸质流程的常规性工作搬到网上,构建集成式云端服务体系。新冠疫情期间,老河口市林鑫木业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面临停工停产,该行一周之内就通过线上操作闪电般发放300万元信用贷款,还配套提供企业网银远程办公服务,使林鑫木业顺利复工达产。市建行则推动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打造“众建贤才”创新基地,为做好“五篇大文章”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织密网,解决金融领域统战工作“谁来干”
在坚持“五个纳入”“三个带头”的基础上,老河口市按照“三三制”模式,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域、四通八达”的网络体系,使金融领域统战工作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做。
“三结机制”聚人心。为引导金融领域党外知识分子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老河口市建立“三结机制”,即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系党外知识分子,金融机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党外知识分子、金融机构党外知识分子联系民营企业。今年以来“三结机制”交心谈话128场次,走访企业289家,收集解决问题231件次,提出意见建议89条,解决融资需求4亿元以上,还有29支金融服务团携手131名科技专家对接高校,促成签约科技服务项目59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三个安排”聚智慧。切实做好金融领域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和社会安排,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为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诤言、献良策。推荐12人担任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拔重用28人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评选金融领域“最美党外知识分子”5人,选树典型标杆28人,还有1人当选襄阳市知联会金融分会副会长。今年以来,金融领域党外知识分子通过调研提出意见建议37条,85%以上得到市委市政府采纳实施。
“三条纵线”聚力量。根据“主体在市、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目标,以市委金融领域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全市金融机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党委金融领域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村(社区)协调小组构成的综合协调一条线;以市委统战部、市政府金融办公室、各金融机构统战办公室、各网点柜台工作站构成的组织机构一条线;以市知联会金融分会、各金融机构党外知识分子活动小组和工作室、各村(社区)和对应产业链驻点服务构成的金融联络一条线。“三线”贯通、整体联动,解决了金融领域统战工作“谁来干”的问题。
(作者系湖北省老河口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