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及庆玲
10月12日,“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兴安盟示范区地块水稻实地测产结果显示,水稻田块1产量666.3公斤/亩,较常规种植增产9.2%;水稻田块2产量634.18公斤/亩,较常规种植增产4%。数据表明两项主要示范技术均取得较好粮食增产效果,实现了保护黑土地和筑牢大粮仓会战目标。
11月7日,年产2万吨黄原胶项目在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试产,产品将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石油等行业。该项目利用周边优质玉米资源,采用最新生物工程和提取工艺,不仅提升了企业、产业的竞争力,还延伸了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填补了包头市相关产业的空白。
一项项科技成果,生动阐释出科技“突围”的重要性。当下,内蒙古各地正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为重点,推进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以点带面 打造技术样板
在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低碳示范区,先进插片式方形制氢系统测试平台已稳定运行近万小时,随着设备的迭代升级,性能持续优化,电解反应更加均匀高效,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1年,鄂尔多斯市与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共同成立了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该项目作为创新中心的首批标志性创新项目,于2022年8月正式启动,为鄂尔多斯市提供了安全、智能、高效的先进绿氢制取解决方案。
“按照自治区让鄂尔多斯市当好科技‘突围’主引擎、排头兵的要求,我们以科技‘突围’为抓手,加快形成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为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卜建斌说,鄂尔多斯市出台科技“突围”工程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制氢、储运、消纳等环节,零碳机场、“车能路云”关键技术、高级智能化矿山等多个重大项目有序推进,绿氢产业集群逐步完善,力争到2030年底前绿氢制造规模达到100万吨/年。
这是内蒙古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以点带面把科技搞上去、把产业提上来的一个生动缩影。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玄武岩矿石资源,发展玄武岩纤维产业潜力巨大。今年嫦娥六号返回器所携带的五星红旗就是由玄武岩纤维材料制作而成。
然而,一直以来,内蒙古大量的玄武岩矿石被用于铺路。
“2022年,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引进玄武岩纤维制备项目,这是内蒙古首个以玄武岩矿石为原料生产高性能纤维的项目。”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玄武岩纤维创新团队技术主管杨凤义介绍,研发团队通过创新研发分布加料技术和多点加热技术,改造燃料枪结构等方法,提高熔化速率,实现了技术突破。
如今,有了科技的加持,矿石变成纤维丝不再是难题。依托该项目建设的年产2000吨高性能玄武岩纤维中试生产线上,工人把玄武岩石块倒入熔炉中高温熔融,再通过喷丝板拉出极细的玄武岩长丝,它的直径仅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强韧度却是钢材的5到10倍。
产出的玄武岩纤维可以被应用于土建工程、交通运输、风力叶片和光伏支架等领域。
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让研学产金深度融合的模式,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助力科技成果在内蒙古各地、各行业落地应用。
找准团队 赢得发展主动
赤峰、通辽“双子星座”,是内蒙古打造的东部地区新增长极。
这几天,在通辽市的玉米高产示范田,大型玉米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一株株沉甸甸的玉米穗吞进仓内,经过摘穗、剥皮,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倾泻而出,很快便装满了运粮车。
通辽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核心区,是我国玉米的优势产区,早在2019年,就开启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合作之路,通过玉米技术攻关、集成示范,积极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以密植为增产核心,以水肥精准调控为保障,多次刷新东北春玉米区千亩方和万亩片大面积单产纪录。
在霍林郭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0MW复合光伏项目已全容量并网发电,并通过增量配电网在开发区内就地消纳。
作为高载能园区绿电替代项目,该项目在降低园区综合能耗、给企业提供清洁能源保障、推动农业生产与清洁发电有机结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辽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优势,将供电结构向以绿色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变初见成效,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超过千万千瓦、装机比提升至57.8%,绿电占比突破30%。
从田间地头的玉米高产示范,到工业园区的绿色供电系统,通辽市的科技“突围”工程推动着这座城市不断深化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赛道上实现“硬核”突围。
这背后,是高层次人才的强力驱动。通辽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康绍忠等多位顶尖专家围绕玉米生物育种及高产耕作技术、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应用等内容,进行深度交流并达成合作,为科技“突围”工程有序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找准科创团队,撬动科技创新的实践在赤峰市同样精彩。
不久前,由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和内蒙古农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高油高产大豆品种赤豆5号选育及配套节本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经过专家评价,委员们一致认定,该成果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农作物的种子在创新的土壤中得到了收获。今年,在生长季前期干旱、后期多雨造成病虫害频发的不利影响下,应用合理轮作施肥、免耕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宽窄行穴播、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于一体的节本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让130亩自主培育品种“赤豆5号”大面积种植取样测定亩产为319.4公斤,显著提升了内蒙古地区大豆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有效解决内蒙古大豆中熟区域种植模式单一、油分低产量低、化肥施用过量、灌溉水资源浪费、田间管理不规范、机械化收获损失率高等难题,为自治区提升大豆育种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魏云山表示,科研人员围绕大豆高油高产、多个性状聚合难的育种难点和水肥管理关键技术进行攻关,通过创新育种方法、利用精准检测技术、提高田间和实验室筛选工作力度,成功完成了项目成果的研发。
这样生动的实践在内蒙古各地次第上演。
10月31日,2024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案例名单。其中,由中宣部、北京市海淀区和兴安盟科右中旗联合申报的京蒙协作案例赫然在列——小小干豆角撬动了千户农民年增收200余万元。
这一成果得益于预制豆角产品生产新技术应用项目。该项目由兴安盟吉祥爱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采用风干工艺,将巴彦茫哈苏木的有机豆角水分控制在3%至5%,用12斤新鲜豆角制作出1斤干豆角,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受到市场好评。如今,小小的干豆角,已带动巴彦茫哈苏木及周边1000余户农户平均增收2000余元。
当下,内蒙古各地各领域正全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闯出一条独具内蒙古特色的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