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觉 杨建 四川在线记者 赵萤
11月初,C视觉摄影师杨建跟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川保护专家,前往达古冰川,记录研究员们开展冰川保护试验、查看试验成果的画面。
![航拍达古冰川。](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83/w1200h483/20241121/083a-9306ea4227dfa3f878f0f553a8d31125.jpg)
![“盖被子”作业现场。(达古冰川技术人员提供)](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238/w1200h638/20241121/cdce-ef41cb6dcdd684b7fd30ec27346588d2.jpg)
冰川是高纬、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特有的自然文化景观,而我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冰川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的达古冰川,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西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是典型的冰川地貌和地表钙华堆积地貌。
![美丽的达古冰川。](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461/w1200h861/20241121/1a3e-d8b66cc63cae1af182a7a3db6ecf9d16.jpg)
![达古冰川羊拱山脉。](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67/w1200h467/20241121/10ff-1116be4fd371ca2d7849f303a18510b4.jpg)
达古冰川园区的冰川遗迹类型丰富、特征典型,兼具现代冰川和古冰川地貌,是亚洲最东端极为重要的冰川区域,也是我国海洋性冰川最发育的区域,是中国青藏高原东部最东缘、第四纪冰期末期现代山地冰川作用中心区之一,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393/w1200h793/20241121/9836-e8c493cd899bc85e0b984a52008c16b2.jpg)
冰川保护专家与研究员爬上冰川“盖被子”。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275/w1200h675/20241121/4b9f-8eb5ef35938b53d751af9e6eb78424e9.jpg)
研究员为冰川“盖被子”。
在达古冰川开展的给冰川“盖被子”减缓其消融速度的试验十分重要,从2020年至2024年,已连续开展5年。研究员在试验区内为冰川表面覆盖一层隔热反光材料,每隔15天,现场测量一次。此次中科院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飞腾带领团队现场考察发现,“盖被子”区域的冰体消融速度明显减慢,初步估计能够减缓85%左右的冰川消融,试验效果显著。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461/w1200h861/20241121/404b-b70c712c32d80cf487fb3ea479b74ba4.jpg)
冰川保护专家王飞腾(右)向管理局技术人员讲解“冰川盖被子”实验原理。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400/w1200h800/20241121/e583-b11bed5d25e2353e40e55b8a33c68e0f.jpg)
王飞腾(左)向镜头展示“被子”保护下的千年冰川。
“盖被子”试验时间线:
● 2019年9月,达古冰川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古冰川旅游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正式揭牌。
● 2020年8月,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在达古17号冰川建立了50平方米的试验场,开展了全国首个应用“地球工程学”措施减缓冰川消融的试验,使用传统土工织布为冰川“盖被子”。
● 2020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开展实验效果评估,传统土工织布能减缓冰川消融厚度达1米。
● 2022年8月,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朱嘉教授团队,在达古17号冰川建立了50平方米的试验场,这次的“被子”采用了新型辐射制冷的纳米材料,评估实验效果能减缓冰川消融厚度达1.8米。
● 2024年5月,朱嘉教授团队在达古17号冰川建立1200平方米的试验场,这次“盖被子”时间进行了提前,而且使用的新型辐射制冷的纳米材料中,红外线光谱性能增加至93%。
● 2024年9月,最新评估结果显示,最新材料能减缓冰川消融厚度达2.2米至2.3米。
![达古冰川管理局技术人员调试人工造雪设备。](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400/w1200h800/20241121/30e0-f0c27c7f2c792ac13c05c7ee2009e3a8.jpg)
下一步,达古冰川管理局将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尝试利用人工造雪的方式保护冰川、减缓冰川消融,开展实验效果评估,同时联合南京大学开展冰川保护材料关键技术攻关,将铺设材料升级为泡沫式新型纳米材料,利用无人机撒播材料的方式保护冰川,开展实验效果评估。
![达古冰川的冰川侵蚀地貌。](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400/w1200h800/20241121/243f-3f2d2e7681c940a9b63db9e9f182eaf5.jpg)
![达古冰川U型谷云海。](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275/w1200h675/20241121/8116-92d263dc27695a4bbbf1a877ff87110a.jpg)
达古冰川距成都260公里,是离大都市最近的冰川,也是最容易到达和接近的冰川,被誉为“最近的遥远”,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第三大冰川旅游目的地。这里形成于第四纪冰河时期,距今约200多万年,是我国纬度最北的海洋性山地冰川,是“冰川遗迹百花园”,分布有现代山地冰川10条,总面积0.54平方千米,其中冰斗冰川4条,悬冰川4条,冰斗悬冰川2条。
![泪湖。](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406/w1200h806/20241121/3a30-350e4de1964cd1af509b1d502643eeb2.jpg)
![东措日月海。](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499/w1200h899/20241121/1b4a-526b55f671aaa6278ce9988040c1494b.jpg)
达古冰川有着中国最美的冰川湖奇观。山顶的冰碛湖叫泪湖,是冰川消融形成的天然湖泊,湖水为天蓝色,犹如一只含泪的眼睛。在海拔4300米处还有一个美丽的湖泊,长1500米、宽300米的东措日月海。远望东措日月海,恬静、明亮,当山风拂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既含蓄又灵性,十分美丽。
![洛格斯圣山上的悬冰川。](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371/w1200h771/20241121/c4c8-e7db46caa0fbe52d4a88c34b01cb6897.jpg)
在洛格斯圣山上还有两处正在发育中的,被称之为"婴儿冰川"的悬冰川,这种冰川的出现或消失,十分敏感地反映着区域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
![达古冰川的冰川角峰。](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572/w1200h972/20241121/a407-27bcd122c5a57883a735feb330742a00.jpg)
达古冰山集现代冰川、古冰川地貌、原始森林、高山草甸、雪峰藏寨、珍稀动植物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是适合观光度假、休闲避暑的地质型生态文化旅游区。希望来此欣赏冰川风光的你,爱护大自然,保护景区环境,切勿破坏性游玩,切勿乱扔垃圾,一起守护大自然的瑰宝。
![11月的洛格斯圣山与泪湖。](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703/w1200h1103/20241121/e6f7-f645fd431e14e82f3b9cd047b3f15e78.jpg)
![8月的达古湖风光。](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121/499/w1200h899/20241121/feb5-af8f9f66e64bfd8bfda1b1f151f2178e.jpg)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