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着力点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着力点
2024年11月18日 10:44 人民论坛

转自:人民论坛

【摘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人类交往形态已然发生改变,这也在重塑国际传播生态,需要重新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规律,以创新手段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因此,全方位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体系建构的着力点就成为一项重要使命。

【关键词】国际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化 智能传播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世界的交往形态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为此,必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国际传播是对外宣传工作的核心,在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展示中国国际形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全方位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体系建构的着力点成为一项重要使命。

以整体性思维加强国际传播体系的韧性,重构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国际传播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流动性、复杂性的说服工程,特别是面对不均衡的国际舆论格局,我们应从整体的战略性思维来着手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体系。而“韧性”是国际传播体系持久性、稳定性、创新性的一种尺度,即通过增强在不同发展情况下的适应性、恢复性与建设性,以实现认知可平衡、信任可持续、情绪可共鸣的长期效果。重视国际传播体系中的“韧性”建设,是跳出“工具-价值”的二元框架,形成一种综合传播价值系统,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舆论格局的关键环节。

一是以认知平衡来增强国际传播体系的适应性。适应性是国际传播体系应对国际局势不稳定情境的特征,需要坚实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涌现,万物互联的数智化社会正在形成。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这也将连接的颗粒度细化为个人感知与认知,国际传播信息能否到达个体认知域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要使国际传播更有效力,首先应增强传播的信息与个人认知的匹配度,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这也为在数智时代如何精确匹配信息与个人认知度指明方向。其一,应善于运用大数据来掌握受众全貌,以其行为偏好与情感倾向来洞悉受众特征,进而为精准国际传播提供有力抓手;其二,熟谙自动化生成内容逻辑并将其与中国叙事逻辑相结合,以减少精准国际传播的文化折扣;其三,以算法推荐来精准识别并推荐符合受众认知需求的信息,以“千人千面”的信息内容来提升精准国际传播的实效性。

二是以重建可持续的信任关系来增强国际传播体系的恢复性。恢复性是国际舆论风险发生后的一种快速修复能力。数字化生存环境充满变数,我们如何快速地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对于恢复性而言乃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建立国内外多元协同的信任机制,既要挖掘基于个人需求的信任要素,又要寻找跨领域、跨地域、跨文化的信任要素,以增强信任关系的可持续性。一方面,应回到人类需求来寻找最大公约数,特别是我们在面临国际舆论风险时,应在人类共同需求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与中国价值观;另一方面,应以人类文明为轴心,寻找到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契合点,中国的环境问题曾一直被西方一些国家所诟病,抹黑中国的环保形象,在面对国际舆论危机时,我国媒体敏锐捕捉到“云南大象迁徙”事件的价值与意义,主动设置议程,以“人象共生”的故事打破偏见并形成全球情绪共鸣,重塑中国生态文明形象。

三是以多样融合来增强国际传播体系的建设性意义。国际传播的“韧性”不仅体现于面对风险的及时性反应,还在于是否具有常态化的稳定性,这也是“建设性”意涵之一。融合与创新已经成为媒体发展趋势,推动国际传播体系韧性螺旋式发展,具体应从“道”与“术”的层面来实现。“道”是指国际传播体系建构的顶层设计,应秉承开放性与包容性的传播价值理念。中华文明以开放包容的气质源远流长且历久弥新,也是国际传播体系能持久稳定的根基,因此国际传播体系建设还应根植于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而“术”则强调数智时代国际传播体系的运行机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涌现,成为国际传播体系智能化建设的“新质生产力”,应打造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媒体融合传播矩阵,在国际信息传播中体质增效。“道”和“术”共同构成了国际传播体系要素耦合的新格局。

以“民族—世界”双重维度诠释国际传播体系现代化,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这一系列高屋建瓴的见解,深刻揭示了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这应该成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构建的核心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中国式现代化也就与“西式现代化”不同,是从整体性的视野来思考发展道路的。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也应作如斯观之。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既要根植于中国大地上的实践,又要立足于“天下”的全球视野,秉承“民族-世界”的理念。一方面,应以“中国立场”关照世界,中国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从全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中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性、特殊性与重要性,寻找中国与世界的共通价值,在此基础上来建构共同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应置于“世界格局”来解释中国,秉承“求同存异”的理念来寻找中国文化与世界各种文化的契合点,建构可沟通的话语表达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用国际化语言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融通中外、贯通古今,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

话语是在人与人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语言行为,也是语言、意识形态、权力与社会之间的多元关系体现。应搭建中外文化共享的话语空间与叙事空间,这是基于“民族—世界”理念,让国际传播更有效力的一种手段。

一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一方面是回归到文化本体来探索,其中,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渠道,这也成为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一个着力点,比如河南电视台挖掘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特色元素,打造《唐宫盛宴》《洛神水赋》等节日系列节目,同时还推出《中国发明》《中国功夫》《一片甲骨惊天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集群。这一系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表达让更多海外受众关注到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是创新文化机制,利用智能化技术来搭建新型国际传播体系,打破传统障碍与边界,在万物智联生态中实现跨文明传播,为中国话语与叙事体系提供新质生产力,充分利用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技术来识别海外用户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倾向性,比如中国搜索就推出“中国好故事”平台,凭借搜索引擎来为海外用户画像,进而发现“熊猫”为大家所青睐。

二是以视觉化呈现重新建立中外互通的话语表达方式。在当前传播生态中,人类的感官体验已经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产生的反应,而更多成为主动感知世界的一种体现,所以与其说是传播信息,不如说在体验信息,或者传播体验,这也在改变传统的表达方式,而视觉化成为主要趋势,短视频就是视觉语言呈现的重要渠道,也为全球互通提供话语空间。近期,随着我国免签政策的实施,大量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在YouTube、TikTok等社交媒体上用Vlog生动展示了中国的文明、文化和现代化,带来了“China Travel”话题的爆红。类似这种以柔性话语方式塑造可知、可感的立体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实践,可以有效增强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挖掘中外可共同感知的精神标识,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感召力与中国形象的亲和力。

三是在对话与博弈中主动设置全球互通的软议题,将中国故事背后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与国际语境相融。我们不能利用西方的话语体系来理解中国实践,也不能在面临问题时被动“应对”,更不能“自说自话”,而应该将中国置于世界背景下来理解与设置议题。而这些议题不能太“硬”,更应该关注到安全、环保、健康等议题都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话题,媒体应积极挖掘这些人类共通的核心议题,进而为中国和世界建立叙事空间,从全球人类议题入手来展示中国方案的力量。如浙江安吉,积极推行生态传播理念与实践,以环保这个人类共同关注的核心命题,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讲述中国生态文明的故事,得到广泛关注;又如重庆首档国际传播融媒栏目《Let's Meet》中一条关于“重庆刀片山脉”的视频在推特引发网友对于五里坡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关注与热议,浏览量达20多万。

以地方实践释放国际传播体系效能,深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全面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即“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不仅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地方的共同努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国际传播理念与实践也逐渐从中央向地方下沉。地方媒体应充分挖掘和用好本地的题材资源、文化资源、传播资源等特色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传播,成为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一,巧妙挖掘地方特色,以地方叙事来引发全球共情。地方媒体深植于基层,而基层是中国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有大量生动鲜活的故事,有利于形成特色传播产品。地方叙事与国家叙事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有效地弱化“我者—他者”的二元对立思维,在更广泛的文化空间中寻找共情。具体以新媒介重构地方叙事话语,以话语实践来打破叙事语言符号所建构的偏狭视角,重新连接地方实践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内涵,因此在遵循国际传播规律的同时创新传播形式。游戏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从端游、页游到现在的手游,逐渐进入到全球化探索阶段,因而游戏“出海”也成为一种新的国际传播形式,重新盘活了地方文旅、经济、文化等资源,形成虚实生态连接,引发全民共情,如2024年8月《黑神话:悟空》一经推出引发全球广泛关注,将山西、重庆、泉州等地的知名景点融入虚拟游戏场景,彰显中国的文化底蕴,根据数据显示,游戏上线首日在全球火速出圈,同时山西旅游热度环比翻倍。

第二,整合平台与融通渠道,以传播资源联动助力地方国际传播“出圈”。伴随着媒体融合的走深、走实,地方成为媒体融合生态网络的重要节点,因此盘活各地资源并联动传播对于形成地方传播合力至关重要。近年来,各地纷纷建立国际传播中心,突出地域性优势,打通跨地域、跨层级之间的壁垒,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地方传播联动,通过讲述中国地方故事为传播人类共同价值作出更大贡献,比如,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与人民网共同成立的“Panda Guide”外宣融媒工作室,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共建的GDToday城市频道。这种结伴“出海”的方式,有利于整合资源,起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第三,兼顾历史与现实打造国际城市名片,增强海外传播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地方媒体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时应兼顾历时性与时代性,打造传统与时代共融的精神标识。2023年我国迎来了旅游发展的“新元年”,而之所以“新”就在于如今城市传播不局限于“吃喝玩乐”,而更注重城市形象与美誉度,以中华文化精髓来涵养城市品牌传播的核心价值。“国潮热”“国漫热”“文旅热”“博物馆热”等文化现象的兴起就是一种体现,各个地方开始积极探索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与创新化表达方式。一方面,各地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制造热搜话题,“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尔滨”“榕江村超”“大理非遗”等热议话题形成后就会产生社会联动效应,当地结合各自地方特色,以社交媒体为依托,重构城市叙事框架,将城市品牌、特色文化、话题热度相结合,从而打造网红城市IP;另一方面,从多个维度重塑城市鲜活标签,秉承“常做常新”的核心理念从不同角度引流,从而强化国际受众对于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比如重庆,既以巴渝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等千年历史铸牢重庆坚韧忠勇的城市精神底色,又以“科创之城”打造新时代重庆的鲜明城市标识。

以新时代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坚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数智技术驱动下的社会发展趋于液态化,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成为一种新的交往生态,人类社会的生存因而具有了全球性的特征。在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国际传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还需要从交往关系来重新审视。

一方面,要建构多元国际传播的行动者网络。国际传播的交往转向,实则传播网络的去中心化。因为技术的去中心化,改变了传统的以官方为主的国际传播格局,机器作为主体也成为传播行动者之一,多元主体的关系形态与动态均发生改变。有鉴于此,国家、组织、人、机器共生的国际传播行动者网络的建设,是“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的基础性工程。多元协同的国际传播行动者网络孕育于中国特色的文化情境与数智情境。首先,应形成人机共生的交往生态,激发虚实交融的新文化场域,从物质层面来看,数智化技术基础的广泛布局为人类搭建了新型数字交往空间,改变以人为主的传统交往范式,特别是随着ChatGPT、虚拟数字人等智能主体的融入,应建构人机共生的交往结构方可应对当前的新变化;其次,应建构多维度、复合型的交往规则,从而促进全球交往合理有序发展。从精神层面来看,多元协同的交往生态也亟待新逻辑与新规范的指引,应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既要打通官方与民间交往场域,又要激活跨地区、跨文化、跨部门之间的多层级交往空间,从而形塑全球文化共享与价值共建的国际传播交往范式。

另一方面,“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还要重视全球人类文明交往的神经网络建设。人类的感知、存在与价值观都成为全球文明倡议机制建构的关键要素。首先,应将全球文明与人类感官建立深度连接,传播人类的共同经验与情感故事。近年来,微短剧呈现井喷式发展,这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动能,微短剧“出海”也成为国际传播的新思路,将东方美学、中华文化价值与当地本土文化重新建立连接,以激发情绪共鸣。其次,共同发挥官方交往与民间交往在“转文化传播”中的作用。2024年6月,一位外国博主“保保熊”在游览长城拍摄的短视频中使用了“city不city”的中英混搭句,不经意间成为热梗,引发现象级传播。民间交往中,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相遇,碰撞出了新的文化表达,这就是“转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最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人类感知、认知、行为的一致性来跨越观念差异、消解价值冲突,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求是网,2021年6月2日。

②《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

③殷乐主编:《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2~2023)》,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23年。

④殷乐:《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有的放矢)》,《人民日报》,2024年8月22日。

责编/李一丹 美编/陈媛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
  • 11-22 英思特 301622 --
  • 11-18 胜业电气 920128 9.12
  • 11-18 联芸科技 688449 11.25
  • 11-15 红四方 603395 7.9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