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探访陪诊市场
编者按
当前,陪诊市场呈现出火热的态势,在全国医疗水平发达的北上广深等城市,纷纷迎来陪诊师的“涌入潮”。这一新兴行业以其独特的服务模式,满足了众多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并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由于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缺乏行业规范和有效监管,陪诊市场乱象颇多,除了服务内容模糊、收费标准混乱,还有一些机构或个人打着陪诊的名义做起了“黄牛”。陪诊市场存在哪些问题?行业应如何规范发展?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访了多家陪诊机构、陪诊师、相关行业协会、专家及法律界人士,深入探访这一行业的发展现状。
记者观察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小霞
“父母都已经80多岁了,医疗需求较为频繁,但我又在外地无法照料,虽然在老家还有一个哥哥,但他也因为工作忙碌,很难随时陪着父母就诊,在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陪诊服务。”一位陪诊行业的专家在说起自己为何关注陪诊行业时,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实际上,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周围并不罕见。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以老年人为代表的群体“就医不便”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些老人或是子女不能常伴身边,或是不熟悉医院的数字化设备而不敢独立就诊,或是从外地独自来京就医,不清楚医院的科室和就医流程。
《2024老年友善医疗微改造需求洞察报告》显示,超九成(95.4%)的受访老人表示,因就医流程复杂而需要陪诊服务。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老年人群体的迫切需求,也为陪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依据。
企查查的数据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2014年以来,我国累计注册1048家陪诊相关企业,其中超七成是2022年之后注册的企业。2023年,我国陪诊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59.8%至385家。截至10月28日,2024年我国已注册148家陪诊相关企业。
从数据上看,陪诊需求日益旺盛,陪诊市场也在快速发展。而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二十几天时间里,感受到的是行业初期成长的迷茫和各种难题。
陪诊师是奔波在行业一线的从业者。他们陪患者挂号、排队、做检查、拿报告单,还要帮患者记录医嘱、取药等。“陪诊师这个职业,并不像网上说的那样,陪人排排队、聊聊天就能轻松月入过万。”陪诊师孙桂芬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陪诊师挣的都是辛苦钱。患者就诊一般都是一大早就要到医院,但因为自己住在郊区,所以需要早上4点多就出发,且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跑来跑去或者等候,有时候一天下来真的很辛苦。
“辛苦也没有什么,因为能够帮助到患者,让我感到自己很有价值。”在孙桂芬看来,真正让她感到焦虑的是不知道去哪儿培训,且服务范围也没有标准可依。
孙桂芬的焦虑是当前很多陪诊从业者面临的共同问题。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当前陪诊师从业门槛相对较低,多以业余兼职为主的家政员、护工、志愿者等专业技能有限的群体构成,不少人需要进行专业培训,但行业尚未明确由哪个权威和专业机构来编写教材、安排课程、颁发证书等。此外,再加上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监管体系,导致各方在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收费标准、争议解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陪诊机构是促进行业发展壮大的主体,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大部分陪诊机构仍挣扎在“生存线”上。当前,整个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尚未完全成熟,很多平台的订单量并不饱和,导致陪诊师流动性较大,这就对平台的稳定运营造成了诸多不便。此外,平台获客难度也有所增大。此前被很多平台视为主要获客渠道的新媒体平台,对陪诊服务的宣传内容进行了严格的监管,一旦涉及医疗服务,获客视频往往会被直接封禁。缺乏有效的获客渠道,也让很多机构无所适从。
一位陪诊机构创始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当前,陪诊行业面临着与互联网企业发展早期比较相似的挑战,即获客成本高且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尚不明确。这位创始人感叹,整个市场还处于萌芽的状态,并不是“巨头”入局的时候。因为“巨头”通常要看到行业具有变现能力的时候才会进入。
从行业角度来看,陪诊行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规范发展。作为一个新兴行业,陪诊行业需要尽快穿越发展初期的迷茫,找到能持续成长的路径和模式,治理和整顿披着陪诊外衣的“黄牛”等乱象。从业者也要进一步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行业协会要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对陪诊机构和个人的监管和指导;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加强对陪诊行业的管理和监督。
陪诊市场是一片蓝海。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有超过1.3亿的“空巢老人”和超过1.25亿的跨省流动人口。
陪诊服务的兴起是市场需求的反映。然而,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规范、有序、专业的陪诊市场。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陪诊服务能够真正成为患者的贴心助手,并为其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