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论坛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锤炼于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历程所形成的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是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生动力,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撑,是党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坚强保障。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应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发展的主动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历史主动精神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准确认识历史任务和使命担当,并创造性开展实践活动的精神品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意蕴
历史主动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历史主动精神,洞悉历史大势,担当历史使命,坚定历史自信,以实际行动彰显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意蕴。
历史主动精神是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生动力。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依靠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大家“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发扬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如“狼牙山五壮士”、赵尚志、赵一曼、左权、彭雪枫等,他们不畏强暴、英勇斗争,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工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体系布局趋向合理,冶金、机械、煤炭、汽车、电力、石油、通信等领域得到良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深入钻研装备技术、高端芯片研发等技术难题,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肩负起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历史使命,在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历史实践中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些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突破重重困难,历经生死考验所形成的,它们具有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展现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历史主动精神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既要当好历史主动精神的传承者,也要当好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者和弘扬者,以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中国共产党担当历史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破除阻碍现代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中国共产党发扬创新精神,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传统产业向高效能、高端化方向发展,持续推进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发展壮大,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传统制造业基础优势,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研发,构建清洁、高效、循环、低碳的绿色制造体系,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提高资源生产和利用效率,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抓住历史发展大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聚力、凝聚智慧,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历史主动精神是党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坚强保障。1944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学习和时局》的讲演中说道:“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1945年7月,黄炎培到访延安并向毛泽东同志坦率地谈了中国历史上的教训,担心中国共产党会重蹈覆辙。对此,毛泽东同志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而“这条新路,就是民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黄炎培的“兴亡周期律”时刻警醒着毛泽东同志。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工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汲取历史教训、拿出切实行动,才能走出“兴亡周期律”,不重蹈覆辙。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论断。“两个务必”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取得新的胜利。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从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填写进京后的一份份“考卷”。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勇于革新,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筑牢廉洁堤坝,消除贪腐之念,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休戚与共,为新的赶考之路提供可靠保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增强执政本领,担当历史使命,增强风险意识,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勇于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所带来的新挑战,保持良好的战略定力,推动全党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中国共产党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指向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历史机遇,担当历史重任,创造新的辉煌。
尊重历史规律是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要求。尊重历史规律,透过历史运动的本质,把握历史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只有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才能洞察历史发展大势,掌握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动权。无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还是在党自身发展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科学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历史局势,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是对唯物史观的自觉坚持,是对历史客观规律的自觉运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肯定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肩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从历史长河、时代潮流、风云变幻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准确识别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胸怀“两个大局”,保持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前进状态,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力量根基。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激发人民创造,汲取人民智慧,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养老等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担当时代使命,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中国共产党自觉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永远怀揣着一颗真诚为民的心,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能力建设,端正党员品行,合理使用自身的权力,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拉近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提高党性修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夯实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力量根基。
深化自我革命是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法宝。“自知者英,自胜者雄。”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之中,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烙下了斗争的印记,在斗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赢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凝结成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彰显了党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1945年,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同志首次将“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明确地提了出来。在毛泽东同志看来,党内应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党内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审视、及时纠正,否则党就会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洞察错综复杂的环境带来的新挑战,勇敢面对“四大考验”,坚决战胜“四种危险”,增强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发扬斗争精神,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敢于亮剑,激浊扬清,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增强党的历史主动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凝聚力量,有效改善部分党员存在的推卸责任、自我膨胀、互相埋怨等现象,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面对面地帮助党员同志解决问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弘扬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共产党人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坚守底线,明辨是非,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正确立场,在复杂形势面前决不退缩,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党的建设。应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党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分别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②《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
③商志晓:《自我革命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年第7期。
责编/周小梨 美编/王梦雅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