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旁观者》杂志10月26日文章,原题:要求学生阅读儿童读物真的过分吗?莎士比亚研究学者乔纳森·贝特最近表示,学生很难读完长篇著作。5年前的我和他有相似体会,当时我在声名显赫的罗素集团的一所大学任教。问题不在于学生无法在5天内读完《白鲸记》,而是即使给他们想要的东西,也会百般挑剔。这些都指向现代教育至为关键的一场斗争:应不应该向这些讨厌鬼屈服?
在讲授儿童文学的本科课程时,我发现一些学生不愿意阅读儿童读物。这门课涵盖了浪漫主义时期至今的所有作品,学起来并不轻松。虽然大部分学生沉浸其中,但为什么总有人例外呢?这门课具有丰富的文学性、政治意识形态和传记元素,学生们在领悟后还能发散思维。
在一堂课上,我讲完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丛书,收到好几个学生的提问。第一个学生问:“我们必须读完全套书籍吗?”我笑着说:“是的。”提问者又哀怨道:“全部7本?”我的回答不容置疑,严格来说那周是“哈利·波特周”,学生们在6月就拿到了必读书单,如果他们的期末论文想写哈利·波特相关的主题,那就必须参考全部的7本。后来,我收到4封来自学生的怨声载道的电子邮件,他们认为我傲慢地无视了他们的难处。系里领导找我谈话,我竭力辩护。我花了几个月准备这门课,显然读完《哈利·波特》丛书并不会超出普通学生的能力范畴,尤其大多数人早就对霍格沃茨耳濡目染。它最后一部书出版时(607页),有书评家一个晚上就读完了。再者,不读教材指定的读物本身就不合理。然而,学生们最终获得了自由许可,这打乱了我的课程安排。此后,许多学生期末论文只参考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仿佛觉得我看不出其中差别,着实令人沮丧。
在学生想要的和老师想教的之间,如今许多教育工作者建议来取平衡之道,让双方在“刚刚好”的氛围里对话。这在一定程度上行得通,但同时还存在一个“相关性”问题——为什么当代年轻人明明可以欣赏克丽丝汀·鲁佩南的《猫派》,却必须钻研疯狂水手追逐鲸鱼的故事?实际上,难以适应正是追求知识的一环,具备完成看似乏味之事的能力将让你的人生受益匪浅。我不确定社交媒体使人注意力下降的原理,但我确信如果向抱怨的学生屈服,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话说回来,如果学生感到不顺心,满嘴抱怨,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应该归咎于积弊数十年的教育理念和已然背离初心的大学文化。教育机构必须警醒,正确地引导学习绝不能视同儿戏,并且应该承认,总是屈从于学生的突发奇想是不对的。
阅读无法激发即时的快乐,但这反而能起到恰到好处的效果。因为在某个时刻,它可能会激发出别的东西,以超乎想象的方式点亮你的世界。从文化层面而言,我们需要牢记立场,要求学生掌握阅读清单,即使他们觉得是苦差事,但到头来,他们会感激的。很多人毕业多年,仍后悔没有充分利用送上门的学习机会,至少我从未听人说过:“我很庆幸他们没有逼我。”(作者菲利普·沃马克,青桂译)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