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让北京聚天下英才

改革,让北京聚天下英才
2024年10月17日 05:00 北京日报客户端

1978年2月,北京重型机器厂执行人才改革政策,提拔了11名工程师,他们同技术人员、工人奋斗在一线,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上世纪70年代,北京丝绸厂的技术骨干吴强(右)由工人破格提拔为科研室副主任,带领技术工人大搞技术革新。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仪表局掌握多门外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柳维长被提拔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图为柳维长(中)与青年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微型计算机。 王振民摄

2017年1月12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濮存昕、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4人(从左至右)获“首都杰出人才奖”。戴冰摄

1992年3月4日,北京第一家专业人才评价中心“北京明星人才评价中心”成立,负责为用人单位鉴定被聘人员业绩、业务水平等。张风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而人才是根本。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改革开放46年来,北京大胆提拔“能人”,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创设人才交流市场,打造国家级人才特区,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华章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78年5月14日,《北京日报》1版

  大胆提拔“能人”才尽其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一再强调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逐步成为一项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对于人才的重用,首先得让人才站到与自己能力匹配的岗位上。北京在1978年上半年试水改革,在国有企业、单位推行“不拘一格选人才”,通过提拔技术骨干到重要岗位等措施,为首都经济、科技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1978年5月,首钢公司根据职工的工作表现及贡献,秉承“该提拔的大胆提拔”原则,提拔了32名工程师,其中多数人都有科研和技术革新成果运用于生产。其中,冶金测试工程师王永生十几年来一直从事氧气顶吹转炉测试的科学研究,主导研制了钨钼插入式热电偶、快速微型热电偶和钢水快速凝固温度定碳等新成果,为发展转炉炼钢作出了显著贡献。(1978年5月14日《北京日报》1版,《首钢公司新提拔三十二名工程师》)

  一批批新提拔的人才,陆续调配到各自对口专业的技术工作岗位、领导岗位,实现了“有职、有权”。

  北京印染厂是年产1亿米印染布、产值2.5亿元的大型印染厂。虽然全厂3200多名职工中有290多名知识分子,大多数还是大学毕业生,却长期没有才尽其用。随着北京1984年推行厂长负责制,厂长徐孝纯认识到:工厂发展靠产品,产品靠科学,科学靠人才。3个月内,全厂车间、科室主要负责人乃至副厂长等30名新干部上任,形成了一个以厂长为中心、懂技术、会管理的“知识群体”。设计师包遂初是1962年的大学毕业生,他被提拔为副厂长后,通过组织展销、设计新式服装进行时装表演等方法,将厂里积压的纯棉布变成了畅销货。副总工程师陆锡芬在短短两三个月里,与同事研制出抗静电布、轧花布、夜光布、香水布等30多个新产品,有些还是国内首创。

  有了这些“能人”,企业很快恢复了生气。到1984年11月时,北京印染厂的经济效益已从年初的跌至谷底跃入全国同行业的前列。(1984年11月8日《北京日报》1版,《大胆提拔能人 班子形成“知识群体”》)

1979年3月2日,《北京日报》1版

1986年5月31日,《北京日报》1版

  职称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何为人才?人才怎么用?为保证选人用人的科学性,需要有一个客观、完善的评价机制。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实行的是技术职务任命制度。随着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国家决定恢复和建立技术职称评定制度,这标志着我国人才评价机制的重要转变。

  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在人才选拔机制上做出初步改革,对科学技术人员开展定期考核及晋级工作。当时,大部分单位都成立了技术考核委员会来统一组织专业考试,有的单位还进行了口头答辩式考试。经过这种方式提拔的人才,发挥的能量巨大。北京重型机器厂在1978年提拔的50多名工程师,群策群力搞出了200多项革新成果。一些老工程技术人员为此兴奋不已,“我们的科学技术事业后继有人了。”(1979年3月2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去年有五千多名科技人员晋升》)

  1979年、1980年,我国关于工程技术干部、农业技术干部、医疗卫生人员、高等院校教师、科学研究人员的职称规定相继发布,职称考试和评价工作逐渐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但这一阶段的职称评定工作存在着职称与职责分离,一旦授予、终身享有等弊端,很快便又跟不上社会经济改革的步伐。

  1986年6月,本市启动职称改革工作,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并先期开展高等院校教师、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4个职务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改革的主要变化是:按需设置专业技术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职称初、中、高档次的比例按编制确定。聘任制的实行打破了职称终身制,使优秀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北京市自动化技术研究所是首批职称改革单位之一。在改革前,全所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1∶113∶55;改革后,拟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高、中、初级的比例变为1∶5.6∶4,结构更加合理。全所专业技术人员干劲足,各项工作也打开了新局面。(1986年5月31日《北京日报》1版,《我市职称改革六月起逐步展开》)

  截至1987年6月,北京进行职称改革的事业单位共有218个,涉及专业技术人员近5万人,占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5%。在当月召开的北京市职称改革工作会议上,市委领导表示,职称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根本目的就是精心选拔、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潜力,聘任的标准首先要看实际成就,不能本末倒置。(1987年6月18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21个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将全面展开》)

  1987年下半年,随着全市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机关21个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全面展开,北京的人才评价机制逐渐完善。到1996年时,北京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已达57.5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20万人,已初步形成一支专业门类齐全、技术实力较强的专业技术队伍。

1992年5月16日,《北京日报》1版

1997年10月11日,《北京日报》1版

  人才市场助高端人才展特长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党内党外,都要创造人员能合理流动、职业有选择余地的社会条件,破除论资排辈等压抑进取心和创造性的陈腐观念”。这一信号的释放,令各类人才在市场中自由流动配置成为可能。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北京将人才改革的重点放在破除人才归部门、单位所有,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上。当时的人才市场是高智能劳动力市场,主体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科技人员走出大院大所,到社会上寻求用武之地;企业优化组合,人员有进有出,谁来为他们牵线搭桥?海淀区走在改革前沿,试答了这个问题。

  海淀区早在1982年就在本市开了人才交流的先河,当年20多名科研人员走出科研院所到四季青乡一展才华。从那时起,区里便开始研究探索如何深化人才交流的改革。十年时间,海淀区先后建立了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市场、人才评价中心、劳务市场。这些机构的建立,为人才交流顺畅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体系。人才市场牵线搭桥当“红娘”,人才评价中心则请来专家,为用人单位鉴定被聘人员业绩、业务水平等。(1992年5月16日《北京日报》1版,《海淀为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创造大环境》)

  随着人才交流市场化,双向选择、供需见面成为常态,全市各区县陆续开办自己的人才市场,吸引高技术人才的加入。

  1992年11月18日,劳动人民文化宫科技馆内异常热闹,北京市和国家人事部领导共同为“北京人才市场”揭幕。这是北京首家全市性常年开放的大型人才市场,开业当天便吸引了3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前来交流。一位30多岁的副研究员告诉本报记者:“现在谁还怕辞职,人才流动,东方不亮西方亮,人有本事,三跳两跳,总会找到一个能发挥才干的岗位。”(1992年11月19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首家全市性常年开放的大型人才市场开张》)

  到1997年,全市经批准成立的各级各类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达101家,人才市场已成为配置首都经济建设人才的重要渠道。同年10月,《北京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公布,标志着人才市场建设步入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1997年10月11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各类人才市场达101家》)

2003年12月31日,《北京日报》1版

2011年4月4日,《北京日报》1版

  北京打造国家级人才特区

  2003年12月,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会后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治理体系,确立“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科学人才观。这一界定,赋予了“人才”崭新的时代内涵。

  当年年底,北京推出人事人才制度创新的一大举措,设立北京市人才奖励的最高奖项“首都杰出人才奖”,用于表彰奖励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该奖项奖金为每人每次100万元。(2003年12月31日《北京日报》1版,《关于设立首都杰出人才奖的决定》)市人事局负责人表示,“‘首都杰出人才奖’的评选宗旨是不拘一格选人才,我们的人才标准就是在自己领域做出了非常突出成绩的人,而不唯学历、资历、职称、身份。”(2005年6月8日《北京日报》2版,《首都要不拘一格选人才》)

  在高端人才国际化流动的时代背景下,北京把吸引和用好留学人才作为实施首都人才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将其纳入《北京市“十五”时期人才事业发展规划》,相继推出“新世纪首都百千万人才工程”“科技新星”“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等,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相互配套的政策支持体系。伴随着2009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北京的人才引进政策有了更大突破。以下放行政审批权、提高人才引进效率为重点的人才引进试点工作在中关村推行,同时实行中关村战略科学家扶持政策。(2010年6月25日《北京日报》1版,《“中国机会”催生海归潮》)截至2010年6月,在中关村创业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海归人才超过15000名,占全国总数的近1/4,中关村境内外上市公司达150家,IPO融资额近1300多亿元人民币。

  2011年3月,首都吹响了建设国家级人才特区的号角,这也是北京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体现。北京会同15个中央和国家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开出的条件诚意满满:具有中国国籍的高层次人才,可不受户籍所在地的限制,直接落户北京;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亲属,可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可获得1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中关村向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传递出一个信息:可以在此享受到创新创业的各种便利条件,而没有后顾之忧。(2011年4月4日《北京日报》1版,《高层次人才落户中关村一路绿灯》)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截至2022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81万人,人才密度达62%;拥有全球独角兽企业102家,位居全国第一;“两院”院士数量占全国近1/2,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83.1万人。(2022年6月20日《北京日报》3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北京实践”》)

  如今的北京,正在成为有才之士大展拳脚的沃土,持续深化改革亦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打开了“高能”人才引擎。中关村人才特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北京实践”,将继续助力首都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本版文字:汪丹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北京市 北京日报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5 健尔康 603205 --
  • 10-21 强达电路 301628 28.18
  • 10-18 拉普拉斯 688726 17.58
  • 10-18 科力股份 920088 7.32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27.7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