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 谱写崭新篇章】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牢记殷殷嘱托 谱写崭新篇章】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2024年10月17日 04:27 媒体滚动

转自:安徽新闻网

青山绿水,天赋于皖,“三山三江两湖”构成安徽精彩的山水版图。逐“绿”奋进,向“绿”而兴,安徽牢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创“新安江模式”、率先推行林长制、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纵深推进巢湖综合治理、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等,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当先锋。

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绿色江淮画卷不断呈现新的精彩——安徽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连续3年被国家考核为“优秀”;淮河两岸沃野千里,风景如画;新安江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每年向千岛湖输送70亿立方米干净水;巢湖湿地治理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样本;“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逐浪江面,被称为“生态试纸”的中华秋沙鸭成为安徽常客等等。安徽已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绿水是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源头活水”,青山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靠山”。汇聚“绿色合力”,江淮大地上处处是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和大美画卷。(夏胜为)

巢湖风光。(资料图片)张 健 摄巢湖风光。(资料图片)张 健 摄

巢湖:“最好的名片”越擦越亮

金秋十月的巢湖,碧波荡漾,蓝天绿水之间,一只只鸟儿或飞翔、或游弋、或嬉戏、或觅食。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巢湖位于安徽腹心部位,连接长江,曾承受过“生态创伤”,城市污水汇入、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湖水水质一度为劣Ⅴ类。近年来,合肥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全面加强巢湖综合治理。

作为巢湖综合治理中的十大湿地之首,合肥十八联圩湿地总面积约27.6平方公里,为保护巢湖、改善其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十八联圩湿地一、二、三期工程均已建成,不断恢复林草植被,实现退渔还湖,构建多种湿地生境。今年,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三期工程成果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优秀案例并向全球展示。如今,漫步在4.1万亩十八联圩湿地,如置身画中,碧水蓝天、飞鸟云集、鱼跃人欢的美景徐徐在眼前展现。

合肥已先后投入250多亿元,陆续开展环巢湖五期工程建设。巢湖综合治理,带来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最直观的表现便是珍稀鸟类越来越频繁现身。巢湖生物资源调查鸟类专家公布了2023年度最新数据,全年巢湖共记录到287种鸟类,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目前,巢湖平均水质稳定在IV类。今年1月至8月,东半湖湖区稳定在Ⅲ类。随着综合治理有序推进,“最好的名片”越擦越亮。(本报记者 许根宏)

薛家洼:生态“痛点”的美丽蝶变

傍晚,位于长江东岸的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内,常有市民漫步休憩。园内花团锦簇、草木葱茏,凭江远眺,江水清澈、碧波荡漾。然而,几年前的薛家洼可不是这幅水清岸绿的美丽图景。

薛家洼区域呈“凹”字地形,是天然的避风港。过去,薛家洼聚集着散乱污企业、非法码头,还有畜禽养殖场、危旧民居和大量渔民作业船及住家船,环境问题突出。从2019年起,马鞍山市以薛家洼为突破口,启动长江东岸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拆除长江干、支流非法码头158家,整治散乱污企业756家,率先完成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禁渔和渔民退捕转产,5146条渔船全部拆解,1.1万名渔民转产上岸。

“986亩的薛家洼区域经过修复岸堤、植树复绿、清理固废,建成了江边的生态园,成了市民们休闲健身、观赏江景的‘城市生态客厅’。”亲历薛家洼整治的马鞍山花山区住建交运局重点办相关负责人陶小庆告诉记者,现在他正负责薛家洼生态园的日常管理。

“过去吃住在船上,四处漂泊。现在上了岸,有了社保,还当上了老板,上岸渔民可以来我们这儿打工,也可以参股共同经营。”从薛家洼上岸的渔民陈兰香变化很大。她小名“三姑娘”,2019年,薛家洼区域的渔民上岸转产,“三姑娘”一家带头上了岸,家里的5条渔船被拆解,获补助24.1万元,分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

在当地政府鼓励下,她与其他8户薛家洼上岸渔民共同入股,在雨山区成立了马鞍山市三姑娘劳务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公司走上了正轨,有固定员工60多人,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如今,以薛家洼为重点区域的马鞍山长江岸线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显著改善。其中,长江刀鱼种群已恢复至禁渔前的4倍。今年4月,长江马鞍山段首次发现野生中华鲟的身影。

从空中俯瞰长江东岸马鞍山段,薛家洼生态园、滨江公园、芦苇江湾、杨树林、采石矶景区等滨江景点“串珠成链”。目前,马鞍山市正在努力探索拓宽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整合长江岸线及全市其他地区生态文旅资源,促进生态高颜值向经济高价值转化。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抓改革,健全共抓长江大保护体制机制,马鞍山统筹治污、治岸、治渔,不断绘就“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美丽画卷。(本报记者 贾克帅)

石质山造林披绿装

10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淮北市烈山区泉山公园进行采访,满目的绿化树苗,有槐树、无花果树、红叶李树。山脚下,几名村民正忙着对树木、草坪进行浇灌。

“山上全是石头,土层少,我们一直认为这里无法植树造林。”家住烈山区烈山镇土型社区的朱学超停下手中的活,向记者介绍,“通过开槽回填、设置人工湿地,在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种下了成片树苗,树苗不仅成活了,而且长势良好。”

淮北市烈山区泉山由于早年过度开采,形成宕口面较多,曾经满目疮痍。2020年7月起,当地采用“生态修复+文旅+公园景观”开发式治理模式进行修复,如今已建成一座综合型城市公园,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新去处。

近年来,淮北市将石质山绿化打造成为一个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森林”,实现石质山场由“荒山”变“青山”,再由“青山”变成“生态山、碳汇山、金山银山”的二次嬗变。

在完成20万亩石质荒山初始绿化的基础上,淮北市大力推动泉山采石宕口生态修复,实施烈山、卧牛山修复及景观建设,三五山山体修复整治,花鼓山、化家湖周边山体治理与修复等生态修复工程,优选侧柏、刺槐、泡桐等乡土树种,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手段,成功修复赵集破损山体等采石宕口26处,建成天街景区、影视基地,累计提升采石宕口生态修复面积70余公顷。

淮北市科学编制《淮北市国土绿化二次上山行动规划暨绿水青山2.0版(2023-2028年)》,按照“拾遗补阙、彩化美化、提质增效”十二字原则,实施“每年5万株黄栌”计划,提升石质山植被景观层次,营造“沉浸式”四季景观。淮北市还投资近500万元实施相山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工程,采取春季造林、雨季造林等综合造林方式,栽植侧柏、黄栌、连翘等乔灌木近10万株。(本报记者 吴永生)

一江碧水两省守护

百转千回的新安江,串起皖浙两省。从开展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到升级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一江碧水,两省守护。

10月9日至11日,为期三天的2024年度“两山”转化培训班在黄山市委党校举办。来自皖浙等地30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方案解析、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

2012年,财政部、原环境保护部、安徽省、浙江省签订《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在新安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原则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开创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先河。

为确保“源头活水出新安”,黄山市最大程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渔民退捕上岸,大力整治企业入河排污口……如今,新安江跨省界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年均向千岛湖输送70亿立方米清水。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方案(2023—2027年)》,合作区涵盖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和浙江省杭州市。从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到共建合作区,皖浙两省的合作联动不断迈向深层次,涉及产业协作、人才共育等多个领域。

今年7月,位于黄山市黄山区的农夫山泉黄山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产。4条水线、2条饮料生产线将在今年年底前陆续投产,可带动当地就业约300人。

“新安江上下游合作发展绿色产业,主要得益于生态治理跨省协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黄山生产基地负责人梅丙生说。

“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预计今年底完工。”10月9日,在黄山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黄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渊说。这条全程约350公里的风景道,西起黄山市屯溪老街,东至浙江杭州钱江新城,建成通车后将把徽州古城、阳产土楼群、千岛湖、新安江大坝等皖浙两省的众多景点串联起来。

今年5月11日,2024年杭州都市圈教育专委会暨六市教育局长会议在黄山市召开;6月4日,杭州市淳安县与黄山市歙县联合开展2024年六五环境日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建设活动……

今年初,杭州市人民政府与黄山市人民政府签订《2024年度杭黄两市合作事项清单》。清单中,共有经济、人才、文旅等领域合作事项20项,包括加快共建杭黄绿色产业园、建立和美乡村建设联盟、深化教师教研交流等。如今,这些合作事项正在逐项落实之中,由“同护绿水”向“共谋发展”的脚步也正在加快。

昔日的“试点”,如今已成为“样板”。目前,这项开全国先河的补偿机制已推广至21个省(区、市)、20个流域。(本报记者 袁中锋)

采煤沉陷区种水稻

10月14日,记者来到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采煤沉陷区,漂浮在沉陷区水面上的50亩水稻收割已接近尾声。

“通过科技创新,沉陷区水面种植水稻亩产可达980斤!”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张世文说。

煤炭开采,必然带来采煤沉陷。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如何做到统筹兼顾?今年6月,淮河能源集团创新实施采煤沉陷区水面种植项目,与安徽理工大学等单位密切合作,在全国首创“漂浮式绿色稻田”,恢复沉陷区淹没土地耕种功能和耕地属性,实现“藏粮于技”,探索破解煤炭开采与耕地保护矛盾。

在凤台县顾桥采煤沉陷区,安徽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实施“采煤地表沉陷区水面种植关键技术及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打造50亩“漂浮式绿色稻田”,采用纳米膜、种养、浮筒3种模式,在沉陷区水面上培育了6个品种水稻。一株株水稻“漂”在水面上,成为万亩采煤沉陷区水面的别致风景。

“通过十余批次复配试验,我们研制了一种耦合沉陷区水下土壤、有机肥、复合肥与缓释肥的适宜沉陷水面水稻种植的营养基质。”张世文告诉记者,他们将水下土壤增肥与水面种植相结合,探索机械化、智能化种植养殖之路。

在水稻生长期间,记者在稻田深处发现了几处鸟巢,里面安静地“躺”着几枚鸟蛋。技术人员经过全过程水稻长势与水质环境监测发现,浮床水稻种植不仅促进了水质改善,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吸引了野鸭、燕子等野生鸟类聚集于此。

“这是我们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的一次探索实践,把‘藏粮于地’同‘藏粮于技’结合起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力争破解煤炭行业发展难题。”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资源环保部陈晓辉告诉记者,通过把下沉的土地重新“抬”出水面,不仅填补了采煤沉陷区绿色治理的空白,也是沉陷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又一实践探索。

水稻种植试验结果显示,水稻长势符合预期,南陵早2号水稻头茬亩产280公斤,6个品种最高亩产490公斤。

8月22日,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淮南市,对采煤沉陷区水面种植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评估显示,“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协同共进,在全国首次试验的采煤沉陷区种植水面浮床水稻获得成功。

首期试种成功后,淮河能源集团还将推行渔农互补模式,形成“水上浮床种植农作物+水下网箱养殖水产品”立体模式,既把沉陷区水面充分利用起来,也能恢复采煤沉陷区原有土地的部分种植功能,实现水面种植与水下养殖、水底增肥土壤与水面种植土循环利用、沉陷区水域利用与生态环境修复三个统筹。(本报记者 柏 松)

“捕碳高手”点碳成金

在芜湖,有座水泥厂会捕获二氧化碳?记者近日一探究竟。

在安徽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烟气洗涤塔旁,记者看到一条管道连接着两个大大的金属球,水泥窑烟气去除粉尘等杂质后,到达吸收塔内被吸附剂吸收形成富液,再通过加热析出95%纯度的二氧化碳,最后精馏出高纯度二氧化碳产品,从而完成碳捕捉,控制碳排放。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但在生产水泥过程中,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眼下,减少碳排放,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已成为水泥行业的共识。

安徽海螺集团在水泥行业开先河,建成了万吨级以上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环保示范项目,成功捕获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并变废为宝,每年可回收二氧化碳5万吨。

白马山水泥厂相关负责人吴启介绍,该技术由海螺集团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研发,在白马山水泥厂应用于生产,是国内首个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项目,从2018年10月22日开始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可将捕集的二氧化碳加工成99.9%工业级纯度和99.99%食品级纯度的二氧化碳,生产出来的二氧化碳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焊接、食品保鲜、干冰生产、激光、医药等领域,真正实现了碳的“变废为宝”,不仅为城市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提供了新思路,也开辟了一条利用企业副产品的新路径,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为进一步做好二氧化碳产品转化应用的研究及推广,2020年3月,企业建成投产干冰项目,年产能3000吨,可同时生产颗粒状和块状干冰;2022年9月,建成智慧农业示范温室项目,将二氧化碳应用于植物气肥,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年产番茄200吨。

2023年4月23日,海螺三碳研究院还联合南开大学共同研发了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合成气系统,在白马山水泥厂完成设备安装、试验工作,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这标志着海螺集团在二氧化碳高值化转化利用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该系统通过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一氧化碳,作为水泥窑替代燃料,致力于水泥生产的循环利用。经测算,中试成功后,工业化应用,单设备每年可转化二氧化碳达1400吨,生成合成气900吨,年节约标煤450吨。

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开启了低碳新时代。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海螺集团加快绿色发展转型,设立中碳科技公司和以低碳、零碳、负碳为目标的三碳研究院,开展碳课题研究攻关,推动二氧化碳市场化应用,先后建成碳捕集、高温高尘SCR脱硝、生物质替代燃料等系统,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引领水泥工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本报记者 范克龙)

城水相融“靓淮河”

今年5月的集体婚礼、8月的蚌埠业余足球联赛,再加上11月初即将鸣枪开跑的蚌埠马拉松,无一例外都把“靓淮河”工程当成背景。

昔日的荒滩成了城市风景道,昔日的水患堵点成了一川清流兴两岸的生态亮点,一座城市用行动记录了与淮河的“双向奔赴”。

蚌埠市自2021年开始,高标准实施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简称“靓淮河”工程),开始从城市的母亲河——淮河入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拓展发展空间、修复河道生态,推动城市从“跨河发展”向“拥河发展”转变。

“靓淮河”工程全长26公里,治理面积52平方公里,围绕“一川清、两滩靓、三脉通、十景红”的总体布局,采取河道疏浚、堤防加固、景观改造、交通设施建设等举措,着力打造“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城市中心公园。

目前,该工程一期8公里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已推进至南岸席家沟段,正实施切滩、固坡等工程。

“靓淮河”工程正是通过对河道切滩、拓槽、疏浚、清淤等一系列改造,使主河道由枯水季不足200米拓宽至500米左右,主河槽泄洪断面增大30%,河道蓄水能力新增480万立方米。通过对切滩产生的弃土就地利用,加固加宽原有堤顶,形成“超级堤防”,有效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减轻汛期防洪压力。

今年7月,“靓淮河”工程通过淮河汛期大考。2024年淮河1号洪水过境,蚌埠吴家渡段最大流量8620立方米/秒,成为有资料统计以来第三高,但“靓淮河”工程段最高水位却比2020年低了0.22米。综合判断,今年淮河蚌埠段防洪压力明显小于2020年,防汛抢险投入大幅降低,过境时间缩短近9天。

“这得益于‘靓淮河’工程将河道拓宽了,泄洪能力提高了30%左右。”蚌埠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治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还河于河。通过综合治理,淮河干流蚌埠段的河道淤积、生态退化、乱耕散养等环境压力和生态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过洪能力得到提高,在本次淮河分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升防洪保安能级的同时,工程还聚焦生态效益,因地制宜建成枯水期湿地公园、丰水期过洪的滩地形态,对淮河主城区段原始生态、荒野状态进行保护性开发和重塑,累计新增水面2600亩,新增城市绿地1.2万亩。

蚌埠依托“靓淮河”工程,规划设计堤岸大缓坡、滨水步道、亲水平台,分区分级种植耐水树木植物,布置骑行道路、游园路、广场、栈桥,建设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场地1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万人体育锻炼。

沿着淮河岸线,蚌埠市还聚力打造一批具有淮河文化特色、体现城市记忆的新地标,将大禹、铁路、码头等历史文化融入沿线景点,崭新的铁路公园、宝兴面粉厂等景观闪亮登场。如今,水清岸绿的淮河岸边成为当地市民休闲游玩的“城市会客厅”。(本报记者 强 飞 孙言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巢湖市 安徽省 长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5 健尔康 603205 --
  • 10-21 强达电路 301628 28.18
  • 10-18 拉普拉斯 688726 17.58
  • 10-18 科力股份 920088 7.32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27.7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